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原子核与放射性课件(打包4套)鲁科版选修3_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原子核与放射性课件(打包4套)鲁科版选修3_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3-25 08:54:45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节 原子核结构[目标定位] 1.了解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过程.2.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理解核子、同位素的概念.3.了解核反应的概念,会书写核反应方程.一、质子和中子的发现
1.质子的发现2.中子的发现质子中子核子元素符号质量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新原子核核反应过程守恒守恒一、质子的发现图1图2二、中子的发现
1.科学家在1930年利用Po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原子核时,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很强、不受电场和磁场影响的射线.
2.19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如果用来自铍的射线去轰击石蜡,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如图3所示.图33.1932年,查德威克进一步研究这种射线时发现,这种射线是一种不带电的、质量接近质子的粒子流,即是卢瑟福猜想的中子.
4.结论: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图4A.a为质子,b为中子 B.a为γ射线,b为中子
C.a为中子,b为γ射线 D.a为中子,b为质子
答案 D
解析 不可见的粒子轰击石蜡时打出的应是质子,因为质子就是氢核,而石蜡中含有大量氢原子,轰击石蜡的不可见粒子应该是中子,故D正确.课件25张PPT。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现象,能记住三种射线的特性.2.知道什么是原子核的衰变及衰变实质.3.理解半衰期的统计意义,学会利用半衰期解决相关问题.一、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某些物质具有放射
性.
2.物质放出 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
为放射性元素,物质能自发地放出 的现象叫做天然
放射现象.
3.皮埃尔·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
为 和 .贝克勒尔射线射线钋(Po)镭(Ra)二、放射线的本质
1.三种射线:如图1中1是 ,2是 ,3是 .β射线γ射线α射线图1(1)α射线是高速氦原子核粒子流.
(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 流.
(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 .电子电磁波2.三种射线的特点
(1)α射线:α粒子容易使空气 ,但穿透能力 .
(2)β射线:β粒子穿透能力 ,但电离作用 .
(3)γ射线:γ射线电离作用 ,但穿透能力 .电离很弱较强较弱很弱很强α射线β射线守恒42不变1四、衰变的快慢——半衰期
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半
衰期.
2.元素半衰期的长短是由 的因素决定的,跟原
子所处的 和 没有关系.半数原子核自身物理、化学状态周围环境、温度一、三种射线的本质及特点
1.α、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特征比较2.在电场、磁场中偏转情况的比较
(1)在匀强电场中,α射线偏转较小,β射线偏转较大,γ射线不偏转,如图2甲所示.图2 (2)在匀强磁场中,α射线偏转半径较大,β射线偏转半径较小,γ射线不偏转,如图乙所示.图3答案 γ β解析 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带负电,穿透能力一般,综上所述,结合题意可知,a射线应为γ射线,b射线应为β射线.图43.衰变规律
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3.适用条件: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结,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核,无法确定其何时发生衰变,但可以确定各个时刻发生衰变的概率,即某时刻衰变的可能性,因此,半衰期只适用于大量的原子核.课件19张PPT。第3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目标定位] 1.知道放射性同位素,了解放射性的应用.2.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及防护措施.一、放射性的应用
1.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穿透能力等特点
(1)利用放射线使细胞变异或损害的特点,辐射育种、
保存、 等.
(2)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释放的
能量转换成 的装置.
(3)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 能力强的特点.
2.作为示踪原子
作为示踪原子对有关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研究.食品辐射放射性治疗电能穿透二、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1.放射性的污染
(1)核爆炸:核爆炸产生强烈的 和 ,对人体
和其他生物体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还产生大量的放射性
物质,对生物体和环境产生长期的辐射.
(2)核泄漏:核泄漏会使现场人员受到辐射性损伤,对周
围地区造成严重污染.
(3)医疗照射:医疗照射中如果放射线的剂量过大,也会
导致病人受到损害,甚至造成病人的死亡.γ射线中子流2.放射性的防护
(1)密封防护:把放射源密封在特殊的包壳里,或者用特殊方法覆盖,以防止放射线泄漏.
(2)距离防护:距放射源越远,人体吸收放射线的剂量就越少,受到的危害就越小.
(3)时间防护:尽量减少受辐射时间.
(4)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加 能起到防护作
用.屏蔽物一、放射性的应用
1.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类
(1)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3)半衰期很短,废料容易处理.借题发挥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示踪原子:一是利用了它的放射性,二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针对训练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利用射线可以改变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可以进行人体的透视
C.利用射线照射作物种子可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更优秀的品种
D.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答案 D解析 利用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分子电离,将静电导走,选项A错误;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选项B错误;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选项C错误;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控制剂量,选项D正确.二、核反应及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的条件:用α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γ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2.核反应的实质: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4.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人工转变是其他粒子与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生;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
(2)相同点:人工转变与衰变过程一样,在发生过程中质量数与电荷数都守恒,反应前后粒子总动量守恒.课件18张PPT。一、对核反应方程及类型的理解图1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