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文档属性

名称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9-17 16: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科学》上1.2.4细胞
(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浙江省天台外国语学校 317200 孙建辉
1、 教学目标:
1.认识显微镜并了解各部分名称。
2.学会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3.明白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是倒像。
4.会计算放大倍数
5.了解观察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
2、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
1.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2教学难点:
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三、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细胞,细胞那么小,我们怎么去观察呢?
生:借助显微镜。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
二.认识显微镜(边演示边让学生认识名称及作用)
1.如何拿显微镜 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2.认识目镜 A.放大倍数 B.不能用手摸目镜C.如何区分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3.认识物镜 A.放大倍数 B.不能用手摸物镜 C.如何区分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D.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总的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认识载物台 A.认识通光孔   B.如何放载玻片  C.如何移动载玻片
5.认识粗.细准焦螺旋 如何调节载物台的高度,如何调焦?
6.认识遮光器 遮光器如何改变光线的强弱?
7.认识反光镜 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如何选择?
简单复习提问(根据投影,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使用显微镜
(一)安放: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二)对光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让较大一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
4.调节反光镜(选择 )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
5.标准: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三) 放片
放片: 载物台、压片夹、观察对象、通光孔
(四)调焦距
(1)眼盯物镜,镜筒下降,物镜近物
(2)眼盯目镜,镜筒上升,看到即止,看清细调
(五 )观察
1.总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像的性质: 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倒立)
探究一:视野中出现小黑点的原因?
生:猜想1:污物可能在目镜上
生:猜想2:污物可能在物镜上
生:猜想3:污物可能在装片上
生:猜想4:污物可能在反光镜上(不一定正确的猜想)
师:小污点最有可能在哪,分析时可用排除法。
生:若在玻片上,则移动玻片时污点也随之移动。
生:若在物镜上,则装换物镜。
生:若都没动,则在目镜上。
探究二:移动装片方向,像怎么变化?
讨论: A.物右上方移呢?
B.像位于视野右上角如何移动装片,使像位于视野中心
C.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细胞数目如何变化 细胞形态呢 视野亮度呢 (六)收镜
(七)整理实验台
(1)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镜筒
(2)关掉集光器,垂直反光镜。
(3)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
四、小结: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步骤包括:
1.安放 2.对光 3.放片4.调焦 5.观察 6.收镜7.整理
显微镜的使用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两眼睁开,左眼看。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五、课堂练习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
2.显微镜的目镜5X,物镜10X,放大倍数是 ;目镜10X,物镜10X,
放大倍数是 ;目镜10X,物镜40X,放大倍数是 。其中
看到细胞数最多,看到细胞最大。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师:实验后,显微镜应如何处理?
生:收入箱内。看书中注意事项,然后把显微镜放入箱中。
师:学习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
师:给予肯定,并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与《原创》对应习题
七、板书设计:
1.2.4细胞(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一、认识显微镜(结构)
二、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步骤包括:
1.安放 2.对光 3.放片4.调焦 5.观察 6.收镜 7.整理
八、教学反思
1.显微镜的操作规范性教育不够。
2.个别难点分析不够到位。
3.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只停留在理论上。
几点尝试性措施:
1. 加强操作规范性教育。
2. 突破难点,讲清讲细。
3. 充分利用实验,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