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 山前小村手工作坊 杭州地区几乎家家从事丝织业,正是“机柕之声,比户相闻”。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江宁著名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全国性市场
区域性市场
城镇市场
农村集市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 山西商人凭借雄厚的财力,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汇兑业务和金融市场,到20世纪初,山西票号发展到33家,分号400余处,并延伸到东京、大阪、神户、莫斯科、新加坡等地。
晋商自称:“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人。”
---《魂系山西》 山西商人经营的品种:从盐粮布绸、到铜、木材、烟、纸张、毛毯、大黄、玉石、后又增加了棉布、木材、钟表等经营项目。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苏州山西会馆盛 世 商 业、手 工 业平遥西大街 康熙二十二年规定:“凡土地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此类耕地,“以后如一经垦熟。不许原主复问。”
清政府还将开垦荒地纳入官吏的考核范围,以鼓励地方官员重视荒地开垦。盛 世 农 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利兴修促进发展。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马铃薯产量也极高。盛 世 农 业盛 世 辉 煌 盛 世 辉 煌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至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三亿,占当时世界三分之一。中国农业第一,用最少的耕地养活最少的人口。中国对外贸易出超量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清朝统治前期更是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课标解读。经济繁盛政治统一盛 世 之 思盛 世 之 思课 后 检 测 1.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鲁商 D.鲁商和晋商2.明清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
①多民族国家重新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重视生产,采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
③外来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④人口减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盛 世 之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