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Lord Macartney Embassy to China 1793 威廉·亚历山大乾隆在给马戛尔尼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中国最高统治者乾隆怎样的心态?盛世中国——
历史现象,证据说话
经济总量:世界第一(GDP占世界1/3)
对外贸易出超量:世界第一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城市发展程度: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数据来源:戴逸《论康雍乾盛世》康(雍)乾盛世盛世中“人”——
细节观察,见微知著1、康乾时期人口有何变化?
2、人口的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 康熙在位前40年一共减免9000万两赋税,相当于全国三年的收入。乾隆在位60年,其中有四年不受赋税,普免钱粮。
——《论康雍乾盛世》清朝前期农业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清朝开荒执照《康熙治水图》·现代作品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图片说明:清焦秉贞所绘《耕织图册》共46幅,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机户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至于工价,按件而计,视货物之高下,人工之巧拙为增减”。当时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焦洪兴等,“咸(都)各四五百张”织机。
——《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 李扁担等“机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手工工场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至苏州,苏州人徐扬进献绘有当时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画作长1241厘米,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以上,全画有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想象一下乾隆看到此画时会有什么反应?商业繁荣读一读,谈一谈:你认为晋商事业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晋商万里丝茶路,称雄商界五百年——资料来源《刘立本晋商板话》三晋源票号·号规号章
号规章程订得严,
有规才能成方圆。
庸才不能入字号,
择优录用需人荐。
股东用人不可疑,
掌柜经营握全权。
掌柜伙计有奔头,
奖励身股可分钱。归纳总结:探究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特点ACB盛世隐忧——
阳光阴影,相伴相生 观察折线统计图,谈谈清朝初年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何特点? 请你猜测一下,这种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明清时期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统计图美国 400万英国1600万法国 2800万中国 3亿18世纪世界人口9亿人,中国占世界人口1/3 乾隆晚年中国人均耕地的乐观估计是3.5亩,而同时期的英国,人均占有耕地10亩,是中国的3倍。
此外,当时英国还有800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尚能拥有1英亩(合6亩左右)的土地储备。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盛世之思——
居安思危,不进则退中英对比——两份礼单的差距英国礼物: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帕克透镜、气压计、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热气球……
中国礼物:
百花蟒缎、袍缎、线缎、紫檀彩漆铜掐丝珐琅龙舟仙台、玉器、玛瑙盂盘、瓷器、漆器、葫芦器、文竹挂格、棕竹漆心炕格、花卉册页、画绢、洒金五色字绢笺纸、白露纸、高丽纸、墨、扇......
——摘编自《饥饿的盛世》中英互赠的礼品各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中英经济上有何区别?Lord Macartney Embassy to China 1793 威廉·亚历山大乾隆在给马戛尔尼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学习本课后,重读这段话,你又得出了什么认识呢?有人说,明清时期已处于近代前夜;也有人说,清朝是一个停滞的帝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你能为你的观点提供哪些证据呢?课后延伸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B.出现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雇工生产
C.一些商人专门经营放贷和存款业务
D.资本雄厚的商帮进行全国性的商业活动例查阅书目推荐请你课后继续查找资料,丰富对18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