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 2.15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 2.15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6 08: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zxxk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秀个人:
优秀小组:
存在问题:良好的预习,成就最优秀的自己!【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
2、合作讨论概括郑和成功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和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
3、通过学习增加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有目标才能更好的奋斗!知识速测1、西洋指哪里?
2、时间段:
3、目的:
4、几次下西洋:1405年—1433年七次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一、郑和下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6、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非洲东岸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合作探究一许多人认为“世界航海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长江口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海家郑和。郑和成功实现远航,得益于哪些因素?
合作探究一1、郑和下西洋有哪些有利条件? 1.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 明成祖鼓励对外交往 3. 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 4.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中外对比时间早规模大1405-1433 七次亚非30多个国家、地区,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次数多 范围广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郑和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意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宣读诏书
赠送礼物
“平等贸易”A
C
B
明朝愿意与各国通好
丝绸、瓷器
手工艺品送得多
收的少郑和在西洋受到热烈欢迎的原因?
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不计经济效益1、“倭寇”是对谁的称呼?经常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2、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出现倭患的原因?海防松弛;奸商勾结倭寇,共同抢劫分赃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zxxk浙江福建
广东合作探究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3年,倭寇大举登陆,先后攻入上海、苏州,直达南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繁盛安乐之区,骚然多故矣”沿海人民奋起反抗,明朝政府也决心荡倭,明朝政府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戚继光组成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军民并肩作战,东南沿海倭患被平息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1)根据材料,说说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一、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符合人民的利益。
二、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三、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回扣目标——课堂检测1.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个地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郑和下西洋?? ?D.土木之变
2.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祯帝CC3.下列促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 )
①明成祖时国力强盛,府库充实②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
③皇帝的支持 ④联合东南亚其他国家,抵抗倭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②③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①波斯湾 ②红海一带 ③非洲东海岸 ④非洲最南端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BC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