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5 18: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


稿
益阳市十三中 覃雪红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
一、说教材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话题是“感悟亲情”,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让学生体会亲情就是生活中的细节,在表达感情时不要忽视细节描写,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效果。
2、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他们由于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不深,也很少经历人生变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爱呵护,对于来自家庭的温暖,习以为常,久而久之,情感触觉逐渐迟钝。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偏低,这节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去感悟、体味亲情,唤起他们心中的那份记忆,并把感人的一幕记下来。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写一篇感悟亲情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种方法渲染情感
分析例文中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亲情的温暖,学会尊重、
沟通与回报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例文中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写一篇感人的文章
(四)说教法
这堂作文课的关键是能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勾起学生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集影像、音乐、画面于一体,打开学生心扉,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另外,多媒体能够扩大教学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兴趣。
(五)说学法
先让学生初步理解亲情,再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电影片段、歌曲去渲染情感,让他们体味亲情,并说出自己的感人故事,然后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最后写了一篇感悟亲情的文章。
二、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课前几分钟播放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由“家”提到今年的5月12日在我国四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党和全国人民迅速展开了抗震救灾的救援行动,这其中涌现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通过讲其中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让同学们引起共鸣,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二)理解亲情
我先用自己的理解解释亲情,然后启发学生:在你们的心目中,亲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况。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体味到亲情就是生活中的细节,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捕捉细节,体味亲情
导入环节,由三则教材入手,一由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比较熟悉的工艺广告《给妈妈洗脚》,第二则是电视剧《我的兄弟姐妹》中的片断,第三则是韩红的《天亮了》,通过这三则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其中蕴藏的浓浓亲情,说出感动的“细节”,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力量,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与认同,为思路的引发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回顾过去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捕捉自己记忆中的感动瞬间,说出自己身边的感人亲情故事,引导他们在思考中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亲情的可贵。
(四)欣赏细节,感受亲情
当同学表现亲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忽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生活中的事太平常,以至不能以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枯燥乏味。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蕴藏在平凡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爱并能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呢?我决定从分析范文入手,选了一篇《母亲默默地》,让同学样说出其中感动他们的地方。
最后,我提示:“同学们刚才讲的神态、动作等描写方式,都属于细节描写。”(多媒体显示)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方法。
最后,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怎样才能把亲情写得感人?
多媒体显示:真 1、选身边事,抒心中情
情 实 2、抓动情点,以小写大
细 3、鲜活细节,表现人物
(五)描写细节,表现亲情
分析完方法后,让同学们根据方法写下最感人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幕!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价,肯定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同时委婉的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修改、提升。
(六)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以“亲情”为话题
三、说课堂结构的设计意图
1、导语设计
运用歌曲创设情境并由“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想到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们,再到一位母亲为救自己的孩子牺牲自我的故事。是想用歌曲的优美旋律去撞击学生心灵,营造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同时用感人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对“亲情”的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章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沟通语文学习同成长的内在联系。
2、理解亲情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遵循一种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设计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轻松走进课堂,对“亲情”有初步的体验,亲情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细节、身边的小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愉悦,同时又能拉进不同层面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搭建一个平台。
3、捕捉细节,体味亲情
在这一环节我播放了三段影像资料,选的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材料,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先去体味亲情,勾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感人事例,然后表达出来。
4、欣赏细节,感受亲情
怎样才能把这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呢?针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写作能力偏差的现象,我认为先应教授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环节通过分析例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归纳写作方法。语文新课标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入四条基本课程理念之一,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本环节的设置即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悟性,感受亲情的温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5、描写细节,表现亲情
如果说观察是起点,感悟是过程,那么抒写则是归宿。一堂作文课有没有实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关键。
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渲染、铺垫,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有想写的冲动,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检验这节课的效果,经过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我感觉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够把这节课所学到的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6、拓展延伸
由于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可能还意犹未尽,所以我设置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在课外进行延伸。
四、教学反馈调节
这堂课总的说来是比较成功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还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