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学习重点 1.了解汉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掌握造字法。3.了解汉字的演变。
引子“‘神’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答:
阅读课堂活动“看‘图’识字”,思考:原始文字和图画有何联系?
答:
1.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2.汉字形体主要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答:
3.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几种方式?请写出来并举几例。
答:
1.下面关于汉字的造字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后,逐渐发展出一些不同于“画图”的造字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B.像画画那样,用描摹实物的方法创造出的文字是象形字。
C.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表意的,而形声字则是单纯表音的。
D.会意字是指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或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造出来的字。
2.下列对汉字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
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隶书、小篆
3.下列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 )
A.木(象形) 休(会意) 江(形声) 房(形声)
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
C.固(形声) 攻(会意) 期(形声) 本(会意)
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采(象形)
4.下列汉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手 抢 慢 月 海 B.拉 琶 盗 弦 裹
C.饮 蜻 跚 峰 钟 D.鹉 警 雾 基 绣
题型一 辨析同音字字形
例题1 (2016·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例题2 (2015·四川)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妨碍 功夫片 钟灵毓秀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梳妆 吊胃口 瞠目结舌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C.辐射 入场券 循章摘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蜚然 直辖市 秘而不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解题技巧 同音或音近字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要正确区别它们,就要从汉字的三要素(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纠正音同音近的错别字主要靠以义辨形的方法。许多音同、音近的字,形体也很相近,它们都有共同的声旁,而区别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结合字义加以记忆,就不会写错。例如“燥”和“躁”,前者从“火”,有“干”的意思,常组成“干燥”“燥热”等词;而“躁”字从“足”,有“急”的意思,常组成“急躁”“烦躁”等词。同样,知道“班门弄斧”是指“鲁班门前耍大斧”,就不会把“班”写成“搬”了。
题型二 辨析形似字
例题1 (2015·安徽)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真谛 睿智 勤能补拙 夙兴夜寐
B.甘霖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风弛电掣
例题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结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解题技巧 形似字是高考考查的另一个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辨析:
①以音辨形。如“翔(xiánɡ)”是“盘旋地飞”的意思,“诩(xǔ)”是“夸耀”的意思,组成的词分别为“翱翔”“自诩”。熟记字音,辨别字形,就不会写错、用错。
②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记形似字。有些形似字是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要辨析不同形旁的意义。例如“狐、孤、弧”这几个字的声旁相同,但“狐”的形旁是“犬”,用“犬”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兽类有联系,“狐狸”属于兽类。“孤”的形旁是“子”,用“子”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小孩有关,“孤儿”是死去父亲的孩子。“弧”的形旁是“弓”,用“弓”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弓箭”有关,“弧”的原意是“木弓”,引申为圆周的一段。了解这几个形旁的意义,这几个字就容易辨析了。
答案精析
解引子
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记录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描摹事物,常从描绘事物的外形开始。汉字里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有绘画的痕迹,如日、月、甘、刃、休、采等字,后笔画逐渐变直、简约,而形成汉字。
析活动
文字的原始状态——“图画文字”中的笔画,已非常抽象,区别于图画,是一种语言的符号。世界各地古老的文字都有一个特点:跟画有密切的联系。甲骨文是现存最早的汉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甲骨文中的字许多都很像图画。随着时代变迁,汉字逐渐减少笔画和弯曲,变成方正的语言符号了。
知要点
1.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
“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
“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1)甲骨文:今天见到的甲骨文多数是商代时期的。甲骨文的字体象形程度高,笔画简单质朴,而且写法很不固定,笔道的多少、方向和偏旁的位置也灵活多变。
(2)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特别是后期金文)的字形大小趋于一致,线条圆润而凝练,排列整齐,古朴厚重。
(3)小篆:又名“秦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颀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
(4)隶书:是由篆书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隶书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书写和镌刻,在文字演变史上跨上了一个新的、关键性的阶梯,对于汉字的规范和最终定型至关重要。
(5)楷书:楷书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字体端庄,书写方便,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因而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法史上一个最大的流派。
3.主要有六种方式:
(1)左形右声:河 情 财 购 优 证
(2)右形左声:切 都 胡 致 剃 战
(3)上形下声:宇 芳 空 箱 爸 翠
(4)下形上声:照 盒 袋 基 盛 勇
(5)外形内声:固 匣 阁 囤 赴 廷
(6)内形外声:问 闻 辨 辩 羸 赢
测基础
1.C [形声字的一半符号(形旁)表示意义,另一半符号(声旁)表示声音,故而形声字不是单纯的表音字。]
2.B [依据汉字的演变史判断。]
3.A [B项“座”是形声字,“占”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C项“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D项“材”是形声字,“采”是会意字。]
4.D [A项“手”“月”是象形字。B项“盗”是会意字。C项“饮”是会意字。]
明考点
题型一
例题1 D [本题考查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的能力。A项“燥”应为“躁”。B项“搏”应为“博”。C项“拔”应为“跋”。]
例题2 A [B项驰—弛。C项循—寻。D项蜚—斐。]
题型二
例题1 A [B项积—集。C项宵—霄。D项弛—驰。]
例题2 A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扭怩”应为“忸怩”。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学习重点 1.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2.体会正确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意义。3.培养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汉字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汉字的偏旁部首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产的五行偏旁”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多变的五行位置”,思考:汉字的构造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汉字有几种常见的“笔画”?笔画的组合位置有几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汉字的“部件”?什么是汉字的“偏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笔顺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拆字”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对“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能够和其他部件构成数量众多的汉字。
B.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偏旁的汉字的意义大多数与五行有关。
C.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了缤纷的世界万物,于是在为那些“五行相生”所产之物造字时,也多采用它所属的五行做偏旁。这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下收字多的原因。
D.“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还能以固定的形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2.下列关于汉字结构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的组合模式有四大类十三小类。
B.同一部首出现在汉字的不同位置时,其形态大小可以不同。
C.“坐”“巫”从结构上看,是两个并列结构的汉字。
D.汉字的部件在汉字里所占比例的大小,主要看部件笔画数的繁简。笔画繁的,宽度和高度就大些;相反就小些。
3.下列关于汉字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偏旁是比汉字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
B.汉字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C.汉字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有偏旁。
D.汉字中的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以上,但只有其中表意的那个才是偏旁。
4.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前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两个字谜,猜猜各是什么字。
(1)说不叫说,拿不叫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而不见,听而不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理解变形汉字在图标(徽)中的含义
例题1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 (2009·全国Ⅰ)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1)全面准确地认读图表内容。一般来说,解读图表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2)对认读结果的要求,要注意两点:
①结果与源信息的同一性,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
②结果与源信息的一致性,即在归结中,答案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一致,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保持一致。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达也各异。因此,要根据要求,规范作答。
题型二 猜字谜
例题1 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1)砍伐森林,水必流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 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计的,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形特点。
(1)野径无人草丛生
(2)雨余山色浑如睡
(3)无角牛登上无峰山
(4)东南西北无弯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最多的是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来交待谜底。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用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待。
②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
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提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待,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待,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测者自己判断。
③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的字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答案精析
解引子
汉字结构复杂讲究,多用合体字,而每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有形有音有义,因而围绕汉字的结构可创造出无数妙趣横生的典故。
析活动
1.汉字的偏旁部首,除了表示意义外,有些还能使人联想到相应的形象。因此,同偏旁字的集中使用,每每使字句排列与内容相映成趣,给人以“见字如面”的感觉。
2.“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创造了世界万物,因而与“五行”相关的事物、思想、观念等异常丰富,所以“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下收的字特别多。
汉字大多是形声字,而形声字一般是由声旁和形旁两个部件构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所以,由同类偏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大多与其偏旁义有关。除五行偏旁,又如由提手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挂、拭、拉、捏、挡、抬、挑、指、捉、捞等大多跟手的动作有关;由王字旁(斜玉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瑶、瑜、理、琅、琥、璐等大多跟玉石有关。
3.“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部首在汉字结构中位置多变,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内可外,而且在不同位置,在写法上有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位置不一而形态各异,与其他部件组合差不多包括了汉字合体字组合模式的全部四大类十三小类,可谓形式多样。
汉字的构造是灵活多样的,同一部件在不同汉字中出现时,其位置不一,形态不一,且与其他部件的搭配方式也大不一样。
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十四种:
(1)左右结构 如:挣、伟、休
(2)上下结构 如:忘、苗、字
(3)上中下结构 如:煎、黍
(4)左中右结构 如:湖、椭
(5)上右包围结构 如:句、式
(6)上左包围结构 如:庙、病、尼
(7)下左包围结构 如:建、连、毯
(8)下右包围结构 如:斗、头
(9)上三包围结构 如:同、问、周
(10)下三包围结构 如:击、凶、画
(11)左三包围结构 如:区、巨、匠
(12)全包围结构 如:囚、团、国
(13)框架结构 如:爽、坐、夹
(14)单体结构 如:丈、甲、且
知要点
1.笔画是“汉字房屋”的最小构件,最基本的、较为常见的笔画有5种,即“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笔画的组合位置有三种:一是笔画彼此分离,二是笔画和笔画相连接,三是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2.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有的笔画就是一个部件,有的不管笔画多么复杂,如果串联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还有的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
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3.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等等。
4.从大到小,层层剥离,直到最小的部件为止。①要考虑分出来的部件能否再作为其他字的部件。②对于复杂的汉字,不止一个结构层次,不能一下子拆到最小结构,而要分级拆分。
测基础
1.D [五行偏旁在不同位置上的形态是不固定的。]
2.C [“坐”“巫”是框架结构的汉字。]
3.D [表音的也叫偏旁。]
4.诗句中的“或”字加上“囗”成为“國”,“園”字去掉“囗”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得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地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通过一副“拆合字”的对联,这些情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副“拆合字”的对联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拆字和合字方法。
5.(1)最。
解析 “最”的上面为“曰”,是“说”的意思;下面为“取”,是“拿”的意思,但合在一起,却既不是“说”也不是“拿”。
(2)祈。
解析 “视”去掉“见”为“礻”;“听”不言,去掉“口”为“斤”。二个部件合为“祈”。
明考点
题型一
例题1 ①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②“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点明举办时间。③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④拼音“beijinɡ”点名申办城市。(Candidate city的意思是候选城市,若有同学写,也算一个要素)
例题2 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观察标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辨别标识中的各个部分,思考各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二要紧密结合题干中的介绍(“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将图形和“沈阳”“读书”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三要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将思考分析的内容表述出来,字数要符合要求。
题型二
例题1 (1)梳 (2)夕
解析 (1)用“增损法”去猜,“森”砍去“林”剩下“木”,“流”失去“水”是“”,组合在一起,可知为“梳”。
(2)“夕”加一笔为“歹”,加一倍为“多”。根据字义、字形猜测。
例题2 (1)茎(“径”去双人旁加“艹”)
(2)雪(“雨”加倒“山”)
(3)击(“牛”去撇加“凵”)
(4)置(“四”加“直”)
解析 本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来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则。
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学习重点 1.了解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体会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正确使用汉字。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回”字为什么会有四种写法?如何看待汉字的简化?
答: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繁体字和异体字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试分析造成的原因。
答:
1.什么是简化字?
答:
2.汉字发展的趋势和简化的原则是什么?
答:
3.汉字简化的要求是什么?
答: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谙熟 懊恼 当头棍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B.鞭苔 松弛 大有裨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遏杀 勖勉 功亏一篑 经一事,长一志
D.剽窃 鸟瞰 绵里藏针 天上不会掉馅饼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萃 翠绿 翡翠玉 心力交瘁 淬火的钢才硬
B.保姆 姆指 山险峻 工程竣工 头悬梁锥刺骨
C.伎俩 咱俩 老俩口 坐无虚席 万变不离其宗
D.蛰伏 海蜇 候车室 一副对联 富润屋德润身
3.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禁若寒蝉 以逸待劳 老有所为 眉开眼笑
B.金壁辉煌 惹是生非 伤心病狂 风尘扑扑
C.鼎鼎大名 孤注一掷 朝夕揣摩 谬种流传
D.无尚光荣 崭露头角 斗转星移 励精图治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雕琢 烹饪 未雨绸谬 震耳欲聋
B.函授 思辨 莫可名状 浑然天成
C.资讯 既使 任劳任怨 扶老契幼
D.睢鸠 距离 沓无音信 一劳永逸
5.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很多信息是通过文字进行交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既要准确,又要规范,下面的这些词语都是大家平时经常遇到的,请把它们的错误找出来并改正。
①鸡旦( ) ②补胎冲气( )
③油柒店( ) ④另售商品( )
⑤皇後大酒店( ) ⑥家俱城( )
⑦理發店( ) ⑧豆腐腦( )
⑨粉刷牆壁( ) ⑩欢樂( )
?午蹈( ) ?照像馆( )
?仃车场( ) ?按装( )
题型 字音和字形结合在一起考查
例题1 (2016·天津)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惬意(qiè) 撕杀(sī)
狩猎(shòu) 金榜题名(tí)
B.折本(zhé) 角逐(jué)
按装(ān) 舐犊情深(shì)
C.筵席(yán) 偌大(ruò)
着陆(zháo) 前倨后恭(jù)
D.岿然(kuī) 毗邻(pí)
装帧(zhēn) 噤若寒蝉(jìn)
例题2 (2015·重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亲和力 声名鹊起
闹别扭(biè) 称心如意(chēnɡ)
B.倒胃口 皇天后土
瞭望哨(liǎo) 金蝉脱壳(qiào)
C.哈蜜瓜 明眸皓齿
撑场面(chēnɡ) 姹紫嫣红(chà)
D.敞篷车 异彩纷呈
差不多(chà) 白雪皑皑(ái)
解题技巧 此类题既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同时又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字形的能力。识记现代汉语字音重点关注形声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平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和近义字。在汉字音、形、义三者的关系中,义是中心,学生在准确把握字义的基础上识记字音和字形,是减少错别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答案精析
解引子
孔乙己卖弄“回”字有“四样写法”,确实不错,“回”字的确有四种写法。这涉及汉字在发展演变中由繁到简的过程。不同时期,同一汉字,写法不同,造成了“回”字的四种写法。
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
析活动
乱用繁体字会带来麻烦,误用的原因:一种情况是没搞清繁体字的意义和简化字的来源,很多简化字并非由繁体字形简化而来,而是很早就有自己的音和义,后来才借来代替另一个繁体字,如果误用会有意思上的错误。另一种情况是没搞清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情况。当然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要符合社会规范。
异体字的出现,一是因为使用了不规范的简体字。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因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这就是今天中国内地的用字标准,而且已成为社会规范,其他的书写方式全为不规范用字(也有例外情况)。而现今社会上有些地方、有些人造出一些“简化字”,这些字随意简化了汉字的笔画,改变了汉字的形体结构,使字形显得怪异,这根本就是文化不高的人写的错别字,应当杜绝。二是因为使用了异体字或旧字形。由于历史原因,有些汉字有不止一种写法,这就是异体字。异体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现象,自汉字产生之日起便已存在。人们早已注意到这种现象,并进行过多次整理。建国后,国家颁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并在此基础上,又多次补充,对异体字进行了规范,废除了一些不太通行、笔画也较多的异体字。因此,现在若还使用旧的字形(包括旧的印刷体字形),也是不规范的。
知要点
1.简化字,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内地推行的规范汉字中简化过的汉字。同一汉字,简化字通常比未简化汉字(繁体字)的笔画少。简化字是在简体字的基础上经整理改进由政府主管部门公布的法定简体字,具有唯一性。在中国内地,现行的简化字是收入《汉字简化方案》(后发展成《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不过,汉字也有很多并没有被简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汉字叫作传承字,既不属于繁体字,也不属于简化字。使用简化字和被选用的传承字的中文常常被称作简体中文。
2.汉字发展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省,并,又并又省。“省”就是简省笔画;“并”就是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又并又省”就是不但要合并某些单字,而且要造一个新字形来表示。
3.(1)不写繁体字,(2)不用异体字,(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测基础
1.D [A项棍—棒;B项苔—笞;C项遏—扼,志—智。]
2.D [A项精萃—精粹;B项姆指—拇指,头悬梁锥刺骨—头悬梁锥刺股;C项老俩口—老两口,坐无虚席—座无虚席。]
3.B [A项禁若寒蝉—噤若寒蝉;B项金壁辉煌—金碧辉煌,伤心病狂—丧心病狂,风尘扑扑—风尘仆仆;C项全对;D项无尚光荣—无上光荣。]
4.B [A项未雨绸谬—未雨绸缪;C项既使—即使,扶老契幼—扶老挈幼;D项睢鸠—雎鸠,沓无音信—杳无音信。]
5.①“旦”应写作“蛋”。②“冲”应写作“充”。③“柒”应写作“漆”。④“另”应写作“零”。⑤“後”应写作“后”。⑥“俱”应写作“具”。⑦“發”应写作“发”。⑧“腦”应写作“脑”。⑨“牆”应写作“墙”。⑩“樂”应写作“乐”。?“午”应写作“舞”。?“像”应写作“相”。?“仃”应写作“停”。?“按”应写作“安”。
解析 ①③④??是使用了不规范的简体字,⑤⑦是误写繁体字造成的,②⑥??是直接写错别字,⑧⑨⑩的错误是使用了旧字形而造成的。
明考点
例题1 D [A项撕—厮。B项“折”读shé,按—安。C项“着”读zhuó。]
例题2 D [A项“称”读chèn。B项“瞭”读liào。C项蜜—密。]
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学习重点 1.认识错别字类型。2.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归纳常见的易写错的字。3.培养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皇帝写的错别字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给城市洗把脸”,完成下表。
内 容
用 意
“错”字招牌
错字“百出”
写错别字也违法
1.错别字是怎样产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消灭错别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斡旋 蝇营狗苟 不容置喙 口慧而实不至
B.剽窃 未雨绸缪 故计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
C.贸然 向隅而泣 炙手可热 在地愿为连理枝
D.联袂 毋用置疑 摩肩接踵 达则兼济天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深邃 隔阂 两全齐美 休戚相关
B.白皙 缱绻 荒芜人烟 猝不及防
C.气韵 端详 硕大无朋 枉口拨舌
D.遴选 商榷 供认不讳 投笔从戎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籍贯 筹划 家具 百废待新
B.翔实 瞭望 暴燥 斐然成章
C.肖像 赢弱 修葺 搬师回朝
D.迁徙 戳穿 针砭 如愿以尝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题型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例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例题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为有牺牲多壮志,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解题技巧 ①熟记初、高中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词和文章。
②扩大阅读面,对广泛流传的诗文、名句也要熟记。
③学习时既动脑又动手,避免书写上的错误。
④养成背诵习惯,学会巧记诗词曲文等名句名篇。
题型二 识记并正确书写汉字
例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想往 再接再励 装潢 金碧辉煌
B.疏浚 湮没无闻 寒喧 蜂涌而上
C.松弛 形将就木 神采 惹是生非
D.熨帖 真知卓见 折中 大才小用
例题2 (2013·山东)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解题技巧 很多同学很少查字典、词典,即使查,也只注意字形,而很少去看字义,导致记忆不牢固,容易遗忘,加上识记量大,所以容易弄混。因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因此,在识记字形时,必须注意汉字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答案精析
解引子
写错别字是常见的事,稍不注意就可能写错,写错字的根本原因是不理解或曲解了字的意思。汉字,形态复杂,含义又多,很难分得清清楚楚,因此要多下工夫,不能一知半解,含糊其辞。
近些年来,社会用语不规范现象很严重,各种媒体、出版物的错别字特别多,用词不当现象也相当严重。因而人人都应当把“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纯洁而斗争”当作自己的职责。
析活动
内 容
用 意
“错”字招牌
错别字严重影响形象,大煞风景。
错字“百出”
语言文字被“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乱造简化字,如“鸡旦(蛋)”。
②滥用外文字,如“E(异)想天开”。
③生造网络字,如“小mm(妹妹)”。
写错别字也违法
不能把写错别字当儿戏。
知要点
1.写错别字包括写“错字”和写“别字”两种错误。写“错字”主要是指手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来的“字”不成字。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另外,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也属于错别字。
2.(1)音辨法
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如:“缀学”,此处将“辍学”(音chuò)误写成“缀学”(音zhuì)。
(2)形辨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潦”与“缭”形近音同,但形旁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意义不同。
(3)义辨法
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一愁莫展”的“愁”应改写为“筹”。“筹”的本义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或方法”,“一筹莫展”即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4)结构辨析法
即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的词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当然,要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仅靠上述方法还不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多练多记,培养语感。
测基础
1.C [A项“慧”应为“惠”。B项“计”应为“技”。D项“用”应为“庸”。]
2.D [A项“齐”应为“其”。B项“芜”应为“无”。C项“拨”应为“拔”。]
3.D [A项“决”应为“绝”。B项“急”应为“疾”。C项“计”应为“济”。]
4.C [A项“百废待新”应为“百废待兴”。B项“暴燥”应为“暴躁”。C项“赢弱”应为“羸弱”,“搬师回朝”应为“班师回朝”。D项“如愿以尝”应为“如愿以偿”。]
5.D [A项“精络”中的“精”应为“经”。B项“同甘共苦,祸福予共”中的“予”应为“与”。C项“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中的“即”应为“既”。]
明考点
题型一
例题1 (1)心忧炭贱愿天寒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加点的字,因音同或音近而易写错。“愿”易误写作“怨”,“幽”易误写作“忧”,“报”易误写作“抱”,“近”易误写作“劲”,“僮”易误写作“童”,“渚”易误写作“诸”,“萧萧”易误写作“潇潇”。应结合语境识记,如第(1)题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分析,“愿”字则不易写错。]
解析 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在名句中大量存在,命题者常借此“刁难”考生。
例题2 (1)小人长戚戚 (2)敢教日月换新天(其中加点的“长”易误写成与之义近音同的“常”,“教”易误写成与之义近音同的“叫”。可结合字形加以识记。)
解析 义近而形迥异的字在名句中也时有出现,加之读音相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
题型二
例题1 C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C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以下括号中是正确的写法):形(行)将就木(“行”是“将要”的意思)。虽然有“惹事”的说法,但是在“惹是生非”中要用“是”,“是”与“非”相对。A项中有两个错别字:“想(向)往”“再接再励(厉)”(“励”是“劝勉”的意思,“厉”有“磨、使锋利”的意思,“再接再厉”意为“一次又一次继续努力”,用的是“厉”的这个意思)。B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寒喧(暄)”“蜂涌(拥)而上”(“蜂拥而上”的“拥”是“聚集、拥挤”的意思)。D项中有两个错别字:“大才(材)小用”“真知卓(灼)见”(“灼”是“明亮、透彻”的意思,“卓”是“高明、高超”的意思,“卓见”指“高深的见解”,也可以说“灼见”,意为“明白透彻的见解”,但是“真知灼见”一词的固定用法是“灼见”)。]
例题2 C [A项胜—圣。B项故—固。D项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