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导学设计
主备: 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学习重点
净水常用的方法
学习难点
过滤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
六环节教学法 ;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学习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教学环节
知识能力要点
学习方法指导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4分钟)
1.提出问题
2.引入新课
3.出示目标
思考:
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纯水是 色、____ 臭,清澈透明的___________ 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 和__________ 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那么我们如何把浑浊的水变澄清呢?
引入本节课内容,出示知识树,并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思考并填写,齐声回答。
学生观看幻灯片并思考问题
学生倾听
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本节课。
自然过渡引出本节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强化竞争意识
二、新知探究
问题探究一:净水的步骤
(8分钟)
问题探究二:过滤
问题探究三:蒸馏
1.阅读课本74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有哪些?
(2)实验室净水过程有哪些?
(3)每个步骤起到了怎样的净水效果?
2.预见性问题:
学生对沉淀和过滤去分不清楚。
3.解决方法:
重点讲解,举例说明。
阅读课本75页的内容并观看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 “二低” ; “三靠 ; ; 。
2、玻璃棒的作用:
活学活用:如图3-8所示。
(1)该图进行的是 操作。
(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滤纸的边缘要 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因为 。
(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 杂质,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 (填“吸附”或“蒸馏”)。
(4)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哪些?
(6)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 ,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观看实验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
2、 如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3、蒸馏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做好勾划与批注,小组讨论,准备班内展示探究
教师点拨
学生认真倾听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演示实验并填写答案,小组内讨论准备
班内展示。
教师点拨。
学生倾听
自然过渡,填写问题答案,小组讨论,准备
班内展示。
教师点拨
学生倾听
通过自学发现显性知识,培养学生读、析、写、练、总的自学步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
自然过渡,引出下文
通过自学发现显性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
自然过渡,引起下文
通过自学发现显性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
三、达标检测
(5分钟)
1、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C.过滤? D.消毒剂消毒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
A.过滤? ????B.煮沸水?? ????
C.结晶? ?????D.加入肥皂水
3、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
4、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_,使杂质_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________。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4)所得蒸馏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
学生独立认真完成,展示并评价。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在运用中得到提升。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四、课堂小结(2分钟)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从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
指导学生完成总结
构建知识完整体系
五、布置作业
课本78页课后题
课下完成
加深理解
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1、净水过程: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2、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3、蒸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