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时间的脚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5 19:4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大家刚才所说过的那些地方之外,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同学们,
谁看见过时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 时间的脚印 学习目标:
1、注意过渡
2、学习拟人手法的好处
3、理清层次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海枯石烂(kū)时间的脚印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的时间长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 用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 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文题“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说明层次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 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5--22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23--3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31—32自然段)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6 总提下文
7 自然界中岩石所呈现的各种现象
8 过渡引起下文
岩石毁灭所呈现出的现象? 真有海枯石烂这一现象吗? 原因?空气和 水中酸的作用雨水的作用生物的作用人的作用无字的史书。自然段 内 容 结构特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6 总提下文
7 自然界中岩石所呈现的各种现象 总
8 过渡引起下文
岩石毁灭所呈现出的现象? 结果
? 概括说明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概括
12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 分
? 13雨水的作用 13打比方
14生物的作用
?15人的作用 具体 原因 16举例子
16-18岩石生存的原因 事物发展顺序 原因 17举例子
19-22岩石生存的结果 结果 20列数据【理解句子含义】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他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的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理解句子含义】2.狂风来了,洪水来了,冰河爬来了……排比句,生动的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理解句子含义】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或被动性,生动有趣【理解句子含义】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向书页一样平卧着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或被动性,生动有趣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 定。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析说明文顺序的方法,了解到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同时我们还知道岩石原来也能记下时间,岩石就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陶先生不过是给我们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来造福人类。zōng zhì xiē lì shèn dǎn lù jūn 蚀 糙 幕 烂 不能。用“躺”字,与“平卧”呼应,且形象生动。不能,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都是推测出来的。“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1)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比方,把“风沙”比作“转动的砂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沙对岩石的巨大破坏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作诠释,举例子。一方面准确揭示了“化石”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原理。另一方面,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从而说明这些化石能记录时间。5.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说说下列各段分别承启了哪些内容。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上文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下时间的。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6.(海南中考)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海南是海域辽阔、岛屿众多的省份。海南省管辖着约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其中南海作为中国四海的浓缩精华,她富饶丰盈,能够为 你打开中国的蓝色宝库,她深邃宏远,可以带你感受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海南省所辖海域上还①_________(A.星罗棋布 B.鳞次栉比)地分布着600余个岛、礁、滩和沙洲,其中海南岛最大,总面积达3.39万平方千米,全省海岸线长达1811千米,大小港湾有84处,是中国②_________(A.首屈一指 B.名副其实)的第二大岛。AB(1)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2)上述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南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列数字海域辽阔,岛屿众多作业:请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