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课时 1.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3.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目标【班级抢答】
背诵第1、2段背诵要求不添字,不掉字、不换字,语速适中。 【小组活动】精读阅读6-10段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为什么?
“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7)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排列?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主要次要空间时间逻辑顺序 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说明方法:影响物候的四大因素。(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想说明什么?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分类别打比方 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重点赏析 【小组活动】分析第四部分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2)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3)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重点赏析 【小组活动】说明语言 不可以去掉。“左右”表示约数,突出了科学性。如果去掉就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保留“左右”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不可以去掉。“只”说明相差较少。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2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不能去掉。“凡是”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如果去掉,表示还有例外,与事实不符。保留“凡是”,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拓展延伸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分析这首诗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诗人是在初夏时节游览位于庐山香炉峰顶的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味的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中,竟有始盛德桃花。课堂小结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抢答)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小大寒。课堂小结 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独立在线完成“《大自然的语言》随堂检测”,完成后点击提交。同学们认真作答哟随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随堂检测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随堂检测 答案:D1、熟读课文并结合101智慧课堂《大自然的语言》相关微课,独立在线完成《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作业,完成后点击提交。
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课后作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