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选择题专练
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旅行观赏到“日不落景观”,下图为该游客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拍摄地经度为15°E(东一区),当太阳位于F位置时,北京时间是( )
A.5时 B.5时16分 C.18时44分 D.19时
2.与北京相比,该地( )
A.冬季更短 B.热量更丰富 C.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D.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大
该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A.22时 B.14时 C.10时 D.2时
4. 该时刻,40°N纬线上( )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右图所示。回答5-6题。
5.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6.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B. 江苏日出方位不变
C. 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 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7.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 (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9月17日l 8时30分 B.9月17日0时30分
C.9月18日1 8时30分 D.9月16日18时30分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昼长最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8-10题。
甲
乙
丙
丁
昼长差
0
5时30分
13时56分
24时
8.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10.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
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回答11-12题。
11.该地的经度是
A.东经135° B.东经120° C.东经105° D.东经115°
12.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18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18时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7:00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54'S,43°12'W)隆重开幕,各国运动员在16天内进行了激烈角逐,各项比赛时间多集中在当地下午1:00至凌晨,我国中央电视台对体育赛事进行了全程转播。据此回答13-14题。
13.我国观众观看奥运会比赛直播的时间段大约是( )
A.18: 00-24; 00 B.10: 00-20: 00 C.0:00-11: 00 D. 12: 00-18: 00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正值冬季,天气寒冷
B.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昼长夜短,且昼在变短
C.此季节里约热内卢降水较少,更利于体育比赛
D.奥运会闭幕时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2014年11月14日当地时间 晚9时5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夜色中乘机到达甲国城市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开始了为期10天的国事访问。据此回答15-16题。
15.习主席到达布里斯班时,世界时(中时区区时)为( )
A.14日19:50 B.13日23:50
C.14日7:50 D.14日11:50
16.在习主席此次访问期间(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快
C.布里斯班的昼长将逐渐变长
D.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
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图中劣弧AB为夜弧,则C点日出地方时为( )
A.6时 B.3时 C.9时 D.8时
18.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0月10号,非阴影部分为10月11号,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0月11号14时 B.10月11号2时
C.10月10号14时 D.10月10号2时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9~20题。
19.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20.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汕头 D.海口
23、毛泽东在诗词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诗句中的“地”指( )
A.本初子午线 B.180°经线 C.赤道 D.极点
24、每年的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5、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交替 C.二分至二至日的产生 D. 四季交替
2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同点是( )
A.周期相同 B.方向相同 C.旋转中心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27、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A.一小时 B.一天 C一个月 D.一年
28、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23.5°S B.赤道 C.66.5°N或66.5°S D.23.5°N
29、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热带
30、下列有关北京(116°E,40°N)的叙述,错误( )
A.位于北温带 B.位于东半球 C.有阳光直射现象 D.无极昼极夜现象
31、以下几种现象,哪种是不属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 ( )
A、昼夜更替 B、赤道地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32、地球自转产生了 ( )
A、昼夜现象 B、不同经度时刻不同 C、四季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33、北京球迷王明昨天凌晨起床,收看在德国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场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的原因是 (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轴是倾斜的
34、当北京处于夜晚时,下面哪个地点正是白天 ( )
A、日本的东京 B、越南的河内 C、美国的纽约 D、我国的海南岛
35、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的自转,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D、逆时针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题意知,当太阳位于F位置时,应为当地正午12点,即东一区为12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 经计算可得出北京时间为12+7=19时,故选D。
2.据题干知,该地位于挪威,纬度较北京高,所以冬季比北京长,A错误;热量更不丰富,B错误;和北京同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C错误;因其纬度较北京高,所以年内昼长变化幅度较北京大,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B 4.D 【解析】 试题分析:
3.读图可知,此时北纬40°昼长为10小时,地方时7点日出,此时东经15°为地方时为7点,北京时间为东经120°上的地方时,比东经15°早7小时,此时为14时,故选B。 4.东半球为西经20°到东经160°,昼弧范围不都位于东半球,①错。该地40°N纬线的白昼时间为10小时,昼小于夜,昼夜长度的变化趋势未能体现,②错。根据90°E为12:00,所以图中白昼位于同一日期,③对。P日出时间为7:00,④对。故选D。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 时间计算 5.B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该地正午太阳高与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和为90°。调节杆高度最小时,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江苏省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月份为6月,即调节杆高度最大的月份为6月,故选B。
6.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江苏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12月22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到最大这期间为6月22日到12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先减小后增大,A错。江苏6月22日到9月23日从东北日出,9月23日到12月22日从东南日出,B错。江苏6月22日9月23日昼长夜短,9月23日到12月22日昼短夜长,C错。江苏省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正午影长逐渐增大,D正确。故选D。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7.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目,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9月17日18时30分,某岛位于西十区,比北京时间晚18个小时。飞机起飞时,某岛的区时是北京时间减去18小时。飞机飞行 18小时,到达时,某岛的区时要再加上18小时,区时是9月17日18时30分,A对。B、C、D错。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
【名师点睛】根据时区差,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求西边的要减去时区差,先计算出起飞时某地的时间,再加上飞行时间,则是到达时某地的区时。 8.D 9.D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8.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为极昼现象,位于极圈内,属于寒带。甲乙丙丁四地差值比较小,
不属于寒带。
9.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四地的昼长差可知,昼夜长短相差越大纬度越高,所以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丁、丙、乙、甲。
10.任何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设乙地昼长最小值为x,则昼长最大值为24-x,利用(24-x)-x=5小时30分,可得出x为9小时15分。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 11.C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11.6月22日太阳直射23.5°N,该地在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即其地方时为l2时,根据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可求出当地的经度为105°E。
12.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6时,求算的是西四区的区时,其与东八区相差12个时区,进而推断出位于西四区的布宜诺斯史利斯的区时约为6月21日18时。 【考点定位】时间计算
【名师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①先确定当地的时区和区时。②找出另一城市所在的时区。③计算出两个城市之间的时区差,即为区时差。④根据东早西晚的原理,计算出另一城市的区时,当要计算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边时,在已知时区的基础上加时区差,反之则减时区差。划分日期的界限一般有两条,一个为地方时0点所在经线,另一条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 0o经线南北延伸,180o经线理论上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即知道西十二区日期,求东十二区日期时,要加上一天。结合东、西十二区的位置,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可以判断出西侧的日期。 13.C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15.本题考查去世的计算,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位于东八区,里约热内卢经度为43°12′W,位于西三区,则北京时间和里约热内卢的时间相差11个小时,里约热内卢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1小时,奥运会比赛多集中在当地13:00―24:00,因此北京时时间大约为13:00+11小时=24:00;24:00=11=至第二天11:00,答案选C项。
16.由题意可知,奥运会期间为8月份,8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但里约热内卢位于热带地区,即使冬季也不寒冷;此时南半球的里约热内卢昼短夜长,且昼在变长;里约热内卢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冬季降水相对夏季少,适合室外比赛;8月份是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故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 15.D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5.习主席到达布里斯班时间是14日当地时间 晚9时50,当地时间为东十区区时,世界时是中时区区时,相差10小时,因此世界时为14日11时50分,D正确。
16.习主席此次访问期间为11月14日到11月24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北京正午太阳度度一直变小;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变;布里斯班在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C正确;北印度洋此时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地球运动意义
【知识拓展】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
(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17.B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17.图示以北极为中心,若图中劣弧AB为夜弧,则A点经线为晨线, B点经线是昏线,夜弧经度范围是90°,夜长是6小时。所以A点日出时间是3点,同一纬线上日出时间相同,C点的日出地方时为 3时,B对。A、C、D错。
18.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0月10号,非阴影部分为10月11号,顺着自转方向日期减一天的分界是180°经线,B点是180°经线,A点时刻是0点,结合图中度数,A点是90°W,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10月11号14时,A对。B、C、D错。 考点:晨昏线,日期分界线,区时、地方时、昼长计算。 19.D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19.图示该地一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角达90°,因此每年接受两次太阳直射,而且时间在冬至日前后,所以该地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即南半球的热带。
20.C这一天,太阳直射该地,因为正午的影子达到最短,选C。该地黑夜最短是6月22日,A错;此时不是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C错;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D错。 21.A 2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