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3.能量的相互转化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了解消耗能量、利用能量及获得能量实质上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能根据实例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实际、分析实例来判断能量形式的转化。3、情感领域:通过分析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以及能量跟我们生活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重点 能量的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
难点 区分能量的相互转化或转移,根据实例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酒精灯、滤纸、细绳、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晶体、烧杯、玻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见后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发生雪崩时,高耸的雪坡快速滑落,摧毁沿路的建筑……☆讨论:在雪崩过程中,积雪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二)新课教学一、多种形式的能量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动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如狂风、行驶的汽车 机械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势能 弹性势能: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实例,蹦床表演。演员跳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最高处到刚与蹦床接触):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阶段(刚与蹦床接触到演员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势能→蹦床的弹性势能与演员和蹦床的动能;第三阶段(演员速度达到最大到演员处于最低点):重力势能和动能→蹦床的弹性势能。弹起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演员处于最低点到演员速度达到最大):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第二阶段(演员速度达到最大到最高处):动能→重力势能。○实例,俄国飞船返回舱着陆出现错误,朝地面飞行的不是隔热罩,而是舱门和天线,导致舱门被烧焦,天线被焚毁。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能量转化的方式是重力势能→动能→内能。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概述: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和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之间相互转移。◇⑴能量的转移:能量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形式不发生变化。两个存在温差的物体,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热传递即内能的转移。如把一个金属汤匙插入开水中,金属柄会烫手。//例:狂风把树叶吹得漫天飞舞。狂风的机械能转移到树叶上。⑵能量的转化: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发电机:机械能→电能。如水力发电:水能(机械能)→电能。风力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电动机:电能→机械能。电动水泵抽水到屋顶:电能转化为水能(机械能)。延伸:水壶中的蒸汽将壶盖顶起。内能→机械能。//燃料燃烧:化学能→内能。用煤气灶烧水,水烧开。又如:滴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自燃;利用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火箭发射升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又如:爆竹腾空而起。另:柴油机车牵引列车前进:化学能→机械能。//电热器,如电水壶、电烙铁、电炉、电热毯、饮水机等。电能→内能。//光合作用(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光能)→化学能。延伸: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蓄电池放电——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使温度升高的:古人钻木取火;流星进入大气层;⑶所谓的消耗能量、利用能量、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讨论:①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来自哪里?答:人造卫星上有许多电器,这些电器的工作需要电能,这些电能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人造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实际上就是太阳能电池,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卫星工作所需要的电能。延伸:燃料电池,是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提问:三种可燃性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都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②间歇泉断断续续地向外喷射热泉水,其能量来自哪里?答:间歇泉是地下岩浆作用的缘故。在离地下不太深的地方,有滚烫的岩浆,从岩浆表面蒸腾起来的炽热的气流在岩隙中逐渐聚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沿着裂隙把裂隙上部的泉水向上挤压,从而形成喷泉。由此可见,喷泉的内能和机械能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③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植物上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青蛙消耗了什么能?这些能量到哪里去了?青蛙获得了什么能?这些能量来自哪里?答:青蛙跃起捕食害虫,消耗了储存在青蛙体内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转化为青蛙的机械能。青蛙捕食害虫使自己体内的化学能得到了补充,这些化学能来自猎物——害虫的化学能,害虫的化学能来自植物的化学能。□活动:制作小风车①实验现象:当把小风车放在点燃的蜡烛的上方时,风车将会转动。②这过程中的能量的转化:蜡烛点燃后放出热量,导致周围空气受热上升,气体的流动推动风车转动。能量的转化情况是:蜡烛的化学能→空气的热能→空气的机械能→风车的机械能。◇思考: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会升高;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会降低。这两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氢氧化钠溶解时温度升高,表明有热能产生,这些热能的增加是以化学能的减少为代价的,即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热能。硝酸铵溶解时温度降低,表明热能减少,这些热能的减少伴随着化学能的增加,即能量转化是: 热能→化学能.☆教学反思:1水力发电是一种间接利用太阳能的形式。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顺序是:①太阳向空间辐射能量,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②水蒸气发生液化、凝华等物态变化。③以雨雪等形式落回大地。④地面水形成水位差,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⑤水轮机将水的动能传给发电机。⑥发电机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2.肉食性植物,如猪笼草,能吞食停在其上面的昆虫,请简要说明这种植物维持自身生命运动的能量转化过程。分析:这种植物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捕食昆虫时把动物的化学能转移为自身的化学能。3.从自来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水,在水流不散开的情况下,越向下流,水流越粗还是越细?请解释这一现象。分析:水流越细。因为在水向下流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越往下水流速度越快。又由于水的流量(单位时间出水体积)是一定的,所以在流速加快的情况下水柱会变得越来越细。◇课后习题解答(见课本72页)1.试写出一辆汽车上能量转化的事例。答:汽油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汽车发动机的动能。同时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汽缸等装置的内能,使温度升高。汽车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最早蒸汽汽车能量转化过程是什么?答:煤的化学能→水的内能→汽车的动能。延伸:运用到的科学知识: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③水受热汽化。//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个例的施力物体是谁?分析:蒸汽喷出时对车有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汽车向前运动。其施力物体是蒸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