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彩色的非洲
课题
彩色的非洲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本课教学设计充分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创新。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增进学生对非洲的了解,感受非洲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欣赏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前准备
1.搜集非洲的资料。(师生)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正确读记“斑斓、炽热、湛蓝、渗透、聆听、粗犷、篝火、繁花似锦、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用时:5分钟)
1.展示非洲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关于非洲的资料。2.板书课题。
1.边欣赏非洲图片,边自由交流非洲的资料。2.齐读课题。
1.了解非洲之最。非洲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_____,世界第一大沙漠_________,世界第一大盆地_________。
二、初读感知。
(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生字新词,找出课文的中心句。2.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1)引导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2)组织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3.启发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4.组织全班交流。
1.自由读课文,疏通生字新词,找出课文的中心句。2.有感情地朗读中心句。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4.全班汇报。(1)关于生字。“聆”(línɡ)的韵母不要读成前鼻音lín;“炽”(chì)不要读成zhì;“沛”(pèi)不要读成fèi;“瓤”(ránɡ)不要读成三声;“渗”(shèn)不要读成cān。(2)新词理解。高擎:擎,向上托、举。高擎,高高举着,托起。妙不可言:美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含情脉脉:眼神传达或内心怀着情意。(3)中心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围绕中心句,写了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非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2.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聆(línlínɡ)
炽(chìzhì)
渗(cānshèn)
犷(ɡuǎnɡkuànɡ)
3.课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写的。
4.根据课文把下面的内容填完整。作者描述了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
三、品读课文,感受非洲。
(用时:15分钟)
1.教师出示两个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谈发现。引导学生明确“首尾呼应”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方法。2.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并总结作者分写了哪些内容。3.过渡: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引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最让自己心动,读一读,品一品。4.组织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点拨。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让自己心动的段落。
1.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谈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学习,总结出首尾呼应的作用:使结构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2.学生分组品读、交流。(首先,作者写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文章分别写了那里的骄阳、蓝天、植物、动物;接下来,写了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更是色彩缤纷。)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最让自己心动,读一读,品一品。4.小组交流。5.全班汇报。(1)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2)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6.有感情地朗读最让自己心动的段落。
5.与“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6.理解课文填空。
非洲的( )是彩色的,( )是彩色的,( )是彩色的,( )也是彩色的。
四、总结全文。
(用时:5分钟)
1.过渡: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唤人们以和平的心态对待这片淳朴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着你伸出友谊之手,共同保护这片奇异的土地。2.引导学生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
1.小组内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当一回导游,来介绍非洲。2.全班展示介绍。
7.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非洲。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特点鲜明,仅仅围绕“彩色的”这一中心词展开描写,描绘了一幅风光艳丽、色彩鲜明的非洲画卷。我在教学预设时一直提醒自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学习,我只是引领者,在学生需要点拨时相机给予帮助,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努力体现这一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选择五个方面中感受最深的地方走进非洲,感受非洲的色彩斑斓。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交流读书收获,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色。
《彩色的非洲》教学片段
走进文本,感受非洲之彩色
(师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师:说一说,你现在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非洲原来如此美丽!
生:非洲有着很多美丽、迷人的风光。
生:非洲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足以让人满怀赞叹。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
生: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生: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师随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感叹句。
生:一个在课文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最后,前后呼应,与课题照应。
生:表达出了作者对非洲的赞叹之情!
师:作者在赞叹什么?
生:(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师: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生:那里的骄阳蓝天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艺术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师:在文中作者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呢,大家自由汇报
(充当小导游进行介绍)。
生:那耀眼的金灿灿之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蓝得发光,好似透明的蓝宝石。我从“金灿灿、蓝宝石”体会到了非洲的色彩斑斓。
生: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
生: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极为普通的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为常见的火炬树,绽开的红艳艳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烈火,一排似一片落霞。
生: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交织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