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山》教学设计
教学提示
课文一以对话的形式描述了泰山和华山的特点,课文二以散文的形式展示了春天的大自然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学会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书写身边的景物;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和爱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21·cn·jy·com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形式进行自由表达。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词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课文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和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识记和应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
3.了解散文写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总结学习方法。www.21-cn-jy.com
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听力教学的有关设备,让学生有多听多练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视频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阶、陡、碟”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2.掌握生词“雄伟、群、险、陡”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句型。
(1)我从来都没有登过比泰山更雄伟的山。
(2)在远远的青山之上,树木吐出了新绿。
4.学习课文一。
教学重点:听懂并能理解对话中的意思,学习对话表达的语气。
教学难点:“阶、陡、碟”等生字的读音和意义;两个句型的意义和用法。
教法与学法:播放课文一的录音;教师示范或领读会话;查词典,理解生词;小组合作练习会话;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指导讲评。2-1-c-n-j-y
教法手段:听力教学设备(播放对话录音);小黑板(展示本课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大黑板(教师板书课题,板书“阶、陡、碟”等生字的写法等,学生代表展示“雄伟、群、险、陡”等词语的造句)。【来源:21cnj*y.co*m】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名的高山?谁来说说你知道的高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二)听课文一的录音并做练习。
根据课文一,教师先设计几个问题,听后请学生回答;播放课文录音(如果教师普通话发音准确,也可以由教师范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同时对字、词语有初步认识;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生词的预习情况,不懂的字、词让学生查词典进行理解。听第二遍,让学生注意会话中的语气;请学生朗读并给予语音纠正和评价。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学生查字、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
1.阶:左右结构,双耳旁,右边是“介”,形声字。意思是①上下楼等的台阶,如:台阶、石阶;②团体或者社会中的等级,如:阶梯、阶段、官阶、阶级等。
比较:价、芥
2.陡:左右结构,双耳旁,右边是“走”,形声字。意思是坡度较大,近于垂直。如:陡峭、陡立、陡峻、陡然等。21cnjy.com
比较:徒
3.碟:左右结构,石字旁,右上是“世”,右下是“木”。意思是小盘子或唱片,光盘。如:碟子、茶碟、光碟、影碟、飞碟等。2·1·c·n·j·y
比较:蝶、谍
(四)学习词语。
1.雄伟:形容词。形容山或者建筑物雄壮而伟大。如:雄伟壮丽等。
例句:雄伟的博格达峰,常年覆盖着白雪。/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在雄伟的天安门前照一张相。
2.群:本课为量词。用来指成群的人或者动物。如:一群小学生、一群游客、一群蚂蚁、一大群羊等。除此之外,还可作:①名词,指聚在一起的人或者动物等。如:群众、人群、羊群、鱼群、建筑群等。②形容词,指成群的。如:群山、群岛、群星闪耀、群英会、群雄争霸等。【出处:21教育名师】
例句:学校门前站着一群人。/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
3.险:形容词。指地势险恶、复杂,不容易通过;险要。如:天险、险关、艰难险阻、铤而走险等。
例句:这条山路真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建议老师讲解该词时使用山峰的图片。)
4.陡:形容词。指坡度较大,不容易;近于垂直,如:陡坡、很陡的山。反义词:平。
例句:那边的山坡有点儿陡,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段台阶太陡了,上去的时候有点费劲。
(五)学习句型。
1.我从来都没有登过比泰山更雄伟的山。
“从来都(没)……”是一个语气较强的否定句,表示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某件事。如:
我从来都没有去过乌鲁木齐。/我从来都没有骑过马。
2.在远远的青山之上,树木吐出了新绿。
“在……之上”意思是“(位置)在……上面”,有一些书面色彩。如:
在高高的天空之上,一群大雁飞过。/冬天,在茫茫大地之上,万物披上了银装。(用替换的方法进行句型训练。学生可以做课后的练习,老师也可以自己编替换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版权所有:21教育】
三、教学方法提示
字、词、句型的讲解和训练应在课文教学中完成,不可脱离课文内容;建议用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大家互帮互助,最终掌握本课所学内容。例如:
(1)我从来都没有爬过这么高的山。
(2)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水果。
(3)我从来都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奶茶。
(4)他们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甜的哈密瓜。
四、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评价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可以采取听写本课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词组、造句、词语解释”等)。
2.老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六、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预习课文一,在小组中分角色练习对话。
(2)背会句型,要求能模仿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2.书面作业。
(1)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2)将本课每个生字写三遍;每个词语写三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碌、泥、鸽、淌”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2.掌握生词“自古、华山、偷偷、探、好奇”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课文一,在课堂上模仿录音进行分角色对话练习。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以“爬山”为话题进行相关的口语交际。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字和词,或让学生组词、造句。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数不清的名山大川,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其中的一座——泰山。你们知道泰山吗?泰山在哪儿?泰山为什么这么有名呢?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
1.碌:左右结构,石字旁,右边是“录”,形声字。意思是平凡(指人);或指事务繁杂。如:忙碌、忙忙碌碌、劳碌、碌碌无为等。
比较:绿、禄
2.泥:左右结构,三点水,右边是“尼”,指含水的半固体状的土。如:泥土、泥巴、泥坑、水泥等。
比较:呢、呢
3.鸽:左右结构,“鸟”部,左边是“合”。是一种鸟,翅膀大,善于飞行,品种很多。如:白鸽、鸽子、和平鸽等。
比较:鹊、鸡、鸭
4.淌:左右结构,三点水,右边是“尚”。意思是往下流。如:流淌、淌汗、淌血等。
比较:躺、趟、敞
(四)学习词语。
1.自古:副词。从古以来;从来。
例句:这些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古华山一条道。
2.华山:名词。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海拔2154.9米,以险峻闻名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议老师教学时展示华山的图片。)
3.偷偷:副词。意思是悄悄地,不让别人看到或者听到。如:偷偷看、偷偷走、偷偷说等。同义词:悄悄。
例句:爸爸妈妈不让我去游泳,但是我有时候还是偷偷地去。/你应该大大方方地做,别偷偷摸摸的。
4.探:动词。意思是向前伸出(头或上体)。如:探头、探身等。
例句:阿里木从窗户里探头看了一下。/门口有个人探头探脑,东张西望。
5.好奇:形容词。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如:十分好奇、好奇极了。近义词:惊奇、稀奇。
例句:小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孩子们围着蚂蚁洞,好奇地看着蚂蚁进进出出。
6.专有名词
《智取华山》:1952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完成的电影,讲的是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巧妙地爬上华山,消灭敌人的故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学习课文一。
朗读课文一,达到熟练的程度,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寒假的时候,艾山江和父母去哪儿旅游了?
2.艾山江登上泰山,看到了什么?
3.快到山顶的那段台阶是什么样子的?
4.艾山江为什么提议大家以后去爬华山?
5.最后古丽邀请同学们做什么?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可以采取听写本课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词组、造句,词语解释”等)。21*cnjy*com
2.老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能够在小组里分角色自由对话。
(2)查词典,预习课文二的生字和词语,预习课文二。
2.书面作业。
(1)把本节课的生字、词语每个抄写三遍。
(2)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栽”的读法、写法和用法;认识“猬、啾、翩”。
2.掌握生词“一齐、忙碌、兴高采烈、喜悦、淌、栽”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对课文各自然段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听写或背诵课文一)
(二)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什么样的?人们为什么喜欢春天呢?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
1.栽:半包围结构,左上方是“土”,左下方是“木”。意思是栽种,插上。如:栽树、栽花、栽种、栽培、移栽等。
比较:载、裁
2.猬:左右结构,反犬旁儿,右边是“胃”。指刺猬,是一种动物。
比较:谓、渭
3.啾:左中右结构,口字旁儿,中间是“禾”,右边是“火”。“啾啾”形容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比较:秋、揪
4.翩:左右结构,“户”部,右边是“羽”。指很快飞,形容动作轻快。如:翩翩起舞等。
比较:偏、骗、篇
(四)学习词语。
1.一齐:副词。表示同时(做一个动作)。也可作“一起”。如:一齐起立、一齐坐下等。
例句: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大家一齐起立说:老师好。/时间一到,所有的班级一齐出发。
2.忙碌:形容词。意思是事情多,不得闲。可重叠:忙忙碌碌。同义词:繁忙;反义词:清闲、悠闲。
例句:每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忙碌起来。/现在每个人都是忙忙碌碌的。
3.兴高采烈:固定词组。意思是兴致高,情绪热烈。
例句:联欢会上,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表演了自己的拿手节目。/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玩着各种游戏。
4.喜悦:形容词。意思是愉快、高兴。如:喜悦的心情、内心喜悦等。
例句:节日那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接祖国的生日。
5.淌:动词。意思是往下流。如:淌水、淌血、淌汗等。同义词:流。
例句:小河在静静地流淌。/汗水顺着他的脸往下淌。
6.栽:动词。意思是栽种,插上。如:栽花、栽树等。同义词:种(建议老师教该词时使用图片。)
例句:学校大门两旁栽着一排白杨树。/果农们正忙着栽果树苗。
(五)学习课文二。
1.播放课文二的录音,让学生听读或老师领读课文二。
2.小组合作学习,大家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熟读课文后,小组进行讨论,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并回答。www-2-1-cnjy-com
(1)春天的山上,树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春天的小动物们都在忙碌些什么?
(3)春天,山上的梨花、桃花是什么样的?
(4)春天,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5)春天,新栽的树有什么变化?
3.归纳、概括课文大意,按提纲复述课文。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和概括课文二的内容,列出提纲,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第一自然段:绿色的春天。
第二自然段:忙碌的春天。
第三自然段:喜悦的春天。
第四自然段:充满希望的春天。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找课文中每段关键词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2.检查学生学习词语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二中的句式造句。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现,发现其出错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1*cnjy*com
3.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课文大意。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l)背诵课文二。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三遍。
(2)做课文二的练习题。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所学的句型。
(1)我从来都没有爬过比泰山更雄伟的山。
(2)在远远的青山之上,树木吐出了新绿。
2.教师鼓励学生模仿句型进行交际表达。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教师给各小组安排不同的合作任务,如:有的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有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有的小组做重点词语的书写、造句等。
(二)完成练习。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做题时可以采取检测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
2.完成课后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与本课句型相关的拓展练习。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完成课文练习的情况。
2.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3.总结本课,检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查找不足之处,提出应对改进措施。
4.安排各学习小组进行课文复述,要求简洁明了,概括准确,并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复述。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分小组进行课文一和课文二的表演竞赛。
2.书面作业。
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录音材料,进行语感训练。
2.在学生掌握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基础上,拓展课文内容,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3.进行习作训练,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本周内课外阅读的情况。
(二)导入。
教师播放听力文本录音(根据听力训练的特点,播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可说话,不可左顾右盼;学生找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主要情节;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要耳听、眼看、手写。下面每课相同),全班同学一起做听力训练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课文拓展。
1.让同学们说一说家乡春天的景色。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3.做游戏。让学生表演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内容。先让学生作准备,再抽两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表演,看哪个组的学生表演得好,最好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老师作总结。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找课文中每段关键词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2.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造句。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现,发现其出错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1教育网
3.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课文大意。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说一说家乡春天的美丽景色。
2.书面作业。
(1)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2)习作:家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