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鲁迅成功的秘决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鲁迅成功的秘决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5 22: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迅成功的秘诀》教学设计
教学提示
课文一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艾力的父母教育艾力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的故事;课文二讲述了鲁迅先生一生珍惜时间的故事。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从身边发生的小事中获得启示和教育的故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珍惜时间的意识和品质。21cnjy.com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形式进行自由表达。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词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课文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以及“珍惜时间”的意识。21·cn·jy·com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识记和应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总结学习方法。www-2-1-cnjy-com
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听力教学的有关设备,让学生有多听多练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视频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21*cnjy*com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恐、耽”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2.掌握生词“恐怕、耽误、要紧、争取、尽量”的用法。
3.学习句型。
(1)小学生因为玩游戏而影响了健康,耽误了学业。
(2)你终于明白珍惜时间了。
4.学习课文一。
教学重点:听懂并能理解对话中的意思;正确掌握句子中的重音、停顿、语调和语气。
教学难点:“恐、耽”等生字的读音和意义;对话中两个句型的意义和用法。
教法与学法:播放课文一的录音,查词典,小组合作讨论,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指导讲评。
教学手段:听力教学设备(播放对话录音);小黑板(展示本课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大黑板(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恐、耽”等生字的写法等;学生代表展示“恐怕、耽误、要紧、争取、尽量”等词语的造句等)。21·世纪*教育网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当你的生日快到的时候,都希望爸爸妈妈为你做什么?你们的生日一般是怎么过的呢?
(二)听课文一的录音并做练习。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同时对字、词语有初步认识。(如果教师普通话发音准确,也可以由教师范读。)2-1-c-n-j-y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版权所有:21教育】
1.恐:上下结构,心字底,上面是“巩”,形声字。意思是害怕;畏惧。如:恐怕、惊恐、恐怖、恐慌等。
比较:筑
2.耽:左右结构,耳部。意思是迟延;延误。如:耽误、耽搁等。
比较:枕、沈
(四)学习词语。
1.恐怕:副词。表示估计并且担心。如:恐怕不行、恐怕要下雪等。近义词:可能。
例句:办这事一天时间恐怕不够。/看看外面的天,恐怕又要下雨了。
2.关系:动词。表示有关联;牵涉。如:关系到。
例句:这件事关系到大家的利益。/石油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重要资源。
3.耽误:动词。意思是迟延、延误。如:耽误时间、不能耽误等。近义词:耽搁。
例句:路上车坏了,耽误了一些时间。/孩子的病要早点去医院看看,别耽误了。
4.要紧:形容词。表示重要;严重;急着(做某件事)。如:要紧事、很要紧等。
例句:这儿发生了交通事故,最要紧的是救人。/不要紧的,我只是有点儿咳嗽。
5.安心:形容词。表示心情安定。如:安心工作、不安心等。
例句:艾山江生病了,老师让他在家安心休息。/奶奶来电话,说她一切都好,让我安心学习。
(五)学习句型。
1.小学生因为玩游戏而影响了健康,耽误了学业。
“因为……而……”,表示一件事情引起了一个后果。
例句:(1)我小时候常常因为贪玩而忘记写作业。
(2)山里的孩子不会因为路远而影响上课。
2.你终于明白珍惜时间了!
“终于”表示经历了一段时间、困难等之后,发生了一件人们希望的事情。
例句:(1)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2)这个字我给弟弟讲了半天,他终于听明白了。
(用替换的方法进行句型训练。学生可以做课后的练习,老师也可以自己编替换练习题让学生练习。)
三、教学方法提示
字、词、句型的讲解和训练应在课文教学中完成,不能脱离课文内容;提倡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大家互帮互助,最终掌握本课所学内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评价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可以采取听写本课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词组、造句、词语解释”等)。
2.老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预习课文一;在小组中分角色练习对话。
(2)背会句型,要求能模仿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2.书面作业。
(1)课堂作业:每个生字写三遍;每个词语写三遍。
(2)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l.掌握生字“屈、庭”的读法、写法及用法,认识“诀”。
2.掌握生词“争取、尽量、严厉”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课文一,在课堂上模仿录音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相关话题的口语表达。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听写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或让学生组词、造句。)
(二)导入。
同学们,你们家有电脑吗?你喜欢经常上网玩游戏吗?当然,有时候玩一会可以,但千万不能因为玩游戏而影响学业。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课文一中的对话是怎么说的。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
1.屈:半包围结构,尸字头,下面是“出”。意思是①弯曲;使弯曲。如:屈指、屈膝。②屈服;使屈服,如:宁死不屈。③委屈;冤枉。如:受了委屈等。反义词:直。
比较:居、尿
2.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面是“廷”,形声字。意思是建筑物的厅堂。如:家庭、法庭、庭院等。
比较:挺、延、诞
(四)学习词语。
1.争取:动词。力求获得;力求实现(一个计划、想法或者目标)。
例句:我们要努力工作,争取按时完成任务。/这次没做好,争取下次一定把它做好。
2.尽量: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如:尽量完成、尽量做完等。
例句: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做。/爸爸很忙,咱们尽量不要打扰他。
3.严厉:形容词。指(态度、表情、语言等)严肃而厉害,如:严厉的表情、严厉的眼神等。反义词:温和。
例句:爸爸平时对我们很严厉。/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五)学习课文一。
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艾力为什么一回家就打开了电脑?
2.艾力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他玩电脑游戏?
3.艾力对电脑游戏有什么认识?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可以采取听写本课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词组、造句、词语解释”等)。
2.老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2·1·c·n·j·y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能够在小组里分角色自由对话。
(2)查词典,学习课文二的生字和词语,预习课文二。
2.书面作业。
(1)课堂作业:把本节课的生字、词语每个抄写三遍。
(2)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l.掌握生字“恳、策、罢”的读法、写法和用法;认识“绵”。
2.掌握生词“委屈、几乎、广泛、爱好”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对课文各自然段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听写或背诵课文一的内容。)
(二)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鲁迅吗?鲁迅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文学家。大家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自己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出处:21教育名师】
1.恳:上下结构,心字底,上面是“艮”。表示真诚;诚恳。如:恳求、诚恳、恳切。
比较:垦
2.策:上下结构,竹字头。指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文中指用策赶马。如:鞭策、策马前进等。
比较:刺、枣、来
3.罢:上下结构,四字头,下面是“去”。意思是停止;免去;解除。如:罢休、罢工、罢免等。
比较:罗、摆
(四)学习词语。
1.委屈:①形容词。表示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例句:没来由地受到一顿批评,我感到很委屈。/古丽感到自己有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
②动词。让人受到委屈。
例句:对不起,刚才委屈你了。
2.几乎:副词。表示十分接近、差点儿。如:几乎没有、几乎天天去等。
例句:这次活动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未了。/妈妈很辛苦,几乎每天都是天刚亮就起床干活了。
3.广泛:形容词。指(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如:兴趣广泛等。
例句:艾山江的兴趣很广泛。/这种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4.爱好:动词。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如:业余爱好、音乐爱好者。近义词:喜好。
例句:同学们都有什么爱好?/我爱好画画,艾力爱好体育,古丽爱好读书。
专有名词:
1.鲁迅: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1936年病逝于上海,本名“周树人”(鲁迅是其笔名),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故乡》、《狂入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2.三味书屋:一所学校的名称,鲁迅小的时候在这所学校上学。
3.绍兴城:我国浙江省北部的一个城市,距离杭州市73公里。
(五)学习课文二。
1.播放课文二的录音,让学生听读或老师领读课文二。
2.小组合作学习,大家互帮互学,理解课文的意思。熟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并回答。www.21-cn-jy.com
(1)鲁迅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鲁迅l2岁的时候,家庭状况怎么样?
(3)鲁迅是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的?
(4)鲁迅关于时间的名言是什么?
(5)鲁迅的兴趣爱好很广泛,要学的东西很多,那么他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呢?
3.归纳概括课文大意,按提纲复述课文。
第一自然段:鲁迅成功的秘诀。
第二自然段:鲁迅是怎样学会珍惜时间的。
第三自然段:鲁迅一生中每天都很珍惜时间。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找课文中每段关键词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2.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二中的句式造句。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现,发现其出错的规律和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课文大意。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背诵课文二。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各三遍。
(2)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所学的句型。
(1)小学生因为玩游戏而影响了身体,耽误了学业。
(2)你终于明白珍惜时间了。
2.教师鼓励学生模仿句型进行交际表达。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教师给各小组安排不同的合作任务,如:有的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有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有的小组做重点词语的书写、造句等。
(二)完成练习。
1.完成课后相关的练习。做题时可以采取四人小组共同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2.完成课后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与本课两个句型相关的拓展练习。【来源:21cnj*y.co*m】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完成课文练习的情况。
2.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及时予以记录。
3.总结本课,检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查找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安排各学习小组进行课文复述,要求简洁明了,概括准确,并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复述。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分小组进行课文一和课文二的表演竞赛。
2.书面作业。
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录音材料,师生共同感受时间的可贵,激发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意识。
2.在学生掌握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基础上,拓展课文内容,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3.进行习作训练,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本周内课外阅读的情况。
(二)导入。
教师播放听力文本录音,全班同学一起做听力训练题。
(三)课文拓展。
1.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看待时间的。
2.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做游戏。让学生表演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内容。先让学生作准备,再抽两组学生到讲台上表演,看哪个组表演得好,最好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老师作总结。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找课文中每段关键词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2.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造句。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在口语表达中的表现,发现其出错的规律和特点。21教育网
3.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课文大意。
4.反思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改进教学。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让学生说一说使自己受到启发和教育的一件小事。
2.书面作业。
(l)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2)习作:写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