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教学设计
教学提示
本课围绕新疆的各种美食这一话题设计了一段对话,根据民间习俗“舞狮”设计了一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民俗风情。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描述中华民族的各种习俗及文化活动,通过听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表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课文一的学习,能够听懂会说,并能够模仿不同人物角色表达的语气、感情等进行自由表达。
2.通过课文二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各种习俗及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在学习民俗文化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21教育网
3.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生词的读法、写法和用法,指导学生学习句型“由于……”、“既然……”的用法,并能模仿句型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4.熟练掌握应用文“启事”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课文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一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新疆特色食品的浓厚兴趣,能用自己的话进行交际表达。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认读及应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
1.生字“馕”、“氛”,动词“横跨”,名词“气氛”的意义和用法。
2.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学会总结学习方法。2·1·c·n·j·y
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听力教学设备,让学生有多听多练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播放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视频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本课中所学的内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跨、众、烤、馕”的读法、写法及用法;认识生字“芝”。
2.掌握“横跨、众多、等不及、喷香”等词语的用法。
3.学习句型。
(1)由于新疆横跨天山南北,所以风景也很独特。
(2)既然这么好吃,回去时我可要带一些让朋友们尝尝。
教学重点:听懂并能理解对话中的意思;正确掌握句子中的重音、停顿、语调和语气。
教学难点:生字“烤、馕”的读音和意义;词语“众多、等不及”的用法;两个句型的意义和用法。
教法与学法:播放课文一录音,查词典,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指导讲评。
教学手段:听力教学设备(播放课文一录音);小黑板(展示本课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大黑板(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烤”这一左右结构形声字的写法等,学生代表展示“横跨”、“众多”、“等不及”、“喷香”等词语的造句等)。21*cnjy*com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常看电视,一定了解了不少与新疆有明显差别的环境和饮食,同样,你们也会发现新疆也有很多其他省区所没有的景色和饮食习惯。(互动)
(二)听课文一的录音并做练习。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了解,同时对字、词语
有初步认识。(如果教师普通话发音准确,也可以由教师范读。)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www-2-1-cnjy-com
1.跨:左右结构,足字旁,右边是“夸”。①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②两腿分在物体上坐着或立着。如:跨步、横跨、跨前一步等。【来源:21cnj*y.co*m】
比较:挎、垮、绔
2.众:人字头,下边是“从”。许多(跟“寡”相对)。如:观众、群众、大众、众多等。
比较:丛、枞、苁
3.烤:左右结构,火字旁,右边是“考”。把物体挨近火使其熟或干燥。例句:烧烤、烤羊肉串、烤鱼、烤肉、烤包子等。
比较:拷、铐
4.馕:左右结构,食字旁,右边是“囊”。一种烤制成的面饼,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比较:囔、壤
(四)学习词语。
1.横跨:动词。跨越(多指两个不同的空间或时间)。如:横跨欧亚大陆、横跨两个世纪等。
例句:新疆横跨天山南北,物产丰富。/这条小河上横跨着一座美丽的小桥。
2.众多:形容词。很多(多指人)。如:人口众多、众口难调等。
例句:中国人口众多。/在众多的选手中,他是最优秀的。
3.等不及:词组。没有耐心继续等待,相反的表达是“等得及”。动+不及,如:来不及、躲避不及等。
例句:我实在等不及了,先走了!/妈妈,咱们吃吧!我都饿得等不及了。
4.喷香:形容词。香气浓厚。也可以说“香喷喷”或“喷喷香”。
例句:一进餐馆,一股喷香的抓饭味儿就迎面扑来。/烤包子吃起来香喷喷的。
(五)学习句型。
1.由于新疆横跨天山南北,所以风景也很独特。
“由于”,连词。一般置于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常和“所以”搭配使用。
例句:(1)由于贫穷,他很小就辍学了。
(2)由于他学习刻苦,所以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2.既然这么好吃,回去时我可要带一些让朋友们尝尝。
“既然”,连词,常置于前一分句,强调做出某种主观决定、建议的客观原因。常和“那么、就”搭配使用。
例句:(1)既然大家都已经同意了,那么,我也不想再说什么了。
(2)既然你已经把东西给了别人,就不能再要了。
(六)学习课文一。
朗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王小丽来新疆干什么?
2.新疆的什么景色是其他省区很难有的?
3.你知道的馕有哪些?
4.馕为什么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5.人们把馕掰开分着吃的习惯表示什么?
6.新疆有哪些特色美食?
三、教学方法提示
字、词、句型的讲解和训练应在课文教学中完成,不可脱离课文内容;建议用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掌握本课所学内容。21cnjy.com
四、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评价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和理解对话内容的情况(可以采取听写本课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2-1-c-n-j-y
2.老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在小组中分角色进行练习对话。
(2)背会句型,能模仿句型说话。
(3)课后让学生准备字谜。
2.书面作业。
(1)课堂作业:每个生字写三遍;每个词语写三遍。
(2)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爆、竹、氛、鬼”的读法、写法及用法。认识生字“芝、锣”。
2.掌握“特色、常见、保存、必须”等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课文一,在课堂上模仿录音进行分角色对话练习。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字和词,或让学生组词、造句,组织学生猜字谜。)
(二)导入。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服饰、饮食、建筑等,其独特是先民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说,我们每天都吃的馕,谁能告诉老师,馕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馕要分着吃?【出处:21教育名师】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版权所有:21教育】
1.爆:左右结构,火字旁,右边是“暴”。猛然爆裂或进出。如:爆炸、爆竹、爆破、火爆等。
比较:瀑、曝
2.竹:独体字,指竹子。如:竹子、竹竿、竹排、竹笋等。
3.氛:半包围结构,气部,下边是“分”,形声字。气;气象。如:气氛、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比较:份、粉、芬、纷
4.鬼:独体字。某些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也指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恶意)。如:鬼魂、魔鬼、见鬼、烟鬼、酒鬼、讨厌鬼等。
比较:愧
5.芝: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是“之”。芝麻。如:芝麻、芝麻酱、芝麻油等。
(四)学习词语。
1.特色:名词。指事物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如:艺术特色、特色点心等。近义词:特点。
例句:抓饭是新疆的特色食品。/新疆的手工艺品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常见:形容词。普通的;一般的;经常可以看见的。如:十分常见、常见的事等。反义词:罕见。
例句: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新疆,骆驼是一种最常见的动物。
3.保存:动词,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如:保存文化、保存食物、保存体力等。近义词:保留。反义词:销毁。
例句:食物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气候干旱,才使壁画保存到现在。
4.必须:副词。事理上或情节上的必要;一定要。如:必须走、必须学等。反义词:无须。
例句:饭前饭后必须洗手。/生病必须及时去医院就医。
(老师在讲解词语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图示、情景理解、动作示范、实物展示等。)
(五)学习课文一。
在课堂上模仿录音进行分角色对话练习。注意重音、停顿和语气。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可以采取听写本课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词组、造句、词语解释”等)。
2.教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在小组里分角色自由对话。
(2)查词典,学习课文二中的生字和词语,预习课文二。
2.书面作业。
(1)课堂作业,把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每个抄写三遍。
(2)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扮、抬、移”的读法、写法和用法,认识生字“锣”。
2.掌握生词“名不虚传、气氛、忽而、技巧”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3.学习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对课文各自然段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听写生词)
(二)导入。
(三)学习生字。
教师用卡片、小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学生查词典,在小组中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21·世纪*教育网
1.扮: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分”。化装成(某种人物);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如:打扮、扮演、扮相、假扮、女扮男装、扮鬼脸等。
比较:份、粉、芬
2.抬: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台”。往上托;举起;或者指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如:抬腿、抬头、抬担架、抬桌子等。
比较:胎、苔、治、怡
3.移:左右结构,禾木旁,右边是“多”。移动;改变;变动。如:移动、移居、移植、转移等。
比较:爹、哆
4.锣:左右结构,金字旁,右边是“罗”。是一种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状像盘子,用锣槌敲打。如:敲锣、锣鼓等。
比较:萝、逻、啰
(四)学习词语。
1.名不虚传:成语。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如:果然名不虚传。
例句:这种馕确实名不虚传。/天池的美景真是名不虚传。
2.气氛:名词。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如:气氛热烈、友好的气氛等。
例句:运动场上充满了热烈的气氛。/看这个场面,气氛有点紧张。
3.忽然:副词。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突然。如:忽然下雨、忽然走了。
例句:他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大雨。/天空忽然出现了一道彩虹。
(五)学习课文二。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看过“舞狮”吧!但是你们知道“舞狮”的历史吗?
1.播放课文二的录音,让学生听读或老师领读课文二。
2.小组合作学习,大家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熟读课文后,小组进行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并回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提问:
(1)古人认为狮子象征着什么?
(2)人们为什么要舞狮?
(3)人们什么时候会舞狮?
(4)舞狮这一习俗为什么会闻名于世?
3.归纳概括课文大意,按提纲复述课文。
第一自然段:舞狮活动会为新年增添节日的气氛。
第二自然段:舞狮活动的文化内涵。
第三自然段:舞狮活动的具体内容。
第四自然段:舞狮活动现已闻名于世。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找课文中每段关键词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2.检查学生学习词语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二中的句式造句。注意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现,发现其出错的基本规律和特点。www.21-cn-jy.com
3.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课文大意。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背诵课文二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生词各三遍。
(2)抄写课文二中其中的一段。
3.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和概括课文二内容,列出提纲,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所学的句型。
(1)由于新疆横跨天山南北,所以风景也很独特。
(2)既然这么好吃,回去时我可要带一些给朋友尝尝。
2.教师鼓励学生模仿句型进行口语交际,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
建议:教师给各小组安排不同的合作任务,如:有的小组进行分角色表演对话;有的小组完成课文二的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查找对“众多”、“名不虚传”、“喷香”、“常见”、“忽然”、“必须”等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有的小组完成对重点词语的书写和造句。
(二)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1.可以采取四人小组共同学习的方式,各小组也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进行。
2.课后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与本课两个句型相关的拓展练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完成课文练习的情况。
2.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及时予以记录。
3.总结本课,检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查找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4.安排各学习小组进行课文复述,要求简洁明了,概括准确,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分小组进行课文一和课文二的表演。
2.书面作业。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比。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录音材料,进行语感训练。
2.在学生掌握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基础上,拓展课文内容,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3.进行习作训练,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
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本周内课外阅读的情况。
(二)导入。
教师播放听力文本录音,全班同学一起做听力训练题。
(三)课文拓展。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想和收获。
2.培养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3.做游戏。让学生表演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内容。先让学生作准备,再抽两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表演,看哪个组表演得好,最好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老师作总结。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评价
1.检查学生找课文中每段关键词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2.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造句。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检查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现,发现其出错的规律和特点。21·cn·jy·com
3.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课文大意。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
2.书面作业。
(1)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练习第五题的作业。
(2)习作:“启事”。
3.预习第十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