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历史岳麓版 八年级下
第9课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
艰辛探索与
建设成就
导入新知
1.了解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
2.识记“两弹一星”与为此做出贡献的主要人物。
3. 了解屠呦呦的巨大成就、袁隆平及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
学习目标
经济建设成就
两弹一星
青蒿素与“东方魔稻”
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1957年—1978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想一想:
1957年—1978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考考你:
“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
世界著名科学家,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55年回国。 主攻航空力学,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
(1911-2009)
人 物 扫 描
邓稼先
(1924—1986)
人 物 扫 描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快速抢答
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 ,
它是我国东风导弹家族的最早成员。
1960
“东风一号”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中国西部的戈壁滩罗布泊地区传出一声巨响,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讨论: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中国的核武器研发是基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
没有核武器的威慑 敌对方的气焰就越发的嚣张
有了核武器 就有了底气 有了在国际社会上说话的本钱
历史意义就是提振民族信心 展示了国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说一说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国名 美国 前苏联 英国 中国
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 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1970年4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
相关史实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播放视频《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阅读材料,概括分析党中央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
材料: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播放视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热点关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袁隆平
他被誉为
“ 之父”。
杂交水稻
图中人物是谁?
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和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可以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我们应学习屠呦呦、袁隆平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
3、磨砺坚强意志,自觉艰苦奋斗。
探究交流
巩固提升
1. 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的标志是( )
A. 胜利油田的建成 B. 大庆油田的建成
C. 大港油田的建成 D. 江汉油田的建成
2. 2016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B
B
3. 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 嫦娥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4. 某校八年级(2)班要出一期庆祝国庆节的板报,主题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下面可选的题材是( )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乒乓外交” D. “两弹一星”
C
D
5.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见右图)。这主要是因为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
A. 青蒿素 B. 青链霉素
C. 罗红霉素 D. 红霉素
6. 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杰出代表有( )
①邓稼先 ②钱学森 ③王进喜 ④杨利伟 ⑤李四光
A. ①② B. ①⑤
C. ②④ D. ③④
A
A
7.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在田间工作的这位科学家是谁?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因为这项重大贡献,他获得的荣誉称号是什么?
袁隆平。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工业
“两弹一星”
籼型杂交水稻、
农业
青蒿素
医学
课堂小结
原子弹、氢弹
导弹、东方红一号
武汉等钢铁基地
大庆等油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同步练习
1.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的标志是( )
A. 胜利油田的建成 B. 大庆油田的建成
C. 大港油田的建成 D. 江汉油田的建成
2.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和( )
A. 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 氢弹、实用通讯卫星
C. 导弹、人造卫星 D. 导弹、通讯卫星
3.1964年10月,我国在国防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这个成果是( )21教育网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4.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下选项中,属于新中国航天成就的有( )
①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②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Ⅰ号
③已掌握“一箭三星”技术,还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④“神舟五号”飞船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2·1·c·n·j·y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媒体对我国的两项科技成就评论如下:“中国于十月十六日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使全体热爱和平和社会主义的人感到宽慰”“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两个评论分别指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中国第一颗核导弹发射成功、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6.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
A. 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 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C. 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
D. 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7.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这位农业科学家是( )21cnjy.com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杨振宁 D. 钱学森
8.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是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主要是因为他( )
A. “两弹一星”的功臣 B.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C. 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 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9.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见右图)。这主要是因为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21·cn·jy·com
A. 青蒿素 B. 青链霉素 C. 罗红霉素 D. 红霉素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研人员不足500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中央研究院只有20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员。
材料二: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颗原子弹,1973籼型杂交水稻问世,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升空。
材料三:1978年以来,科技进入蓬勃发展新时期,重大科技60000多项,经推广应用新增产值达1400多亿元,据统计,2001年863计划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过2000多亿元。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的问世分别与哪位科学家有关?
(3)通过材料三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练习答案:
1.B 2.C 3.A 4.D 5.B 6.C 7.B 8.B 9.Awww.21-cn-jy.com
10.(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邓稼先;袁隆平。
(3)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第9课《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教学设计
课题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2.识记“两弹一星”与为此做出贡献的主要人物。3.了解屠呦呦的巨大成就、袁隆平及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
重点 “两弹一星”、青蒿素和籼型杂交水稻。
难点 科技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屠呦呦的获奖图片,引入课题。 学生大体了解屠呦呦的贡献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3.学习第一部分:经济建设成就(1)通过图片展示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包头钢铁基地、武汉钢铁基地等;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和兰青铁路等。(2)思考:1957年—1978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4.学习第二部分:两弹一星(1)介绍“两弹一星”以及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钱学森和邓稼先。(2)快速抢答:我国东风导弹家族的最早成员:1960年发射的“东风一号”。(3)图片展示导弹成功爆炸场景并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3)说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4)图片展示氢弹成功爆炸的场景,并对比“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从而说明我国科技的进步。(5)图片展示“东方红一号”,并出示相关史实和“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视频(6)材料: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问题:概括分析党中央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 思考: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5.学习第三部分:青蒿素与“东方魔稻”(1)图片展示: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并观看相关视频。(2)图片展示袁隆平,并回答问题:图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他被誉为“ 之父”。(3)探讨问题: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和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六.巩固提升。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分组交流,选代表回答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作答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学生结合史实看视频合作交流并回答学生看视频,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学生合作探究总结答案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培养学生从课本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习屠呦呦和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我国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后,在经济建设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工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勇担重任,把国家建设地更加强大。
板书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一.经济建设成就武汉等钢铁基地、大庆等油田、兰新等铁路二.“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导弹、东方红一号三.青蒿素与“东方魔稻”屠呦呦——青蒿素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二手工业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