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解密15+近代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解密15+近代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6 14: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17江苏卷,15题
牛顿经典力学
以培根和笛卡尔的科技成就切入考查牛顿经典力学的特点
中等
2017新课标Ⅱ,32题
牛顿经典力学
以16—17世纪欧洲学者的质疑态度切入考查牛顿经典力学
中等
2016江苏卷,18题
浪漫主义流派
以油画的内容为切入,考查绘画风格
容易
2016新课标Ⅲ,34题
美术风格
以图片切入,考查美术的风格
中等
2015四川卷,11题
世界自然科学
以科学家的相关经历为切入,考查
中等
2015江苏卷,15题
牛顿经典力学
引用相关材料考查牛顿
中等
分析解读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相对论和量子论等内容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绘画、影视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备考复习时需要注意:一是近代物理学的形成,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建立者,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二是相对论的提出,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三是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它破解了生物起源之谜,给基督教神学以致命的打击。四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五是以法国为例说明19世纪以来欧洲美术流派的演进。世界文学艺术是一个宝库,不仅能由此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观念,而且能由此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审美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考点一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2017年江苏卷)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2015年福建卷)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本题的解答一是注意考查的是近代科学,解答时要注意时间限定,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记起A、C、D两项都是出现在19世纪或20世纪,因此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这三个选项,得出答案。二是注意善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反过来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选项了。二是指选项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就要排除。
(2015年江苏卷)“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理性之手”“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信息,说明牛顿经典力学中观察实验理性方法得到实践,开启了人类历史第一次自然大综合,故A项正确;达尔文主要是生物学领域,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论述相对论,故C项错误;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与材料中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要点解密】
本题关键是掌握经典力学的意义,解题关键是对牛顿经典力学内容以及影响的掌握。牛顿经典力学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构成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015年四川卷)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本题以世界自然科学为主题,彰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立意,符合当今国家“深化改革、科技强国”主旋律。本题可谓立意深刻,但此考向学生不易把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与备考中,应该坚持“历史科学为现实服务”,而不能够把历史搞成“不接地气的学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关心时政、古为今用,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学习。
考点二 近代科技的发展
(2016年海南卷)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本题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控热点问题,进行适度的深化挖掘,把握高考的方向。
考点三 近代世界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2016年新课标Ⅲ)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美术的辉煌。图片体现的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图片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誓言》。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图片二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图片三印象画派,强调感觉和自己的眼睛。图片四是现代主义美术,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可以排除B。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属于干扰项,排除A、C。
【要点解密】
本题以四幅西方美术作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西方美术流派演变历程的认识,体现了新课标高考高于教材、以多种载体考查考生能力的命题思路。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19世纪以来美术流派的主要特征,再联系教材内容,得出他们是按顺序排列这一认识。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历史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
(2016年江苏卷)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一直是近几年命题的重点,要会区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区别。复习备考时注意把握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2)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2015年福建卷)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解题思路】
【要点解密】
解答本题的步骤:第一步,先通过阅读或观察题干材料、情景或备选项,找出其中的历史要素,即历史人物列夫·托尔斯泰,再确定知识范围(古代史、近代史还是现代史,政治、经济还是科技文化等),显然列夫·托尔斯泰属于近代著名文学家;第二步,根据确定的范围与类别,调出自己大脑中储存的、与题目范围和类别一致的知识,对比确定哪一具体知识符合题干或备选项。如本题可以确定是从文学角度考查列夫·托尔斯泰所属的文学流派,只要考生能够明确命题者的意图,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一 物理学的发展
1.(2018年江苏镇江高三第一次模拟)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
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答案】A
【解析】17世纪初,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探索天体宇宙奥秘,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故A正确;18世纪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故B错误;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故C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也不是在17世纪,故D错误。故选A。
2.(2018年湖南永州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确立了理性化、科学化的思维方式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C.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D.更多的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A
3.(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三轮冲刺仿真)观察下图,若给该漫画加个标题,合理的是
A.“弘扬人性的莎士比亚”
B.“寻求浪漫的卢梭”
C.“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
D.“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图片上的一位人物坐在数学公式上面,内容是与相对论有关,因此该人物是爱因斯坦,本题选D项。A项错误,莎士比亚是文学家,与数学公式无关;B项错误,卢梭也与数学无关;C项错误,牛顿建立的是经典力学,与相对论无关。
4.(2018年天津滨海高三联考)《科学的旅程》中说,“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5.(2018年陕西榆林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
A.证明了光、电等的传播载体以太的存在
B.建立在对低速运动的物质的研究之上
C.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答案】D
【解析】依据“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可知,“这一理论”指的是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假说,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故D项正确,A项排除;B项是指经典力学,排除;C项是指相对论,排除。
考点二 进化论
6.(2018年江苏苏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为张亮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资料时看到的某书的部分目录。该书的出版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
C.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促进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答案】C
7.(2018年河南镇平高三模拟考试)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甚至在19世纪时,达尔文的进步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生物学领域了,所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是从他们那个时代的种种富有价值的源泉中,来汲取他们的科学思想的。”这充分说明
A.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B.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
C.进化论成为人们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D.进化论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进化论思想不仅影响生物学,还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说明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故A正确;材料没提及社会变革信息,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改造社会的思想,故C错误;宇宙观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8.(2018全国百强校高三联考)达尔文晚年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不仅用进化的观点分析解释人的生物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从性选择、亲情角度用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道德意识的起源和道德行为问题,提出了他的“道德进化论”思想。材料现象反映出
A.生物进化论不符形势需要
B.进化理论应用领域的扩展
C.道德进化论成为社会主流
D.达尔文研究方向的变化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用来“分析解释人的生物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还用来“研究人类道德意识的起源和道德行为问题”,故选B;A、C不符合史实,D表述不准确。
考点三 近代以来文学的发展
9.(2018年贵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的对话。但它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该剧
A.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貌
B.注重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C.展现了现代主义的文艺风格
D.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特点
【答案】C
10.(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
A.古典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浪漫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主观感受”“潜意识活动”,可知该流派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正确。古典主义流派17世纪开始,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这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项。现实主义流派注重“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故排除B项。浪漫主义流派“主张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故排除C项。
11.(2018年广东省五校高三联考)18—19世纪,欧美作家笔下“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D.对西方文明的忧虑
【答案】D
考点四 近代以来艺术的发展
12.(2018年江西高三第四次联考)1907年,毕加索创作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这种新美术画派是
A.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答案】D
13.(2018年全国名校高三第四次联考)近年,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备受瞩目的凡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落槌,被誉为近年拍场上屈指可数的凡高佳作,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答案】C
【解析】凡高油画《雏菊和罂粟花》是印象画派代表作。A项是浪漫主义风格;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C项是印象画派;D项是现代主义。
14.(2018年广东省五校高三联考)19世纪末,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克所做的雕像,几经易稿,在定稿中雨果令人吃惊地全身赤裸,而巴尔扎克却披着及地的睡袍,一颗头脑硕大无比,身体则粗短臃肿,上阔下窄,显得比例失调。罗丹雕塑定稿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理性思考
B.重视自我感受
C.捕捉瞬间印象
D.注重人的情感
【答案】A
考点五 综合考查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
15.(2018年山西孝义高三下学期名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示意图
——据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整理
根据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示意图,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观点:近代欧洲科技发展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论述:14世纪,手工工场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动力;新兴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等解放了思想,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潮流,激发了人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因此,近代欧洲科技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