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9.2 巴西(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9.2 巴西(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26 12:23:50

文档简介

《巴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
3.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1cnjy.com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巴西的自然环境。
2、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出示傅园慧图片;
2、欣赏有关足球的一段视频。
足球,不仅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二)新授
助学知识:美洲的两种划分情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拉丁美洲。
1、巴西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1)①半球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纬度位置
(2)资料拓展:分别展示世界面积、人口排名前六位的国家,得出结论: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拉丁美洲的热带大国。21教育网
2、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展示几幅巴西的家庭全家福,了解得知,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2)分析巴西有大量混血种人的形成原因。
(3)展示卞卡一家的人种构成图。
(4)读图,分析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
(5)多元的文化:阅读课本,分析巴西多元的文化现象都有哪些,并分析其各自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过渡:展示巴西“两怪”:一怪,酒精当燃料;二怪,炼钢用木材。这是真的吗?这关系到巴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现在我们进行科学求证,一起合作探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这两怪到底是不是真的。
3、合作探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出示四个探究课题,按小组布置任务。
(2)学生讨论
(3)展示探究成果
课题一: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形条件(所用地图:①)
读巴西地形图,分析其主要的地形区,可以看出其地形特点是地形平坦,这种地形特点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题二: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所用地图:①②③④)
读图分析巴西分布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湿热的气候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热条件。
课题三:发展农业生产的河流条件 (所用地图:①②③)
通过分析世界上大河的水文特征,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第二长河,同时分析亚马孙河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形成原因。
梳理归纳:综合以上分析,巴西气候湿热、地形平坦,使得巴西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分析巴西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位置,并理解二战以前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就是长期依靠农矿产品的生产,经济形式单一。21·cn·jy·com
课题四: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完成课本P86活动题 (所用地图:①⑤)
①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由图可看出铁矿产较丰富。
②以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两座城市为例,结合地图,完成课本P87表格。
③分析工业部门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工业部门分布在原材料附近。
4、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
工业: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1、黑板填图
2、跟随畅畅小朋友的巴西之旅,朗读填空。
四、达标检测
五、结束——巴西印象
课后反思
本课的亮点: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视听冲击,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www.21-cn-jy.com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从而获得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即强化了知识点的记忆,也解决了重点和难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21·世纪*教育网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www-2-1-cnjy-com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地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