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全一册导学案(打包12套)中图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版高中地理全一册导学案(打包12套)中图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26 14:36:30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程标准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重难点) 3.了解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及采取的相应人口政策。(重点) 4.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依据图表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重难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世界人口增长
阅读教材P4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阶段Ⅰ人口增长缓慢;阶段Ⅲ是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长。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1-2世界人口增长,据图分析:
(1)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是哪一阶段?人口增长慢的原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
(3)你认为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 (1)工业革命前。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食物匮乏及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人口的死亡率较高,因此自然增长率低。
(2)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现代增长最快。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教材梳理2 人口增长模式
阅读教材P4~P7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人口变动的原因
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2.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1)Ⅰ期是“高高低”模式
①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②时间:工业革命以前。
③原因
④分布: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
(2)过渡模式
①Ⅱ期是“高增长”阶段

②Ⅲ期是“增长下降”阶段

(3)Ⅳ期“三低”模式
①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原因:生产力高度发达,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较晚的婚育年龄等。
③分布:多数为发达国家。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1-1-3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据图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由哪一指标的变化开始的?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第Ⅰ、Ⅱ、Ⅲ时期分别是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3)第Ⅳ时期是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什么?与第Ⅰ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共同点?其形成原因是否相同?
提示 (1)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第Ⅰ时期为“高高低”模式。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Ⅱ、Ⅲ时期为过渡模式。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第Ⅳ时期为“三低”模式。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两时期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但形成原因不同。第Ⅰ时期的“高高低”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造成的低增长,而第Ⅳ时期的“低低低”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造成的低增长。
2.读教材图1-1-4不同增长阶段的人口金字塔,据图分析:三图中,少年儿童所占比重最高的人口百分比是哪一幅图?该图所代表的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老年人所占比重最高的人口百分比是哪一幅图?该图所代表的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
提示 左图。该图所代表的国家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过大。
右图。该图所代表的国家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缓慢。
教材梳理3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阅读教材P7~P8,填写下列知识。
1.原因
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表现
(1)速度差异: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地区。
(2)数量差异: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1-10 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据图分析:
(1)1950~1955年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个大洲?
(2)1990~1995年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个大洲?
(3)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4)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5)目前,两类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何不同?
提示 (1)亚洲、欧洲。
(2)非洲、欧洲。
(3)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4)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5)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进入“三低”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属于过渡模式。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
(2)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的。(  )
(3)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
(4)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出生率下降开始的。(  )
(5)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意味着人口数量的增长。(  )
(6)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于“三低”模式。(  )
(7)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有所上升。(  )
(8)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  )
(9)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
提示 (1)√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较低,故人口增长缓慢。
(2)×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而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欧洲发达国家开始的。
(3)× 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4)×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 “三低”模式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时,人口数量减少。
(6)× 目前,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三低”模式,特别是西欧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过渡模式。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死亡率有所上升。
(8)×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9)√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少年儿童的比重较大。
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2~3题。
2.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
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C.1950年到2003年
D.2003年到2011年
3.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
解析 第2题,读图计算可知,2003年到2011年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第3题,1770年前世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 2.D 3.A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回答4~5题。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出生率(%)
4.4
4.3
4.3
4.3
死亡率(%)
2.0
1.7
1.6
1.4
4.该国处于上图中的(  )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5.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解析 第4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Ⅱ。第5题,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死亡率下降很快,因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总量迅速上升。
答案 4.B 5.D
探究点一 世界人口增长
案例探究 2017年7月29日联合国发布了2017年修订版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报告称,世界总人口目前约为73亿,这一数字到2030年预计将增加到85亿,到2050年升至97亿,并在 2100年达到112亿,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同时印度将在2022年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结合材料探究:
(1)世界人口数量有何变化特点?
(2)世界新增人口为什么集中于亚非两洲?
(3)影响世界人口总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但整体上还是上升的。
(2)亚洲和非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欠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生育观念落后,出生率较高。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反思归纳
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所以人口数量的自然变化又叫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叫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3.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持续性和阶段性,如图所示:
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变化特征
由图可看出世界人口在持续增长,这体现了人口增长的持续性特点,但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幅度不同,这体现了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2)不均衡性
①时间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逐步加快,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短。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②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上,如下表所示: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点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
国家
保持较
低水平
增长缓慢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
国家
较高水平
人口增长很快
人口增长速度有所降低
 拓展延伸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
即时巩固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工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20年代后
(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
A.基本持平 B.差距继续扩大
C.差距有所减小 D.变化不大
解析 第(1)题,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迅速增长,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人口迅猛增长。第(2)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因此,在今后两者人口数量差距将继续扩大。
答案 (1)C (2)B
探究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
案例探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概是12‰多一点,死亡率是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稍微多一点。在此种增长模式下,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人口的比重在缩小。
结合材料探究:
(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哪种模式?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2)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3)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一阶段与最后“三低”阶段都是低增长阶段,二者有何不同?
提示 (1)“三低”模式。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主要有两方面不同: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第一阶段为“高高低”模式,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三低”模式则较高。二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同,第一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而“三低”模式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反思归纳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同,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高高低”模式、向“过渡”模式和“三低”模式三种类型。如下列图表所示:
人口增长
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
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高高低”
模式



增长十分缓慢
过渡模式



由高增长到
增长下降
“三低”模式



增长缓慢,有些国
家已出现零增长
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指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从一种到另一种的改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是死亡率下降的前提条件。死亡率的明显下降发生在由“高高低模式”向“过渡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而人口增长模式的真正实现,要通过出生率的下降来实现,出生率的下降,发生在由“高增长阶段”到“增长下降阶段”的转变过程中。转变的过程用图表示如下。
图中:①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②出生率高,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增长迅速;③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④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下来,出生率也趋于低水平并逐步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定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从人口的“三率”数值特征判断
①“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2)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年龄结构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
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下)(%)
“高高低”模式
下图A
年轻型
40以上
4以下
人口出生率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过渡模式
下图B
成年型
30~40
4~7
人口出生率降低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降低
“三低”
模式
下图C
老年型
30以下
7以上
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

【学法点拔】
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塔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的某因素的变化。
(3)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特别提醒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出生率=×100%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的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死亡率=×100%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总人口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00%
即时巩固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1)~(3)题。
(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②国最可能是(  )
A.印度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3)图中①、②、③、④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三低”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①国家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属于“高高低”模式,分布在原始部落;②③国家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过渡模式,分布在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④国家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属于“三低”模式,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答案 (1)B (2)A (3)D
探究点三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案例探究 “生个宝宝,奖你一头价值300美元的伊比利亚小猪”,这是西班牙南部小镇卡尔萨迪利亚推出的一项鼓励生育的政策。出此“怪”招,实在迫不得已,西班牙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亮起了“红灯”,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该地区素以盛产火腿闻名,一头伊比利亚小猪的身价可是远远超过一个婴儿一年所用尿布的花销。
结合材料探究:
(1)西班牙为什么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有何差异?它们今后的人口变化趋势又有何不同?
(3)人口数量多或少,人口增长速度快或慢,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吗?
提示 (1)由于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严重,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所以西班牙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由于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发达国家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3)不一定。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范畴很广,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协调外,还有人口年龄结构失调、性别结构失调等都属于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反思归纳
1.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差异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
两类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1750~1940年,发达地区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人口增长模式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转变,而不发达地区尚未开始工业化,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水平低因而使得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自然增
长率水平
水平较高
保持较低水平
原因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传统观念影响;④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人口增
长状况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2)各大洲的差异
从各大洲的情况看,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欧洲
北美
大洋洲
人口
增长


人口
增长
模式
过渡型
“高低
高”型
过渡型
“三低”型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核心。所谓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和资源不相协调,是自然、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和。世界人口问题存在地区差异,总结如下: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数量增长快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穷,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
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人口老龄化
即时巩固 阅读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国家人口增长图。
材料二 某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非洲
4.0
1.4
北美
1.5
0.9
拉丁美洲
2.5
0.7
亚洲
2.4
0.8
欧洲
1.0
1.2
大洋洲
1.9
0.8
发达国家
1.1
1.0
发展中国家
2.7
0.9
(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________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是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____洲,这种人口增长状况最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示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数据,可判定人口增长的快慢差异。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重较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较高,导致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较高。
答案 (1)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加快 (2)发展中 非 拉丁美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文化教育不发达 (3)人口增长缓慢 经济、文化、教育发达 (4)欧 人口老龄化严重 (5)高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口增长情况是怎样的?
3.说出世界人口变动的原因。
4.说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名称、特点及分布。
5.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6.各大洲人口增长的不同情况是怎样的?      
                   
对点练一 世界人口增长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完成1~2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解析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及宗教、医疗卫生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自然灾害)等。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人口的增长曲线最陡,说明该段时间人口增长最快。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养老保险事业发达,人口增长缓慢。
答案 1.B 2.B
对点练二 人口增长模式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
3.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4.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3题,读左图可知,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与右图中的②阶段对应;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丙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故选B项。第4题,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答案 3.B 4.C
对点练三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5.读下图,完成(1)~(4)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甲中分析,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图乙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人口增长状况,确定各大洲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明显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缩短,这主要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惯性在起作用。第(2)、(3)题,经济、教育、医疗等原因是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第(4)题,要结合各大洲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状况判读。
答案 (1)缩短 人口总量越来越大
(2)不发达地区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3)经济、文化、教育发达,人们生育意愿较低。
(4)欧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读全球未来十年居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图,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中,位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是(  )
A.圣保罗 B.拉各斯
C.洛杉矶 D.东京
2.图示地区15年来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  )
①出生率高 ②死亡率较低 ③国外人口大量迁入 ④育龄妇女所占比例大 ⑤经济现代化程度高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 第1题,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和西欧,东京位于东亚人口稠密区。第2题,图示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城市是尼日利亚的拉各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保持较高水平,必然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育龄妇女比重大也是重要原因,国外人口不可能大量迁往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答案 1.D 2.C
读上海市某年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阴影部分表示外来人口),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年上海市的人口特点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增长模式为“三低”型 ③人口机械增长多 ④已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是(  )
A.加快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增加社会养老福利支出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儿童所占比例较低,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可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增长模式为“三低”型,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由于外来人口迁入多,人口增长主要为机械增长。第4题,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会导致郊区人口数量增长,同时会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答案 3.C 4.A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5~7题。
5.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6.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1、2、3 B.4、5、8
C.7、9、10 D.6、11、12
7.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解析 第5题,从纵坐标看,11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从横坐标看,10国的人口死亡率最高。第6题,读图可知,1、2、3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低,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低。第7题,图中11、12两国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这两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最有可能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
答案 5.C 6.A 7.D
8.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2008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2 802
100.0
其中:男性
68 357
51.5
女性
64 445
48.5
其中:0~14岁
25 166
19.0
15~59岁
91 647
69.0
60岁及以上
15 989
12.0
其中65岁及以上
10 956
8.2
(1)200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模式。
(2)下面四幅图中若曲线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变化趋势的是
(  )
(3)下图各点能正确表示2008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人口年龄构成的比重
A.① B.②
C.③ D.④
(4)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已呈现老龄化现象,试分析该人口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5)人口性别比是人口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根据2008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试说明我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及其影响。
解析 本题以我国2008年人口统计数据考查对人口增长知识的掌握。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我国目前已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第(2)题,新中国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第(3)题,正确分析三角形坐标图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应明确每一个变量的坐标轴,然后过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第(4)题,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第(5)题,2008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高达120.56,会造成我国性别比例失调,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案 (1)5.08‰ 低低低(现代)
(2)A (3)B
(4)老龄人口增加会使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社会经济、赡养压力加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5)性别结构不合理。 造成部分人口(尤其是男性)婚姻困难,不利于家庭与社会安定,并使就业压力加大。
能力达标练
据有关统计,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4亿人,预计到2018年将达2亿人,2037年将超过4亿人。同时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大量迁入
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 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3.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21世纪我国的人口问题。第1题,人口的增长不但取决于自然增长率,还要看人口基数,近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人口基数仍很庞大。第2题,西部大开发可提供很多就业岗位,利于缓解就业紧张的形势。第3题,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死亡率稍高。
答案 1.A 2.A 3.D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5.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正值,说明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人口死亡率,A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从约26‰降到约10‰,下降幅度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到22‰,D项正确。第5题,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规律,①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非地区。③④中,④的自然增长率更低,应该是欧洲,③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④略高,应该是北美洲。
答案 4.D 5.C
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
C.③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④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7.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
C.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D.城市化进程快
解析 ①时期为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②时期前段,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③时期因计划生育,使出生率下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偏低(即新增就业岗位有限),所以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
答案 6.D 7.C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第(2)题,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第(3)题,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大量物质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1)人口老龄化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 2.了解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人口迁移的方向。 3.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阶段和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4.理解并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难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阅读教材P11~P13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类型
3.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类的迁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外籍工人(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4.国内人口迁移
(1)不同时期的表现
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②
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④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
(2)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并且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向欧洲的移民,据图分析:
(1)图示反映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分析图中迁入国家或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
提示 (1)本图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即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
(2)“二战”后,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奥地利等,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三低”型,人口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劳动力不足,而且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吸引了南亚、西亚、北非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甚至是欧洲南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移民。
教材梳理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阅读教材P13~P16,填写下列知识。
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战争和移民戍边等。
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主。
5.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2-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据图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该图形象地反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箭头指向人口的迁入地(或称移民的新定居地),箭尾方向为迁出地(或称移民的原居住地),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导致人口迁出的因素(称为推力因素)在于原居住地的不良条件,如自然灾害、低工资、失业等,而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称为拉力因素),包括高工资、好学校、好的医疗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此外,影响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因素还有费用、亲友、距离、性别、年龄、种族、语言、教育、技能等(称为阻力因素)。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  )
(3)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
(4)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
(5)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  )
(6)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变的。(  )
提示 (1)× 国际旅游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快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量大,欧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人口迁入区。
(3)√ 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4)√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5)√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6)× 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影响其迁移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2~3题。
注:线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2.关于图中移民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经济欠发达区域流入经济较发达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
3.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解析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为三大移民流之一;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这主要与经济因素有关;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欧地区。第3题,由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
答案 2.C 3.D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4题,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方向在”二战”前后有较大的改变,“二战”前由于东北工业区经济较好,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吸引大量南部移民进入,“二战”后由于西部、南部新兴工业的出现和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的恶化,导致人口开始向西部、南部迁移。第5题,20世纪50~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数量少、规模小,且多为有组织的迁移;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出现了大量自发性的民工流动现象,多为农村流向城市,主要是为了就业和经商。
答案 4.C 5.B
探究点一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案例探究 2017年3月17日,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及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约占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在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此外还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城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有2.6亿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沿海地区接收了超过一半的移民人口。接收国内移民人口最多且移民人口增速最快的为北京、东莞、广州和上海等城市。
结合材料探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主要是哪些大洲?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有什么?
(3)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方向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1)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地有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
(2)外籍劳工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等。
(3)迁移方向是河北、山东的人主要迁往东北;河南、陕西、山西的人主要迁往西北地区。
(4)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反思归纳
1.人口迁移的判定特点及分类
(1)人口迁移的判定特点
从人口迁移的定义分析,判定发生人口迁移,要同时满足三个特点:

(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越过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或国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由A1到B1,由B2到C1,由C1到A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1到B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由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总结如下:
是否跨越国界
2.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时间
特点
流向
新大陆
发现前
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前
集中在旧大陆内部(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新大陆
发现至
第二次
世界大

15世纪末、16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出现大规模跨洲迁移;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欧洲流向美洲;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亚洲人向国外移民
第二次
世界大
战后
20世纪中期至今
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优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
3.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以上因素的不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也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即时巩固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图中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 第(1)题,从人口数量来看,①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入人口数量大,应为广东省;②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出人口数量大,应为河南省;④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 000多万,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迁入数量大,应为上海市。第(2)题,我国人口主要从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且会就近迁移。由此可判断出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
答案 (1)A (2)D
探究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案例探究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材料二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中,除希腊、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各国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其中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了17%,约70万。
材料三 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躲避宗教歧视和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空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 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材料四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结合材料探究: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3)阅读下面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材料一——生态环境因素,材料二——战争(政治)因素,材料三——宗教(社会文化)因素,材料四——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的距离等。
(3)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华人、华侨归国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
反思归纳
1.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综合评价
人口迁移是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受个人的主观决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推力和拉力。在我国现阶段,城乡迁移是主要的人口迁移形式。
特别提醒 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促成人口迁移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确定了其主导因素的前提下,还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3.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区和人口迁入区的影响
任何人口迁移都会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总结如下:
即时巩固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项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项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项错误。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项正确。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农村迁向城市,皖、赣、黔三省为人口迁出地区,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上升,提高了三省的城市化水平,C项错误。沪、京、津是人口迁入地区,人口迁入提高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 (1)C (2)B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说出人口迁移有哪些类型。
3.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有哪些?
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什么?
5.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变化及原因是怎样的?
6.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点练一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启动,2月21日结束,为期40天。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29.81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据此回答1~3题。
1.2017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2.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3.我国面临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客流量过大 ②出行时间分散 ③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 ④出行时间集中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1题,春运期间民工流动性较强,此时他们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且不变更户籍,故属于人口流动。第2题,春节前旅客主要由城市流向农村,回家过年;春节后由农村流向城市,外出务工。第3题,春节前后,客流量过大且集中,是我国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 1.D 2.A 3.C
对点练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务工和经商
5.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解析 第4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数量大,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人口迁移为了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第5题,甲年龄段为0~4岁婴幼儿,乙年龄段为20~24岁青年,两者明显有家庭关系,婴幼儿随父母一起迁移。
答案 4.D 5.A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中央电视台组织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自2005年10月,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长征路线,用一年的时间从瑞金到延安,现已经圆满成功。据此回答1~2题。
1.对央视组织的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C.属于省际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流动
2.对红军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C.属于省内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流动
解析 第1题,央视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其人员居住地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属于任何形式的人口迁移,只是人口流动。第2题,红军长征应属于国内的人口迁移。
答案 1.D 2.B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箭头代表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从东北老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有资源的“新阳光地带”人口迁移方向,说明(  )
A.人口迁入区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B.人口迁出区的工业发展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C.人口迁移的原因是有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D.人口迁移的原因是政府的建议
4.该区西海岸是世界著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其布局原因是(  )
A.科学技术 B.地形平坦
C.气候适宜 D.市场因素
解析 从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该区域为美国。第3题,美国东北部人口迁移到西海岸,是因为西海岸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第4题,美国西海岸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得益于科学技术因素。
答案 3.C 4.A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6.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
解析 第5题,结合中、印、美三国的国情可知,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因此吸纳移民是其人口增长中的重要方式,如丙图所示;我国的民族构成中汉族占绝大多数,故新增人口也以汉族为主。第6题,美国西部和南部的环境优美,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人口向这两地迁移,并非由于自然增长率高引起的。
答案 5.B 6.D
7.结合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人口普查局29日预计,2017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达3亿零840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多人,人口增长率为0.9%。美国每8秒钟有一人出生,每12秒钟有一人死亡,每14秒钟净增一个人。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是由______________所致,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科技、地区开放程度、________等。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试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
(4)近年来,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________地区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美国人口增长状况、人口迁移的影响及环境人口容量等相关内容。读美国人口构成情况图可知,美国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人口机械增长比重也很大。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的扩散,也有利于文化的多样性。读图乙可以看出美国人均资源消费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答案 (1)国际人口迁移(或“机械增长”) 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2)B
(3)资源 文化和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4)南方(阳光地带) 东北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而南方阳光地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能力达标练
(2016·浙江文综)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故选项D正确。第2题,人口的合理流动,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选项A错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选项B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从而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选项C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选项D错误。
答案 1.D 2.C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
A.2003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2年
4.该城市人口变动导致(  )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C.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5.该城市是(  )
A.武汉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解析 第3题,图中常住人口数量线在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间,每年人口增长最少;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所以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选D正确。第4题,该城市人口变动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迁入量减少,导致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缓,A正确;人口的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寿命,B错;自然增长率提高,儿童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加重,C错;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和价值取向会趋向复杂,D错。选A正确。第5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低,以人口迁入为主,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应是我国沿海开放早的城市,近看来由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最可能是上海。选C正确。
答案 3.D 4.A 5.C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影响。下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中哪个区域因受惠于信息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聚集,加上气候宜人,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最偏好的居住及工作地之一(  )
A.子 B.丑
C.午 D.亥
7.卯区成为“偏好指数”偏低的区域,最主要是受制于下列哪两个地理因素(  )
①冬季气候干冷 ②区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③人口密度较高 ④位于活火山及地震带上 ⑤传统老旧工业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 图中所示丑区域为美国旧金山,该区域因受惠于信息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聚集,加上气候宜人,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最偏好的居住及工作地之一。卯区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多山地,以农牧业为主,人口稀少。
答案 6.B 7.A
8.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我国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材料二 这次监测结果显示,北京的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太原、成都以省内流动为主,比例分别为62.5%、87.0%。深圳的流动人口,省内流动占33.8%,14.8%来自湖南。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在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为农业人口。试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3)目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请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1)题,根据金字塔各个年龄段的比例判断青年人口流动数量大,根据材料二的比例判断人口就近流动。第(2)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巨大吸引力。第(3)题,本题具有开放性,可结合农村人口的技术水平低、安全保障低等方面进行组织答案。
答案 (1)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口,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所占比重少;呈现就近流动趋势。
(2)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市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城市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要比农村高;国家流动人口政策的放宽;交通条件的改善等。
(3)实行平等的就业政策,优化流动人口服务工作(清理和取消针对流动人口不合理的规定和收费,取消对流动人口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加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对流动人口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加强社会保障政策宣传,依法要求各类用工单位为流动人口办理社会保险。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程标准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重点) 3.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难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环境承载力
 阅读教材P17~P19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水平。
3.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一般方法:
→
(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要素的综合。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3-1计算机模拟的未来趋势,据图分析曲线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提示 曲线图是采用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采用“读轴—看线—抓点”的三步判读法。
(1)读轴:即明确横轴和纵轴各是什么,弄清它们的含义,做到“读轴识变量”。
(2)看线:即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看清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理关系”。
(3)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极值点、交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要先领会其含义,做到“抓点求突破”。
教材梳理2 人口合理容量
阅读教材P19~P20,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发展战略,影响人口政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自然环境和
资源的优劣
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劣和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口的合理容量大大提高。但是当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时,人口合理容量就会降低
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扩大资源的开发,并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地域的开放
程度
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这一地区人口容量降低
4.特性:具有相对性。
5.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适度消费。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
(2)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承载力差别不大。(  )
(3)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
(4)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
(5)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得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
(6)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素质较高。(  )
提示 (1)×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探索资源的最新利用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将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所以在不同时期,同一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也不相同,差别较大。
(3)√ 土地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
(4)× 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
(5)× 科技水平的提高能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消费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6)× 日本、荷兰的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其开放程度高,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提高了人口合理容量。
下图为某城市2017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城市2017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3.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解析 第2题,人口容量木桶效应中,短板决定人口容量。图中劳动就业人口所代表的桶板最低,为97.3万人。第3题,制约城市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条件。
答案 2.C 3.A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4~5题。
4.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5.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 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从清朝到今天的中国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资源,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5题,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是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参考依据,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
答案 4.C 5.C
探究点一 环境承载力
案例探究
木桶效应图
材料一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
材料二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 000万以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结合材料探究: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的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3)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到3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3)开发边陲,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农业技术进步,推广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习惯。
(4)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消费水平等。
反思归纳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因素
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丰
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承载力越小
科技
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承载力越小
经济发
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承载力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承载力越小
人口受
教育水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承载力越小
对外开
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承载力越小
消费
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承载力越大
即时巩固 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2)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丁乙甲丙 D.丙乙丁甲
解析 第(1)题,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数量。第(2)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因此乙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丁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地形比甲、丙两区域平坦,因此丁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丙两区域;丙区域坡缓,甲区域坡陡,因此丙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区域。
答案 (1)D (2)B
探究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
案例探究 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人在此幸福地生活。几年后迁来一些人,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一些人,结果生活难以维持,大批人被迫外迁。
结合材料探究:
(1)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论解释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吗?
(2)《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中指出:“按照中国的国情,中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亿左右。”如何评价、理解其中的7亿与16亿的区别?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固定值吗?试说明。
提示 (1)草原上,开始属于“人口合理容量”;当第一次人口迁入后,已接近“环境人口容量”;当第二次人口迁入时,已超越草原“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
(2)这里所说的最适宜人口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最大人口数量指的是环境承载力,我国适度人口为7亿左右,而环境承载力为16亿左右。适度人口是理想的人口规模,与环境承载力含义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人口要小于该国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但不是固定值。如果一个区域的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也随之增加。如果人口过快增长,区域供养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也随之下降。
反思归纳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限制因素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自然、经济、社会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估算标准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
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某一具体时期,在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即时巩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2)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 B.15.1亿~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的人口政策
解析 第(1)题,人口合理容量即该地区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第(2)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地区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其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
答案 (1)C (2)D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比较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与区别。
2.说出影响环境承载力的自然环境要素。
3.说出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及具体影响。      
  对点练一 环境承载力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完成1~2题。
1.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承载力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坏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解析 第1题,环境承载力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抚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但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人口数量都不可能超越环境承载力。第2题,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数量永不超过环境承载力,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地发展下去;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承载力变小。
答案 1.C 2.A
对点练二 人口合理容量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3~4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
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4.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较多,表中反映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资源,对比表中的数据和现实中人口的分布状况可知,人口密度较小的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
答案 3.B 4.D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与物质资源协调,有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西部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相反,我国东部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从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 1.B 2.D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2010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3.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4.有关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B.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不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之内
D.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逐渐减少
解析 第3题,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45万。第4题,人们对人口容量的估计对于制定人口战略、人口政策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由图可知,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不断增加。
答案 3.D 4.C
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对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少能生活的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最高的生活标准而估算的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6.下列关于图中各因素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多少和环境的容量
C.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口合理容量等于环境人口容量
D.环境承载力包括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经济容量
解析 第5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或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不是永远不变的,具有不确定性。第6题,一般来讲,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中的最大人口规模)要大于人口合理容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包括最大的人口规模和最大的经济规模,它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资源数量和环境容量。
答案 5.D 6.C
7.根据广州有关规划,到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承载力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解析 “1 500万”是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即人口合理容量,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答案 B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下列环境人口容量最多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而我国东部地区则地狭人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否可以大量向青藏地区移民?为什么?
(3)依据我国国情,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工农业发达,因此,其环境承载力较高,可承载的人口较多。第(2)题,综合分析影响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可知其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因此不适合向青藏地区大规模移民。第(3)题,主要从提高技术水平、资源管理水平、控制人口数量、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归纳。
答案 (1)B
(2)不可以。因为青藏地区虽然地广人稀,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科技文化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大规模接受移民。
(3)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等。
能力达标练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人口合理容量接近于最佳人口规模,并且人口合理容量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大。第2题,读图可知,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反之则呈负相关。
答案 1.C 2.B
据2017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我国总人口数已达13 802万人,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估计最科学的是(  )
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为100亿人
C.我国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4.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原因是(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后果
B.重大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
C.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回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解析 第3题,依据我国现有资源状况估计,16亿人口是我国人口承载量的最大值。但由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人口容量也具有不确定性。第4题,至21世纪中叶,我国必然要经历人口老龄化过程。由于老龄人口相对死亡率较高,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答案 3.C 4.C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5~7题。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
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5.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第5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第6题,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小的因素要联系消费水平、生态环境等进行考虑。第7题,针对该地的实际,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应加强地域开放程度、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
答案 5.D 6.A 7.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专家分析,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材料二 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分析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造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析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人口压力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第(2)题,从能源保障分布区图可以看出,整体而言,西部、北部高,东部、南部低,这与能源的地区供给能力和地区消费水平有直接关系。第(3)题,人口压力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①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②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若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③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1)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分布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主要因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3)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当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就会造成生态破坏;人口增长,消耗物质增加,排污量不断增加,当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课程标准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重难点) 3.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主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重难点)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阅读教材P48~P50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自然条件
(1)气候: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2)降水:是气候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土壤:土壤的肥沃程度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4)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2.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
①对容易腐烂变质的产品,影响更为明显。
②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使某些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降低,且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可以远离市场。
(3)政策: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降低成本。
(5)其他:劳动力、地价等。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3-1-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据图分析:
(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提示 (1)气候、地形、土壤等。
(2)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地价、农业技术等。相对自然因素来说,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教材梳理2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阅读教材P50~P55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形成
(1)自然界的基本投入: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
(2)人类社会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
2.分类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原始农业
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居农业
传统农业
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谷物、果品园艺业)
现代农业
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
3.三种农业地域类型
(1)原始迁移农业
①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②生产过程:
③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①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②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③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3)现代混合农业
①特点:
a.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
b.人力使用较少,机械化程度高,和城市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
②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具体如下图所示:
③优势:
a.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
b.时间互补,忙闲错开。
c.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3-1-10世界迁移农业的分布,据图分析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提示 ①从温度带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
②从大洲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及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东南亚和大洋洲北部岛屿;
③从国家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加蓬、坦桑尼亚等国,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等国。这些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特别是非洲的几个国家,经济落后,甚至非常贫困。
2.读教材图3112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分布,据图分析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提示 (1)从图中分布地区可以看出,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和亚热带干旱的山地。
(2)从国家看,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埃及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
(3)分布区中的黄河中下游、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等都是古文明兴起的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悠久。
3.读教材图3-1-14澳大利亚小麦绵羊带的分布,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绵羊带的分布位置及其区位条件。
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小麦绵羊带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最重要的小麦绵羊带。东南部的小麦绵羊带分布在中部平原上,西南部的小麦绵羊带分布在西部草原上,两地地形平坦,利于小麦种植业的发展;从气候上看,两地气候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适合小麦和牧草的生长。
教材梳理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5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影响地球面貌
农田取代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部分区域已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改变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
森林是发展农田的障碍,要扩大农田就要砍伐森林。此外,草原也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而且还受到过度放牧的压力。
3.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
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农作物的害虫,也杀死了这些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给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
(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
(3)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4)农业地域类型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
(5)传统旱作农业属于商品农业。(  )
(6)饲料和交通是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
(7)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
(8)土壤盐渍化都是由于农业不合理灌溉形成的。(  )
(9)合理强度的农业生产,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
提示 (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2)×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3)√ 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为农产品必须拿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价值,进而赢利。
(4)√ 农业地域类型是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反映。
(5)×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是自给自足式的农业,属于自给农业。
(6)× 饲料和市场是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7)×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易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
(8)× 土壤盐渍化并不都是农业的不合理灌溉造成的。
(9)√ 农业生产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大棚中生产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主要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3.最近几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主要原因是(  )
A.该蔬菜基地的蔬菜质量好
B.该蔬菜基地的蔬菜品种多
C.该蔬菜基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D.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和销售渠道的日益完善
解析 第2题,由于玻璃温室的调节作用,温室内热量充足,但日温差较小,有机质积累少,使大棚中生产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第3题,由题意知,最近几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主要原因应是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和销售渠道的日益完善。
答案 2.C 3.D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解析 第4题,依据框图中已提供的信息可以寻找突破口。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广,人们会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来提高生产率。第5题,东北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答案 4.C 5.B
探究点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案例探究 材料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对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在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
材料三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之间互送玫瑰、巧克力以表达爱意,近几年我国的情侣之间也在仿效学习,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花费“高价钱”购置“不合时宜”的玫瑰花,过起了情人节。
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一中,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一中,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3)材料二中,影响华北地区作为玫瑰花原产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使得玫瑰花出现在隆冬季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1)气候、地形、土壤等。
(2)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地价、农业技术等。相对自然因素来说,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3)气候。
(4)技术和市场。
反思归纳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表解如下: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思路
气候
光照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光照强,一般农产品产量大,品质好
依据全球(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或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判断强弱
热量
影响耕作制度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和生长期
依据全球(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或影响气温的因素判断高低
降水
降水量大于400 mm—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业、林业、渔业;
降水量小于400 mm—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依据全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或影响降水的因素判断多少
地形
平原
适合发展种植业
依据全球(我国)地形区的分布或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类型
山地
适合发展林业
丘陵
适合发展经济林业,梯田农业;高差大的地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
土壤
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同;肥沃程度和土层厚度不同,影响作物产量
依据土壤类型分布或地形类型分布判断,如地势低平一般土壤肥沃,土层厚;崎岖则相反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
依据图示中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判断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思路
市场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依据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般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
影响商品农业的分布,且对易腐烂变质产品的生产影响更大
依据图示中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线的分布及物品运输需求判断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依据人口密度判断劳动力的数量多少,依据经济水平判断素质高低
农业技术
机械
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依据经济水平判断技术水平高低
化肥
提高了农业产出
良种
单产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政策
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手段
依据试题材料判断政府政策
2.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误区警示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区别
(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3)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改善时,限制性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即时巩固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解析 第(1)题,情人节为2月14日,位于北温带的美国本土仍然处在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但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可常年种植玫瑰花和生产鲜切玫瑰花。可见,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高,热量丰富,故选C。第(2)题,墨西哥是美国的陆上邻国,距离美国近,因而运输费用低,这是墨西哥与哥伦比亚争夺美国鲜切花市场的最大优势,故选A。墨西哥纬度高于哥伦比亚,因此热量不如哥伦比亚充足,排除B项;墨西哥与哥伦比亚都是发展中国家,鲜切花的技术相差不大,排除C项;哥伦比亚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其鲜切花的品种应多于墨西哥,故排除D项。
答案 (1)C (2)A
探究点二 农业的区位选择
案例探究 材料 某城镇及周围地区农业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该地要发展乳牛、花卉、小麦、苹果四种农产品,则甲、乙、丙、丁四处各应发展何种农业生产?
(2)阐释甲、乙、丙、丁四处发展各自农产品的理由。
提示 (1)甲地—小麦,乙地—苹果,丙地—乳牛,丁地—花卉。(2)甲地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地价低,有灌溉水源,应种植单位产值低的小麦。乙地位于丘陵地区,种植水果既有经济价值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丙地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地价较高,乳牛业的单位产值较高,适合布置乳牛业。丁地地价最高,而花卉的单位产值也最高,而且丁地靠近水源,利于花卉栽培。
反思归纳 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征,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 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
和作物
自然条件
地形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平原
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棉花
光热充足的平原地区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花生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林业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地区
山地或丘陵地区
苹果、梨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茶叶
气候湿润的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区
天然橡胶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
(2)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
单位产值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方法技巧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思路
(1)自然条件
①气候
类型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光合作用的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
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

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即时巩固 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下图,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
A.①林业 ②蔬菜和花卉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果树栽培
B.①林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果树栽培 ④蔬菜和花卉业
C.①林业 ②果树栽培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和花卉业
D.①果树栽培 ②林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和花卉业
解析 ①地海拔高,适宜发展林业;②地海拔相对较低,适宜果树栽培;③处为平原,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④处邻近城市且交通便利,适宜发展蔬菜和花卉业。
答案 C
探究点三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案例探究 我国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人均耕地较少,采用人力、畜力,使用传统的耕作农具,如铁犁牛耕等,进行精耕细作,作物单产较高,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
结合材料探究:
(1)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为什么是自给自足农业?
(2)我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何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区?
(3)我国东部广大农耕区在经营种植业的同时,也饲养猪、牛、羊等牲畜,试分析该农业生产是否属于现代混合农业?为什么?
(4)亚洲的传统稻作农业区有哪些适宜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5)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生产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1)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粮食大部分留作自用,较少部分拿到市场上出售。
(2)我国华北平原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农产品商品率低,因此不能发展成为商品谷物农业区。
(3)不属于。现代混合农业是同一地块同时以植物和动物为生产对象的农业生产类型,我国东部广大农耕区家禽、家畜的饲养绝大多数规模较小,是在农业生产的间隙进行,只能作为副业,不是真正的现代混合农业。
(4)亚热带或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
(5)挖泥筑基,种甘蔗、果树和桑树;塘中蓄水养鱼,甘蔗制糖,蔗渣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反思归纳
1.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
①主要分布:亚洲季风气候区。如图A、B、C区域。
②作物:以水稻为主。
③区位条件
④生产经营特点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
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
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2.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②作物:主要以A小麦和B玉米为主。
③区位条件
a.自然条件
地形: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水源:临近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b.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因素分析
形成条件评价
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
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④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
3.乳畜业和大牧场畜牧业
①比较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
②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
相同点
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
不同点
牛奶及其制品
牛肉
市场
相同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点
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经营
方式
相同点
集约型的专业化商品经营
不同点
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大
交通
条件
相同点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不同点
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
需要依赖国际间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
原料
供应
相同点
牧草、饲料
不同点
种植牧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
区位
指向
不同点
城市郊区
优良的天然草场
科学技术
相同点
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
4.现代混合农业
①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②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③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拓展延伸 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请结合下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
(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方法技巧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方法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关键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农业地域类型” 思维模式。具体分析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水稻种植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畜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现代混合农业
单一的热带
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即时巩固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畜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现代混合农业 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农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为现代混合农业。第(2)题,现代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少,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谷物还是多放牧牲畜,生产灵活性高,市场适应性强。
答案 (1)C (2)B
探究点四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探究 明朝的药圣李时珍在采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400年后的今天,许多珍贵的中草药和动物药材已经很难寻觅,并且许多药材的有效成分减少,有毒成分增多,照此下去,国药将不复存在,中医也将难行了。
结合材料探究:
(1)你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反映了我国当前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不少珍稀动植物的物种灭绝等一些生物资源遭受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
(2)主要是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保护不够,使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所致,过度的采集捕猎,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常可导致珍稀物种的灭绝。
反思归纳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具体内容
对地球面貌产生深刻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农田和牧场面积不断扩展。目前,两者约占陆地面积的1/3。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自然景观已经被农业景观所取代,地球面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环境
对原始社会的采集和狩猎来讲,森林和草原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但对种植业而言,森林和草原却是发展农田的障碍,古代采取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拓展农田的方式,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过度砍伐、垦殖、放牧,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还可能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
①灌溉技术的使用对农业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出现大片不毛之地,甚至导致聚落衰败、城镇消失;②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农田土壤结构及农田生态系统
即时巩固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我国大多数地区春季气温较低,由于夏季风尚未到达,降水较少,为达到保温、保湿和保土目的而覆膜。第(2)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膜覆盖效果最显著。第(3)题,地膜残留土壤后,会破坏土壤内部结构,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水肥运移。
答案 (1)A (2)D (3)A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有哪些。
2.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影响有哪些。
3.说出农业地域类型及分类有哪些。
4.说出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现代混合农业的分布、农业区位条件和特点。
5.说出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对点练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解析 第1题,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的时间段是冬半年,该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气温低而无法种植西瓜,因而海南岛生产的西瓜上市后利润很高,故选C项。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其冬季气温高,适合西瓜生长,而非海南岛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故排除A、B两项。海南岛冬季生产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而非主要在海南岛销售,故D项错误。第2题,温州瓜农5~8月离开海南岛,是由于该时期全国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生产西瓜;而海南岛远离消费市场,运价高,且地租高,因而西瓜的市场竞争力弱。故D项正确。
答案 1.C 2.D
对点练二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下图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完成3~4题。
3.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制约了该地农业生产。第4题,该地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葡萄。
答案 3.D 4.B
对点练三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读三地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5~7题。
地区
种植业
比重
畜牧业
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
力数量

8%
92%
89%


45%
55%
90%


86%
14%
20%

5.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A.大牧场畜牧业、现代混合农业、稻作农业
B.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C.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大牧场畜牧业
D.种植园农业、现代混合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6.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①气候较为干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市场需求大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关于③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技术含量大 D.作物单产高
解析 第5题,读表可知,①地的种植比重很低,畜牧业比重很高,且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畜牧业;②地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差不大,且商品率高,应为现代混合农业;③地的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较低,且商品率低,应为稻作农业。第6题,大牧场畜牧业的形成、发展与劳动力数量关系不大。第7题,③地为稻作农业。其特点有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大、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答案 5.A 6.A 7.D
对点练四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8~9题。
8.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 第8题,这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以种植小麦和牧羊为主,其中牲畜主要面向市场,作物除了面向市场外,大部分作为牲畜饲料。第9题,(引用河水过多)过度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渍)化,并能使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答案 8.D 9.A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1~3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因素优势是(  )
A.劳动力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解析 第1题,云南光热充足,有利于花卉的生长。第2题,花卉种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需要劳动力多,而云南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劳动力是云南有利于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第3题,本题考查了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能大大拓展花卉业的市场范围。
答案 1.A 2.A 3.B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完成4~5题。
4.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土壤条件 D.水分条件
5.在市场上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市场距离远近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D.政府政策的优惠
解析 第4题,塑料大棚的温室效应提高了棚内温度,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热量。第5题,市场对野菜需求大增,而野菜产出量较小,出现供不应求,就会导致价格上涨。
答案 4.A 5.B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6~7题。
6.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7.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该农业地域类型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高,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是精耕细作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第7题,乙图所示农业生产状况将种植业和渔业有机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6.D 7.C
8.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____。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4)试从草场、分布、市场三个方面列表对比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集约度较高的区域为乳畜业分布区,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图中的②。第(2)题,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3)题,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分析。第(4)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乳畜业 ②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4)见下表。
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
以人工草场为主
以天然草场为主
分布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的地区
市场
以本地市场为主
以外地市场为主
能力达标练
现在,很多城里的人到周围农村租田种地。家在南昌市的王先生一家在郊区某山村租种了一块山地,闲暇之余进行耕种,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收获了许多乐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王先生在这块山地的山坡上种植了几棵荔枝树,但都没有存活下来。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
A.地表崎岖
B.热量条件较差
C.土壤为酸性且比较贫瘠
D.水分缺乏,灌溉条件差
2.王先生发现其在山坡上种植的甜玉米,虽然施了不少有机肥,也不缺少灌溉和管理,但长势并不理想,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伏旱”季节蒸发旺盛
B.水土流失严重
C.夏季光照太强烈
D.“梅雨”季节昼夜温差太大
3.如今的王先生在这块土地上主要种植蔬菜,且是遵循“城里人想吃啥就种啥”的原则,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这充分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地形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解析 第1题,荔枝为热带作物,而南昌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热带水果的种植。第2题,“不缺少灌溉”说明受伏旱影响小;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梅雨”季节云层较厚,昼夜温差较小;“山地”是关键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较低。第3题,市场因素最终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答案 1.B 2.B 3.C
专家指出:“酿酒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一切性质。”读中国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区分布图,回答4~5题。
4.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光热适宜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5.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均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有效措施是
(  )
A.调整酒厂布局,以避免对产品的污染
B.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
C.加大灌溉力度,增加葡萄亩产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
解析 第4题,图中我国新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该区域交通不便,人口少,因此三大葡萄产区都具有光热条件适宜的共同优势。第5题,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答案 4.B 5.B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7题。
6.本地发展立体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  )
A.气候与土地资源 B.生物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现代化农业设备
7.本区农业资源开发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壤肥力不足、生态脆弱 B.人均耕地少、商品率低
C.生物品种少 D.各类自然灾害频繁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区的江南丘陵,本地丘陵、坡地众多,为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提高农业产值,但本地区以红壤为主,酸性、贫瘠、黏重,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需改良土壤;本地区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若植被破坏则水土流失严重且红壤土层浅薄,一旦水土流失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后果严重。
答案 6.A 7.A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 第(1)题,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第(2)题,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第(3)题,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使用的化肥少。第(4)题,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由材料和前面三问可知,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第二节 工业区位
课程标准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重难点) 3.运用实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重难点) 4.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阅读教材P58~P61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原材料
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对原料依赖性很高的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较为合理。
2.市场需求
(1)市场往往位于交通便捷、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在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2)其产品不易长途运输或运输费用偏高,应靠近市场布局。
3.运输条件
(1)若其他条件相同,运输条件较好的矿产资源会得到优先开发。
(2)现代便捷、多样的运输系统可大大降低运输费用,改变工业布局。
(3)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多布局在航空运输发达的位置。
4.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
(1)掌握特殊熟练技能的劳动力在工业布局中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廉价的劳动力也吸引某些工业。
5.环境条件:好的环境条件也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
6.其他因素:动力、政策、集聚、个人因素等。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3-2-3原料指向——中国制糖工业的分布,据图分析我国的糖料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制糖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提示 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和甘蔗,用甜菜或甘蔗制糖所消耗的原料比较多,而制成品的重量却大大减轻,所以制糖工业多靠近两种原料的产地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南甘蔗,北甜菜”,制糖工业也因此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甘蔗和甜菜产区。
2.读教材图3-2-4市场指向——中国饮料制造工业的分布,据图分析酒类、非酒类瓶装饮料制造工业为什么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及其分布特点。
提示 酒类、非酒类瓶装饮料制造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类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及其附近,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的大城市及其附近,市场集中是饮料制造业的最佳区位选择。
3.读教材图3-2-5运输指向——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据图分析加拿大炼铝厂的分布位置及原因。
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炼铝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两地能源都比较充足(附近有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而且发展炼铝业需要的原料(铝土矿、氧化铝等)均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它们经过海洋运输卸船后直接在沿海的工厂里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教材梳理2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教材P61~P65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工业联系与集聚
(1)工业联系方式:包括产品之间的工业联系和“上下游”的关系。
(2)工业集聚:
①意义:节约运费、减少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等,有利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②主导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成因:工业的集聚工业地域
(2)类型
(3)发展变化
①工业地域由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
②建立了多种类型
的工业开发区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3-2-10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据图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提示 ①由图可看出,黄河上游地区有丰富的铜、铅锌、镍矿等有色金属矿产,形成资源组合优势,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建立有色金属冶炼中心及其他配套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②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而有色金属冶炼需大量的电能,故充足的水电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读教材图3-2-12辽中南工业区,据图分析:
(1)辽中南工业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2)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结构。
提示 (1)辽中南工业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①该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
②区内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③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较好,有辽河、大凌河等河流流过,水资源丰富,人口比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好,这都为本区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结构
辽中南工业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既有鞍山、本溪、抚顺、沈阳、辽阳等多个工业枢纽,又有若干有色金属、煤炭、菱镁矿等矿山工业区以及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工业城镇。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教材梳理3 世界主要工业区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65~P6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世界主要工业区
(1)分布
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域,特别是沿海的港口城市。
(2)主要的工业区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2)不利
影响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工业区位因素在不断变化之中。(  )
(2)影响电子装配业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  )
(3)为防止对城区造成污染,所有工业都应布局在城市的外缘。(  )
(4)从生产工序上看,机床厂的布局宜靠近钢铁厂。(  )
(5)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各企业存在生产上的工序联系。(  )
(6)跨地区、跨国网络公司的目的是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  )
(7)传统工业区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传统工业为主;以中小企业为核心。
(  )
(8)传统工业比高技术工业交通条件要求低。(  )
(9)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是传统工业区整治的重要措施。(  )
提示 (1)√ 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2)× 影响电子装配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3)×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4)√ 机床厂需要钢铁做原料,运输量大,为降低生产成本应靠近钢铁厂布局。
(5)×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各企业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
(6)√ 跨地区、跨国网络公司的目的是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7)× 传统工业区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8)× 传统工业与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
(9)√ 针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原因,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是传统工业区整治的重要措施。
下图为工业区位要素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
2.布局在①地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电子装配厂 B.制糖厂
C.炼铝厂 D.精密仪表厂
3.某服装集团拟在此投资建厂,最理想的布局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2题,图中①地技术占主要地位,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选项中电子装配厂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炼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精密仪表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第3题,服装集团建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应布局在③地。
答案 2.D 3.C
下图为每冶炼一吨钢所需原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1800年的钢铁工业(  )
A.主要靠近市场
B.主要靠近廉价劳动力丰富地区
C.主要靠近铁矿
D.主要靠近煤炭产地
5.到1985年钢铁工业的布局多靠近市场,而不在铁矿产地,主要是(  )
A.铁矿运量低于钢铁运量
B.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C.劳动力丰富、工资低
D.靠近海洋、地价低廉
解析 1800年每冶炼一吨钢需要4吨煤,2吨铁,故钢铁工业主要靠近煤产地。1985年钢铁工业的布局多靠近市场,而不在铁矿产地,主要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进原料和燃料,在工业基础好,接近市场的地区发展钢铁工业。
答案 4.D 5.B
探究点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案例探究
材料一 原料指向——中国制糖工业的分布。
材料二 动力指向型工业——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
结合材料探究:
(1)制糖工业为什么是原料指向型工业?
(2)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
(3)加拿大炼铝工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4)加拿大炼铝工业除靠近沿海外,在布局上还应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提示 (1)用甜菜或甘蔗制糖所消耗的原料比较多,而制成品的重量却大大减轻。
(2)我国制糖工业接近原料产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甘蔗产区和北方的甜菜产区。
(3)加拿大炼铝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炼铝工业分布在沿海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减少了运输费用。
(4)电解铝生产属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在布局上还应接近能源(火电、水电、核电)充足的地区。
反思归纳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
3.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工业区
位类型
主导区
位因素
主要部门
特点
区位选
择原则
原料导
向型 
原料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
向型
市场
啤酒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石油化工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应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
向型
能源
电解铝工业、炼铜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
导向型
劳动力
成本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包带、制伞、制鞋等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
向型
知识和
技术
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卫星等工业
技术要求高
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即时巩固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解析 第(1)题,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具有短、小、轻、薄等特点,运输量小,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全球寻求最优生产区位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第(2)题,电子产品生产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向我国转移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第(3)题,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从事生产环节,附加值低,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附加值。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答案 (1)A (2)B (3)C
探究点二 工业的区位选择
案例探究 材料 华中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A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B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3)该城市计划在C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光电子工业为主)。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
提示 (1)炼铝工业。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接近消费市场。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河流上游,近绿化带环境条件好。
反思归纳
1.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的区位选择,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1)自然因素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动力、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接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市场前景广阔。
(3)环境因素方面,应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例如,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应使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不要布局在城市和其他居住区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以避免污染城镇的大气。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的环境要求特点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区位选择要求
举 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厂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厂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可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
严重污染的工厂宜设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地区,工厂宜设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其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火力发电厂
即时巩固 读“大陆西岸附近某岛屿示意图”,回答(1)~(3)题。
(1)早期,该岛在甲地建有钢铁工业,选择在该地建设钢铁工业的主要因素有
(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交通便利 ③水源充足 ④能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由于钢铁厂环境污染严重,计划进行搬迁,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乙、丙、丁、戊四城市中最适合新厂建设的是(  )
A.乙 B.丙
C.丁 D.戊
(3)20世纪70年代后,甲城钢铁厂把炼铁厂先后迁往巴西和印度,促使该现象发生的因素有(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技术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甲地附近有煤矿,靠近铁路线,地形平坦开阔,这些都是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耕地面积多少与发展钢铁工业关系不大。第(2)题,从题目条件判断该岛屿位于盛行西风带内(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钢铁厂要布局在下风向。第(3)题,巴西和印度铁矿资源丰富,并且海洋运输便利。
答案 (1)D (2)A (3)A
探究点三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案例探究
结合材料探究:
(1)底特律与长春都有“汽车城”之称,试评价汽车产业集聚模式的利弊。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钢铁之城”匹兹堡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试分析当时匹兹堡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3)分别分析大连和沈阳两城市的工业区位条件。
提示 (1)利: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形成规模效应。弊:使环境污染加重。
(2)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工人工资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
(3)大连为沿海港口城市,对外联系方便,海洋、航空运输发达;为沿海开放城市,有政策优势;邻近日本、韩国,便于对外交流等。沈阳工业基础雄厚;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发达;为省会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等。
反思归纳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包括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信息联系三种形式。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是指没有生产上投入—产出关系的工厂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的现象,这些工厂间仅仅存在空间联系,不存在投入—产出联系。各种联系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如下表所示:
工业联
系类型
特点
表示形式
生产
上的
投入
—产
出联

加工过程在先的工厂为加工过程在后的工厂提供原料或半成品
不同工厂共同为另一工厂生产零部件
非生产
上的空
间联系
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以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等
信息
联系
工厂之间有信息交流
2.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分散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类型
原因
目的
案例
传统
工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
钢铁、石化工业
新兴
工业
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
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 作
高科技工业园和我国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
(2)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
类型
原因
目的
案例
传统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
新兴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
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
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
由跨国公司形成的工业分散
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
福特汽车、飞机制造
(3)两个角度分析工业分散
①区位选择规律目的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常见的规律如下:
工业区位选择
主要区位因素
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市场广阔
选择在发达地区
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②分散规律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加强品牌效应。
(4)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对比
原因
优点
缺点
工业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即时巩固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下图,回答(1)~(2)题。
(1)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2)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瓶装水厂的区位。瓶装水运输费用较高,为降低运输成本,水厂应接近消费市场。图中瓶装水厂建在高碑店和武清,既接近南部的保定、石家庄和天津,又接近北部的北京,会降低运输成本。第(2)题,本题考查工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瓶装水厂需要劳动力,建厂就会增加就业岗位,①正确;瓶装水厂建在高碑店和武清,所需劳动力主要是当地人口,②错误;瓶装水厂承接了杭州总部的品牌授权,因此也有利于承接杭州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③、④正确;瓶装水厂的建设与城市等级提升关系不大,⑤错误。选项B正确。
答案 (1)D (2)B
探究点四 世界主要工业区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探究 材料一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材料二 首钢搬迁近十年实施的结果是车间搬了出去,或者说是有污染源的环节——生产搬了出去,一些研发高端的部门并没有搬出去。
结合材料探究:
(1)欧洲西部、中国—日本、北美三大工业区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特征?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原因除丰富的资源外,还有哪些因素?
(3)中国东部工业区与欧洲工业区相比,在劳动力上有何优势、劣势?
(4)北美工业区形成条件与日本工业区相比有何优势?
(5)首钢为何搬迁?首钢新址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 (1)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且位于沿海地区。
(2)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等。
(3)优势:劳动力充足,成本低;劣势:劳动力素质偏低。
(4)北美工业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5)首钢搬迁为北京贡献蓝天,减少大气污染。首钢保证在新的地区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危害。
反思归纳
1.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欧洲西部
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
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等
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
乌克兰工
业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飞机、电子等
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美工
业区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消费市场庞大
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等
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日
本工业区
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较高的科技水平;劳动力丰富
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等
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或
部门)
人类行为
结果
有利
影响
合理利用资源、能源
创造出社会财富,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不利
影响
对原料需求太多
能源、资源缺乏
废弃物大量排放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高新技
术产业
固体废弃物
含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辐射物
辐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噪声
噪声污染,使人听力下降
传统
工业
资源大量消耗
资源短缺
废弃物大量排放
环境污染
即时巩固 图甲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乙为“德国鲁尔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区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
(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解析 第(1)题,“硅谷”地区有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系统;鲁尔区水陆运输便捷。第(2)题,企业规模过大易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新增企业对技术和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以中小型为主。
答案 (1)B (2)C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
2.运用实例法说明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具体影响?
3.举例说出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4.工业集聚的好处有哪些?
5.说出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及其影响和特点?
6.说出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
7.说出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8.说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对点练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稀土主要是由17种稀有金属元素组成的固体氧化性矿物,它是计算机、导弹制导等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读甲全球稀土分布比例示意图、乙世界稀土产量变化图,回答1~3题。
1.稀土冶炼厂的工业类型属于(  )
A.市场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国初期,我国就实现了规模化开采
B.到2006年,美国、俄罗斯已无稀土可采
C.进入21世纪,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产量迅速下降
D.2000年以后,国际市场对稀土的需求量迅速上升
3.澳大利亚某公司欲在马来西亚建一座大型稀土冶炼厂,当地居民却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是(  )
A.冲击当地产业 B.加大环境污染
C.占用耕地多 D.运输成本高
解析 第1题,稀土冶炼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第2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稀土产量快速上升,说明国际市场对稀土的需求迅速上升。第3题,稀土矿的冶炼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答案 1.D 2.D 3.B
对点练二 工业的区位选择
4.下图表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的某城市,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E处拟建火电厂,区位因素中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大气污染的角度看,不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规划建设①服装厂、②花卉种植基地、③自来水厂、④区域性的童装批发市场,试分析A、B、C、D四处何处发展较为合理并指出理由。(注:布局填序号)
A处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虚拟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实际区域中工业区位的选择。江南丘陵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盛行西北—东南季风。图示北侧为丘陵,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答案 (1)附近有煤炭资源 该区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冬季吹偏北风时,火电厂排放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市区
(2)① 该处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 位于两条过境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 ② 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且位于近郊,接近消费市场 ③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对点练三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地理位置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大唐袜业是浙江省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完成5~6题。
5.示意图体现的主要产业活动的联系方式是(  )
A.生产协作联系 B.商贸联系
C.信息联系 D.科技联系
6.“大唐袜业、绍兴纺织”等区域产业特色已经闻名中外。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  )
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D.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解析 第5题,通过大唐袜业的生产流程可以看出,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是下一级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这是典型的生产协作上的一种产业活动。第6题,数百家工厂在一个地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答案 5.A 6.C
对点练四 世界主要工业区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甲、乙两工业区位置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B.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C.农产品资源丰富 D.国家的免税政策
8.与乙工业区相比,目前甲工业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紧缺 B.市场严重萎缩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价上涨过快
解析 第7题,甲为我国湘中地区的长株潭工业基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较多的煤炭资源;乙为德国鲁尔区,是在丰富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工业区均靠近河流,水陆交通便利。第8题,与鲁尔区相比,甲工业区处于区域的发展、壮大阶段,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答案 7.A 8.C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下图中M为市场城市,N为原料供给地,以市场M或原料地N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等值线。读图,完成1~2题。
1.当工厂选择在d位置时,则工厂可能是(  )
A.电解铜工业 B.鱼罐头加工工业
C.电子工业 D.家具制造工业
2.若原料每吨每千米的运费是产品每吨每千米的运费的1/2,原料利用率为70%,在布局工厂时,下列位置最合适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越靠近圆心,运费越低,由图可知,d靠近原料地布局,为原料指向型。第2题,该工业运输产品的运费较高,故应接近市场布局。
答案 1.B 2.A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3~4题。
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
4.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
解析 第3题,从材料可知,跨国公司利用国际市场上大豆为原料,在中国投资建食用油厂,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食用油消费市场大。第4题,由于该食用油厂的原料需大量进口,因此该厂应靠近港口,便于原料的运输,从而节约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 3.A 4.D
2017年6月,在深圳的富士康公司迁离深圳到河南、山东、河北落户,一时引起媒体的侧目。完成5~6题。
5.富士康一类公司属于(  )
A.资金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6.面对劳动力价格攀升,劳动密集型工业应该(  )
①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中西部转移 ②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请求政府制订法律保护该产业 ④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5题,电子工厂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广东劳动力价格攀升、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工厂纷纷撤退。第6题,我国国内劳动力价格中西部较为低廉,劳动密集型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不失为明智之举。企业内部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众多工业必走道路。③④两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是不正确的。
答案 5.C 6.A
读图,完成7~8题。
7.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8.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 ②△类工业污染最大 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④▲类工业布局越来越受原料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7题,图中▲类工业布局在城市北部和西部的郊外,说明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工厂排放的废气才不会直接污染城区。第8题,□类工业布局在市区,应为无污染的工业生产部门,可能为食品工业;▲类工业为污染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迁移后有利于改善市区大气环境。
答案 7.C 8.B
9.读“北京市主要工业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①代表的是首钢集团,②代表的是燕山石化,④代表的是中关村电子工业中心。
(1)中关村电子工业中心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燕山石化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一个工业区位选择不太合理,该工业区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通惠河上的③处建一个自来水厂,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区,其电子工业的选址主要考虑到技术因素;燕山石化则是市场指向型工业。第(2)题,首钢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有严重的大气污染,所以不合理。第(3)题,③处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水质差,建自来水厂不合理。
答案 (1)技术 市场
(2)首钢 距离市中心近,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附近,污染严重
(3)不合理 位于河流的下游,水质差,易受污染
能力达标练
粉末涂料由于不含溶剂,属于环保型涂料,近年来在国民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如家电、汽车等这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增加。读以下统计图,完成1~2题。
1.2007年,我国粉末涂料的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长三角” B.环渤海
C.“珠三角” D.其他地区
2.决定粉末涂料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技术
解析 从增长速度看,环渤海地区从2006年到2007年增长量最大;在布局上,市场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答案 1.B 2.A
山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计划到2012年,山东省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将由2006年的18%提高到50%以上。读山东省主要钢铁项目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目前山东省钢铁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评价,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匀,便于生产与消费
B.集中分布在胶济铁路沿线与沿海地区,便于运输
C.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及内陆地区,符合环境要求
D.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及内陆地区,矿石运输费用高
4.山东省沿海地区布局钢铁企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技术先进
解析 图中显示出了七个钢铁企业,其中沿海两个,内地五个,不能够说分布均匀;泰安钢铁与莱钢不在胶济铁路沿线,也不在沿海地区;山东省的钢铁工业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及内陆地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沿海地区海运方便,山东省将部分钢铁企业布局在沿海地区,是为了方便从国外进口优质铁矿石。
答案 3.D 4.B
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应该集聚,没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不会集聚
B.工业集聚势必会形成工业地域
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D.工业集聚最终会形成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最终也会导致工业集聚
6.若图中细箭头表示的是传统工业区内部的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有可能是(  )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C.集聚核心区的饱和导致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D.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有吸引力
解析 第5题,没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也可能由于规划建设的需要而集聚在一起,故A项错误;工业集聚不一定能形成工业地域,故B项错误;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并不互为最终的结果,故D项错误。第6题,在核心区,工业的饱和使得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答案 5.C 6.C
近年来,一些瑞士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或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如瑞士医药公司罗氏集团已在上海建立了研究中心、瑞士电力及自动化公司ABB集团在北京设立了首家在华研发中心等。读下图回答7~8题。
7.促使瑞士跨国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将工厂迁往东欧部分国家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先进的科技水平
C.丰富的原料 D.广阔的市场
8.瑞士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B.中国的技术水平比瑞士高
C.拓展产品在中国的市场
D.获得丰富的原料供应
解析 第7题,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欧国家发展较慢,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低,因此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第8题,瑞士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具有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 7.A 8.C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湖南打造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我国某著名汽车企业总部从A城迁至B城的原因。
(3)分析C城的主导工业部门。仅从工业类型看,该地还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什么?
解析 第(1)题,联系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可知,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湖南水能资源丰富;水运、铁路等交通都比较便利;邻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比较广阔。第(2)题,分析B城与A城相比的区位优势。第(3)题,C城附近水电站规模大,且附近的矿产资源丰富,由此可推测该市的工业部门。
答案 (1)有色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邻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B城地处长江中游,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又有京广、汉丹等铁路线通过,具有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同时该地科技力量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协作配套条件好。
(3)水电。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第三节 地域联系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地域联系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地域联系方式。(重难点) 3.了解通信的概念及其分类,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 4.理解商业贸易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商业贸易的主要作用和主要环节。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重难点) 6.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阅读教材P69~P73,填写下列知识。
1.地域联系
(1)作用: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
2.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1)功能: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2)特点:不生产出任何新的物质产品,其产品只是货物或旅客的位移。
(3)方式:主要有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
(4)衡量指标:运费的多少,经济上的多、快、好、省,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等。
3.通信
(1)概念: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
(2)分类
(3)发展变化
电信通信发展迅速,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4.商业贸易
(1)
(2)国际贸易
①内容和形式:商品的贸易、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
②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3-3-8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据图分析商业活动的主要过程。
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没有商品的生产就没有商品的交换。收购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储存和调运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需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及相应数量的仓库来实现。销售是商品交换的终结,通过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消费是商业活动的终点,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又为社会再生产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商业活动的各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一旦某一环节没有抓好,商品流通就会受阻。
2.读教材图3-3-9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据图分析:
(1)商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
(2)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3)我国商业中心的东西分布差异及原因。
提示 (1)商业和城市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而发展,商品流通网络是联结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大、中、小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在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图示的商业中心有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另外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大多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
(3)分布差异:这些级别不同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且交通便利。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商品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低,而且人口稀疏,交通不便,所以很少有大的商业中心分布。
教材梳理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阅读教材P74~P75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在重要的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
(2)形态: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3)航运发展对城
市发展的影响
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1)车站成为人流量很大的中心和货运转运枢纽。
(2)城市形态: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由集中式的团块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
(2)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
(3)由内聚到沿轴放射状发展。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3-3-13和图3-3-14,据图分析武汉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
提示 武汉城市形态形成过程如下:
(1)改革开放以后,武汉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增,城市沿放射状道路网向远离城市中心的方向发展,初具“非”字形态,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有分散式的团块状发展趋势。
(2)后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环形放射状的城市交通网络。沿长江和京广铁路呈十字轴线展开,以中心城区为轴心,以汉丹铁路、武黄铁路、几条国道、汉江为放射线进行城镇布局。新的开发区域必须依靠交通轴线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城市突破团块集中发展的态势,呈现沿轴快速发展的趋势。
教材梳理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阅读教材P75~P7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商业网点: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中心。
(2)城市形成与交通运输
①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②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铁路、汽车和飞机都属于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  )
(2)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机动灵活。
(  )
(3)现代通信是以传递信函为主的人的社会交往方式。(  )
(4)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起决定作用。(  )
(5)交通干线一定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  )
(6)大城市带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有密切关系。(  )
(7)商业网点的布局都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
(8)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一定大于山区。(  )
(9)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都分布在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  )
提示 (1)× 铁路、公路和航空都属于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
(2)× 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灵活性差。
(3)× 通信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所以现代通信不单是传递信函。
(4)×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的形态受地形、河流、政治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一个因素决定的。
(5)× 交通干线加强了对外联系,一般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实际上,城市的发展除受交通因素影响外,还受地形、河流、政府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城市为避免交通干线对城市的交通拥堵及污染,交通干线并不是城市的中轴线。
(6)√ 随着人口、物资和经济活动的聚集,由高速公路、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聚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7)× 商业网点除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外,还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便民原则;此外,有时行政因素也成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
(8)× 一般来讲,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地区的平原,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故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密度也小。
(9)× 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城市中心交通拥堵,加上地价高、停车困难,故有些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能源不足限制了其发展,为此我国修建了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以此来解决该区域的能源短缺问题。据此回答2~3题。
2.西气东输采用的运输方式为(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3.对该类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双向运输
B.连续性强
C.只能运送液体和气体
D.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解析 西气东输采用的是管道运输方式,该种运输方式具有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小、只能单向运输的特点。除了能运输气体、液体外,也能运送粉末状、颗粒状固体货物。
答案 2.C 3.B
阅读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 胶济客运专线今年9月下旬将再次调速,调速后济南至青岛间动车组将再次提速,将由现在的2.5个小时左右提速至约1小时50分钟。
材料二 动车组、磁悬浮列车,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力量雄厚的体现。
4.材料中新型运输工具的出现,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为(  )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
5.磁悬浮列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新宠”,但目前我国还不宜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是(  )
A.占地面积太大
B.安全系数太低
C.造价太高,运费贵
D.磁辐射污染严重
解析 第4题,动车组、磁悬浮列车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速度,体现了高速化的特点。第5题,磁悬浮列车由于具有安全性、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以及高速、适合大量运输等特点,被视为21世纪综合运输系统中最具发展前途的高科技运输手段之一。但磁悬浮列车造价太高。
答案 4.B 5.C
探究点一 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案例探究 材料 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
结合材料探究:
(1)说明与O—A、A—B、B—C三段相对应的最佳运输方式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2)“在图中展示的四种运输方式当中,公路运输的费用最高。”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阐明你判断的理由。
(3)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铁路建设成本高,以航空运输代替,是否可行?
提示 (1)O—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的特点,短距离运输运费最低。A—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的特点,中长距离运输运费最低。B—C:水运,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长距离运输运费最低。
(2)这种说法不对。由图可知,随着距离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公路、铁路、水运相比较,短距离运输时公路运输的费用最低;长距离运输时水路运输的运费最低;铁路运输特别适合中长距离的运输;管道因为其建设费用巨大和其运营方式的特殊性,所以其运费随距离的变化并不大。
(3)不可行。由于运输成本高,运量小,难以解决当地大量资源外运及当地居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问题。
反思归纳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运输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宜运输
的货物
铁路
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
公路
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益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
水路
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航空
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管道
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
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首先要看货物性质和运输需求,其次要明确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最适用的范围,最后综合运距、运费等要素,选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即时巩固 读“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回答(1)~(2)题。
(1)下列运输方式的代号中,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中合理的有(  )
A.小麦:从美国运到印度—a
B.鲜花:从荷兰运到日本—c
C.急救药品:从美国运到新加坡—e
D.服装:从中国运到俄罗斯—d
解析 根据示意图可判断,运载量最劣、速度最优的a为航空运输;灵活性最优的b为公路运输;灵活性最差的e为管道运输;运价最优的c为水运;d的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等都较好,可确定为铁路运输。
答案 (1)B (2)D
探究点二 通信和商业贸易
案例探究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探究:
(1)国际互联网属于哪种通信方式?国际互联网与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2)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贸易形式,请简单说一下它比传统商业有哪些优势?
(3)在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中,储存和调运有什么作用?
提示 (1)国际互联网属于电信通信。优点: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减少了物质消耗,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通信效率,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缺点:网上信息使用时需判断真伪,发展中国家可能受到不平等竞争和文化挤压。
(2)主要是它的便捷性,不论你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时上网“逛商店”,选商品买商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
(3)储存和调运是连贯商品购销的必要流通纽带,储存可解决购销过程中的时间矛盾,调运可调节购销过程的空间矛盾。
反思归纳
1.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区别
通信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类,它们的主要业务有较大的差别。其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
通信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
主要载体
交通工具
电磁系统
主要业务
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
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主要特点
点多、线长、面广
准确、迅速、方便、保密
网络组成
邮局和邮路
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
影响因素
自然
因素
自然灾害
地形障碍
社会
经济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
2.商业贸易
项目
内容
商业
概念
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环节
收购、调运、储存、出售
分类
商业(对内商务)、贸易(对外商务)
意义
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商业
商业与城市
关系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以商业为动力,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表现
城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商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发挥,以发达的商品流通为条件,商品流通网络是联结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大、中、小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在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贸易
内容和形式
商品贸易、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
影响和意义
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家之间联系增强
即时巩固 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业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解析 网购实际上是虚拟商业网点取代了实体商业网点,增加了流通量,但不会增加商品流通环节,也不会加大商业网点密度和促进实体商业区的规模扩大。商品流通量增大只是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答案 D
探究点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案例探究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才使扬州焕发了青春。
结合材料探究:
(1)扬州因何而兴?
(2)如此繁荣昌盛的古城,近代为何走向衰落?
(3)我国南方在河网稠密、水运便利的影响下,城市的分布、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4)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何会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提示 (1)扬州处在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船只,在此停靠转运,商贾云集,贸易频繁,城市繁荣。
(2)由于大运河的北段淤塞,东面海上运输的发展,西面京沪铁路的建成,南北客货流的流通不再经过此处,城市衰落。
(3)城市多沿河分布,城市形态沿河伸展。
(4)交通通过改变空间的通达性,而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产生影响,使城市发展的空间扩大。城市的功能结构改变,进一步使城市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反思归纳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即时巩固 读株洲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题,交通运输是从帆船、马车向公路、铁路运输发展的,因而城市是由沿河、沿大道逐步向沿公路、沿铁路布局。读图分析,株洲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河流。第(2)题,现在的街区分布一方面面积规模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第(3)题,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出了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答案 (1)河流
(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 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
探究点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案例探究 材料 某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图。
结合材料探究:
(1)A、B两个商业中心,哪一个是该市的传统商业中心?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2)A、B两个商业中心,形成较晚的是哪一个?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近年来,该市传统商业中心发展变慢,原因是什么?
提示 (1)A。地处城市中心,是城市的繁华地段,交通的通达性好,具有集聚人流和物流的功能,市场条件最优越。
(2)B。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捷。
(3)随着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驾车购物已经成为顾客商业行为的主要方式。传统商业中心地处城市中心,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上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严重影响驾车购物,因而发展缓慢。
反思归纳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2.图示法理解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3.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图解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
因素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地质
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
断层及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水文
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价低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
气候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3)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
区位
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
因素
①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为线路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直达国道、铁路距离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
社会
因素
一方面,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
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4.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站点类型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技术水平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相连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相连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即时巩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变化对商业的影响。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 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较近,而且交通便利。本题可以反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够影响服务业的分布。
答案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地域联系的作用有哪些。
2.说出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宜运输的物品。
3.说出通信的主要类型。
4.说出商业的概念和环节,我国的主要商业中心城市。
5.说出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6说出交通对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对点练一 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 km B.600~800 km
C.500~700 km D.400~600 km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解析 第1题,在600~800 km运距内,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甲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其他距离段变化较小。第2题,距离越长,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距离越长,选择这种运输方式的人越多,符合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适合远距离运输”等特点。
答案 1.B 2.C
对点练二 通信和商业贸易
读某国对外贸易情况示意图,回答3~4题。
3.与这种对外贸易情况相似的国家是(  )
A.中国 B.巴西
C.日本 D.印度
4.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这类国家一般还会输出(  )
①农产品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3题,该国大量进口燃料与工业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应为发达国家。第4题,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一般输出的是资金和技术。
答案 3.C 4.B
对点练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5.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解析 由图可知,该城区附近煤、铁资源丰富,且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旧城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应最早形成。旧城区发展缓慢可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以及资源枯竭有关。
答案 (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修建)。
(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对点练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6~7题。
6.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道路
C.城市内外联系十分方便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解析 第6题,图中丁地既远离市中心,又不靠近交通干线,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第7题,高速公路、铁路穿越市中心会造成市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加重。
答案 6.D 7.D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2017年春节前,香港某花卉批发店老板通过互联网联系采购了昆明斗南的一批优质鲜花运至香港销售,三天后销售完毕。据材料完成1~2题。
1.本次运输宜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2.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  )
A.通信、商业贸易
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C.通信、交通运输
D.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解析 第1题,鲜花对保鲜要求高,最适合采用航空运输。第2题,互联网采购应用通信这一地域联系方式,鲜花运输主要依靠交通运输,鲜花销售则属于商业贸易范畴。
答案 1.D 2.D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完成3~4题。
3.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4.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析 第3题,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洋运输的发展及京沪铁路的建成,使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第4题,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会引起德州城市向东发展。
答案 3.C 4.D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下图,回答5~7题。
5.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
A.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位于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6.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
7.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沃尔玛超市紧邻城市干道且又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城市干道的交会处。图中的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都是布局在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交通通达度好,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沃尔玛、好又多这两大超市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是想通过便利的交通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群体,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答案 5.D 6.B 7.A
8.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在没修铁路之前C地是最大村镇,镇中有集贸市场。铁路修通之后,在B地建立了火车站,集贸市场逐渐转移到了B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火车站为什么建在B地而不建在C地呢?
(3)在铁路线的选择上,AB之间为什么不取直线,而是从C地绕行呢?
答案 (1)C位于两条山谷的交汇处,地形开阔,易发育成较大的村落,铁路修建前,这里是主要的交通中心,火车站建在B地后,B地客货周转量增大,其交通枢纽地位比C强。
(2)B地附近有煤矿,货物运输量大。
(3)直线要穿过山岭,施工建设难度大,投资大。
能力达标练
“海外仓”是指跨境电商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的海外仓库。货物从本国出口储存到海外仓库,买家通过网上下订单购买所需商品,卖家只需在网上对海外仓库下达指令便可完成订单发货。2015年8月,中国电商与俄罗斯正式签约,启动建设在俄罗斯的首个大型“海外仓”。下图示意该“海外仓”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电商在俄罗斯建设“海外仓”的主要目的是(  )
A.缩短商品流通时间 B.拓展西欧等地市场
C.增加当地就业岗位 D.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2.图示“海外仓”具有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
B.距离中国较近,货源充足
C.当地政府支持,土地租金低
D.交通便利,市场覆盖面较广
解析 第1题,材料显示“海外仓”是电商在俄罗斯的仓库,主要目的是向俄罗斯供货,从而缩短了商品流通的时间;而不是供应西欧;需要的劳动力很少;主要是供货,而不提供售后服务。第2题 ,图示“海外仓”主要位于公路线的枢纽,临近飞机场,交通便利,市场覆盖面较广;而受环境影响小;距中国较远。
答案 1.A 2.D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层,望城图完成3~4题。
3.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叠加图层包括(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4.①②两居民区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平坦 B.河流交汇处
C.公路运输较便利 D.人口较稠密
解析 第3题,商业网点一般布局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方,丙图层示意交通分布,丁图层示意人口分布,与人口和交通相关的是商业布局。第4题,把河流、地形和公路三个图层叠加在居民区的图层上可以发现,图中居民区大都位于地势较平坦地区,①②两地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水运和供水优势;②并不沿公路分布,故公路运输并不便利;无法判断人口分布状况。
答案 3.C 4.B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 532千米,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回答5~7题。
5.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  )
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6.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流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7.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  )
A.防沙尘暴 B.防泥石流
C.防动物穿行 D.防大风
解析 第5题,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把高铁站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主要是考虑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第6题,河运与现代运输的公路、铁路等相比,速度慢是其劣势,故新的运输方式兴起是汉江航运萎缩的原因之一;另外,图中显示汉江上有多座水库、水电站,则大坝也会使河流航运受到一定阻碍。故C项正确。注意近代以来,汉江航运萎缩与河流落差无关,因为河流落差条件一直存在,不会在近代以来发生大的变化。第7题,兰新高铁沿线有多个风口,大风对铁路运行会有较大的影响,故采取如右图防风墙等措施来减轻大风危害。
答案 5.B 6.C 7.D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半岛胶莱人工海河构想: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横贯山东半岛的人工海河。胶莱人工海河连接莱州湾和胶州湾,使山东半岛以南沿海港口到渤海西部沿海港口和航程由2 000千米缩减到100多千米。
材料二 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甲和山东省区域图乙。
(1)为什么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一直是山东省运输最繁忙的铁路干线?
(2)若开通胶莱海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一例说明。
(3)胶莱海河开通后,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4)近年来,山东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东部地区的许多企业纷纷到鲁西设厂办园,鲁西的很多城市也纷纷为此推出优惠政策。请简析东部企业到西部设厂的原因。
解析 第(1)题,A为省会城市,B为青岛,A、B都是山东较大的城市,经济发达,沿线资源丰富,客货运输量大并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所以运输繁忙。第(2)题,胶莱海河连接胶州湾和莱州湾,可以促进两海湾的水体交换,提高海水的净化能力;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调节作用,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但人工海河的修建,可能会导致沿岸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水质恶化,并且莱州湾的污染海水可能进入胶州湾,加剧胶州湾的海水污染。第(3)题,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胶莱海河的开通,将大大缩短黄渤海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增进两岸的经济联系。第(4)题,鲁西地区在劳动力、原料、市场、政策等方面具有优势,产业转移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山东省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答案 (1)胶济线连接了A、B两市,沿线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胶济线与全国铁路网相接,是山东半岛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胶济线连接山东半岛与内陆,是山东省东西运输的最重要通道;胶济线沿线及山东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客流量大。
(2)①促进胶州湾和莱州湾的水体交换,提高海水的净化能力,遏制污染蔓延。
②如果防渗漏措施不当,将导致沿岸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破坏地下水资源。
③调节沿岸地区的气温和湿度,形成沿河生态走廊。
④莱州湾的污染海水可能进入胶州湾,加剧胶州湾的海水污染。(任选其一即可)
(3)缩短黄渤海之间的距离,加强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工海河两岸航运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西部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原料丰富;市场广阔;政策优惠;企业西移有利于东部地区承接日韩等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山东促进东西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任答3点即可)
第一节 城市的间空结构
课程标准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重难点) 3.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4.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及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是不同的。(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城市的空间结构
阅读教材P24~P28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务区
①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2)商业区
①组成:商业街和各种商场。
②位置: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大的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
③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
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②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③分化: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4)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的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5)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0地租与距离,据图分析:
(1)说出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
(2)说出图中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3)据图说出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
提示 (1)图中纵坐标表示经济地租,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距离的远近。
(2)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增加而递减的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轻工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的直线很陡,反映出商业、轻工业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变化最急剧,即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商业、轻工业的影响最大。原因主要有两点:①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企业愿意支付较高的租金,所以商业区的最佳区位是市中心。②轻工业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建筑,即使地价比较高,但可以期望高额收入回报,可在城市中心区布局。住宅区和工业区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的直线较为平缓,反映出住宅和工业活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比较和缓,即距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影响较小。所以住宅区和工业区可以离开市中心,在商业区的外围布局。
(3)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使用费用昂贵,形成商业区;外围地区土地使用费用较低,形成住宅区和工业区。
教材梳理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阅读教材P28~P30,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城市规模
地域分化
小城镇
功能区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异
中等城市
市区外围形成居住区,原来的市区变成为工商业混合的市中心
大城市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向外依次是居住区、郊区工业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①表达方法常用人口规模表示
②划分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二者并非成正比。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4南京城市用地结构(1990年),据图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图示的判读方法。
提示 不同的城市,城市功能分区有差异,但最基本的功能区包括: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为更准确地判断出功能区的名称,要掌握以下方法:
(1)按位置,排顺序:对一般城市而言,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抓特点,去排除:针对一些明显的功能区的特点,先确定下来,再运用排除法排除。如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根据占地面积最广,可判断为住宅区。
(3)找因素,说理由:结合不同功能区布局的特点,总结相应因素,去说明理由。如影响仓储区的因素主要有:占地面积大、交通需求大。工业区布局要考虑:距城市远近、河流上下游、盛行风向等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要考虑:环境、交通(一般靠近飞机场)、科技(靠近大学或科研机构)。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绿化用地。(  )
(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  )
(4)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5)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线明确。(  )
(6)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
提示 (1)× 功能区之间的界线不明确,如住宅区内常有商店、工厂等,只是用地面积较小。
(2)×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
(3)× 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4)× 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5)× 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没有明确的界线。
(6)√ 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等级越高的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d、c B.a、b、c、d
C.b、d、a、c D.d、a、b、c
3.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解析 第2题,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度。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形成地租最高峰;b位于城市环路与公路干线相交处,通达度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c位于城市外环路附近,通达度也较高;d位于城市边缘,远离市中心,地租最低。第3题,结合地租高低及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可分析判断。
答案 2.B 3.C
一般按照城市人口的规模,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据此回答4~5题。
4.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及县级市三类,下列表示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5.如果a、b、c为不同等级的城市,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出城市等级体系的是(  )
解析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服务范围不同。低等级城市及其服务范围被高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高一等级城市及服务范围又被更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层层嵌套。
答案 4.B 5.D
探究点一 城市的空间结构
案例探究 材料 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而城市地域结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提示 (1)②是住宅区。其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与外围的工业区之间。如此布局的原因是接近工作场所、方便购物且环境适宜居住。
(2)①是商业区。其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此处交通便捷,有利于居民消费,人流量大,市场广阔。
(3)④是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大多数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日渐突出。为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企业纷纷向市区外围迁移;企业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对交通需求量大,因此工业区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
反思归纳
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2.城市功能分区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是三种主要的城市功能分区,三者的区位及形态、特征各有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城市功
能分区
形态
特征
区位
区位选
择原因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①流动人口多,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干线两侧
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生产运输成本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
住宅

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①环境优良;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
住宅

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①便于工人上下班;
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特别提醒 (1)城市功能区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3)某一功能区只是以某一功能为主,并非只有一种功能,例如住宅区内同样可以有商业活动。
3.城市功能区布局
(1)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①与城市整体

①       ②       ③
②与住宅区:要有便利的交通;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③与风
④与河流:布局在城市河流下游。
⑤典型企业的布局原则
企业
具体要求或污染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
发电厂、
水泥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流经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
仪表厂、
机床厂
噪声污染
可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布局在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
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或交通中心
仓库
用地多,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奶牛场、
蛋鸡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2)商业区区位需求、位置选择及形态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思路
商业区的布局一般有市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区边缘环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商业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商业区的区位需求,而区位需求又决定着商业区的位置与形态。其内在成因关系,如下图所示:
(3)住宅区的布局要求: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一般考虑“上风(上风向)、上水(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等。
4.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历史、社会、行政。具体如下表所示:
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
经济原因
地理位置(距市中心远近)
图示
功能区
商业区(A)
住宅区(B)
工业区(C)
成因
距市中心越近,市场越大,地租越高,商业的付租能力越强
距市中心稍远,地租较低,住宅用地可达到付租要求,且方便居民上下班和购物
距市中心远,地租低,工业用地面积大,远离市中心可大大降低成本
经济原因
交通
通达

图示
原因
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会合处,通达度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城市外缘干线与环线会合处,通达度次之,形成地租次高峰
历史原因
原有土地利用状况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城市功能分区并非一成不变
社会原因
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行政原因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有可能促进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
即时巩固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_______;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解析 第(1)题,B地有仓储区,不适宜建设居住区;C位于河流以北,是生态保护用地;D与居住区相邻,交通便利,且位于河流的上游,适合发展新的居住区。A区位于河流的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东北风是主导风向),适合规划化学工业园区。第(2)题,铁路因为噪音大,并且对城市内部的联系有分割作用,所以一般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本市有铁路穿城而过,这是极不合理的。第(3)题,设问中隐含着回答的方向,就是“保护老城”“处理新老城关系”。
答案 (1)D A 处于城市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
(2)铁路穿城而过 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
(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等。
探究点二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案例探究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几级?
(2)同一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一样吗?为什么?
(3)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
提示 (1)有三个城市等级,省会→省辖市→县。
(2)不一样。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资源、交通、人口。一般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大;资源短缺、交通闭塞、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小。
(3)不是。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实际接收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城市本身和其附近的小城镇与农村地区,城市和小城镇、农村都是发展变化的,并且它有时接收来自其他城市人口的服务需求。城市的服务范围的界线还不是完全确定的。
反思归纳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关系
城市
规模
城市地域结构
关系
小城镇
各项功能区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异
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等
城市
原市区外围形成居住区,原来的市区变成了工商业混合的市中心
大城市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向外依次形成居住区、工业区
2.中心地理论
(1)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都呈正六边形,高等级中心地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
(2)高等级中心地的数目少,低等级中心地的数目多。
(3)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
4.影响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
因素
产生的影响
表现
资源
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劳动力条件和城市用地等
交通
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
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即时巩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级城市的数目:直辖市__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________个,地级市________个。由此可以看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镇间的平均距离,总结这种距离的大小与城镇级别高低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中所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图中黑圆点表示地级市城市,白圆点表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彼此距离越远。
答案 (1)上海 杭州
(2)1 3 8 城镇级别越高,数目越少;城镇级别越低,数目越多
(3)城镇级别越高,彼此距离越远;城镇级别越低,彼此距离越近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
2.说出各功能区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3.说出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因素及其影响。
4.说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的关系。
5.说出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
对点练一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读图完成1~2题。
1.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
A.绿化用地 B.工业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
2.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区。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解析 第1题,从图文信息看,该城市是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小镇,但商业用地的规模太小,从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的角度看,规划时应优先扩大商业用地。第2题,从图中信息知,该城市住宅区偏集于西部,工业区偏集于东部,商业用地紧依工业区且规模小。丁区域安排新建住宅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且方便工人就近住宿,也为商业用地的扩大留有余地。甲处距飞机场近,噪音重。乙地地势起伏大,且本区住宅区已相对集中。丙区距工业区较近,不利于商业用地的扩大。
答案 1.D 2.D
对点练二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下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在甲、乙两类商店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类商店规模小,数目少
B.甲类商店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近
C.乙类商店的等级低,数目多
D.乙类商店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
解析 第3题,甲类商店数目较少,等级较高,服务范围较大。A地附近商店数目少,服务范围大,适合布局。第4题,乙类商店等级低,数目多,服务范围小,服务人口少。
答案 3.A 4.C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据此回答1~3题。
1.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哪一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
A.行政因素 B.历史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2.按照规划,北京在外环线道路沿线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区,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B.扩展城市用地面积
C.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
D.分散大城市的经济职能
3.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地区,其主要作用是(  )
①净化城市空气 ②减轻酸雨危害 ③防治水土流失 ④留有发展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中心城区规划是依靠政府来进行的,体现了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第2题,北京市区人口过密,通过在外环线附近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区,可有效地疏散市区人口,缓解城市化问题。第3题,相对来说,绿化带对减轻酸雨危害效果不明显,而北京市区多硬化路面,水土流失很少。
答案 1.A 2.C 3.D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吸烟滞尘 D.美化环境
解析 考虑常年风向,工业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严重污染区应在轻度污染区的下风向;绿化带应布置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 4.A 5.C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
6.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
7.③区域可能为(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解析 第6题,①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为商业区,故常住人口少。第7题,③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大,为住宅区。
答案 6.B 7.B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城市中商业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城市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向________方向延伸。
(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影响图中城市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而铁路的出现要晚于水运。第(2)题,在C城市的放大图中,最主要的商业区位于多条道路交会的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多。第(3)题,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趋向于沿交通轴发展。第(4)题,相对其他三处,图中③处位于城市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污染小;有公路、铁路经过,靠近河流,交通最为便利,最适合布局工业区。
答案 (1)B 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 B 铁路的建设晚于水运
(2)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东、南
(4)③ 位于与城市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下游,对城区污染小;有公路、铁路经过,靠近河流,交通便利
能力达标练
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要在该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市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解析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地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从图中看,A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带,适合建中心商务区。图中B地由于离市中心较远,因此地价低于A地;C地位于城市边缘,且临湖,环境好,因此适合建高级住宅区;D地离城较远,而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因此D地不适合建商业区。
答案 1.A 2.C
读下图,完成3~5题。
3.下列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列正确的是(  )
A.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
B.城市职能——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结构
C.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职能
D.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
4.该城市的主导产业应是(  )
A.高新技术 B.现代金融
C.现代物流 D.制造业
5.图中所示的城市职能类型主要是(  )
A.矿业城市 B.铁路枢纽
C.行政中心 D.港口城市
解析 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职能,而城市的职能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该城市以港区为中心,故其主导产业应是现代物流。该城市显然是在港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其主要职能是港口城市。
答案 3.A 4.C 5.D
读甲城地理位置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回答6~7题。
6.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7.有关甲城市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江苏省所在区域的管理中心
B.甲为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
C.甲为南京及其附近区域的服务中心
D.甲为华东地区的交通中心之一
解析 在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用地面积最大,所以应为居住用地。城市是所在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的增长中心。从左图经纬度及(京杭)运河信息可判断甲为南京,是江苏的省会,为江苏的管理中心,但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为上海。
答案 6.C 7.B
8.读图,根据所学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这一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____________的影响。
(2)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均是_________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甲图中的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因而地租最高。乙图中的交通线两侧由于交通通达度高,因而租金较高,而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较低。由于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因而甲、乙两图的城市中心均为商业区;在乙图的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远离公路,交通通达度较低,租金较低。
答案 (1)距离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2)商业 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虽然位于市中心附近,但远离主要道路,交通通达度较低,因而地租较低,会出现住宅区
第二节 城市化
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实质,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城市化的有关现象。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重点) 3.解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重难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城市化的概念
 阅读教材P32,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具体表现
教材梳理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阅读教材P33~P37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化的本质
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与工业
化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
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平低
城市人
口变化
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
②共同特征
图表解读 1.读教材表2-2-1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据表分析: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差异。
(3)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
提示 该表通过具体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点。对表中数字进行比较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
(1)世界城市化进程在20世纪后半期明显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7.34亿增加到2000年的28.54亿,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46.6%。
(2)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快。
(3)从人数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00年,两者之比接近2∶1。
2.读教材图2-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据图分析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提示 左图展示了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的情况,随着资本向郊区转移,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倒流。右图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情况,大量农民进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①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②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③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④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⑤大城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贫民区环境质量差。
教材梳理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37~P38,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化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
(3)城市住
宅问题
(4)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2.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
(3)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  )
(4)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
(5)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
(6)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倒退。(  )
(7)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  )
(8)有人戏称北京为“首堵”,其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  )
(9)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提示 (1)× 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若比重增大,则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但如果农村人口数量增加的更多时,城市化水平仍会降低。
(2)√ 因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但无论是产业上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还是空间上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根本的。
(3)√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4)×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进入成熟阶段,速度减慢,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速度较快。
(5)√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6)×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中心区衰落,城郊地区发展的现象。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7)× 若是城市化过程中,做好城市环境的合理保护,则城市将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8)× 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
(9)√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效仿美、加、澳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源。
联合国的《2017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显示,到2018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将达33亿,首次超过人口数量的一半。据此回答2~3题。
2.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城市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 ③城市都是由集市逐步演变而成的 ④最初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生产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不属于世界城市化最快时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
A.许多国家的城市发展不合理
B.小城镇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发展速度
C.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不断增多
D.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大于乡村人口数量增长
解析 城市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由此出现了社会分工,形成集市演变而来,世界城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飞速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具体表现为城市化速度快,大城市数目增多,特大城市不断涌现,甚至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答案 2.A 3.B
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I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5.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解析 第4题,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地,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会造成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第5题,阶段Ⅱ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开始减少,出现了逆城市化;由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区污染不断加剧;由图可看出,城市沿河流延伸。
答案 4.C 5.D
探究点一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案例探究 材料
图1
图2
结合材料探究:
(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什么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图1中E—F反映的是什么现象?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2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提示 (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
反思归纳 
1.城市化的概念、动力和表现
(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所示:
(3)城市化的表现
由图归纳城市化的表现如下:
城市化表现
具体表现
人口的集中过程(丁乡村→甲城市)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
地域的转换过程(乙乡村→乙城市新区;丙乡村→丙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2.世界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发
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向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中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加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差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所处阶段
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初期、中期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发展水平
高(70%以上)
低(30%~40%)
城市人
口比重


发展趋势
逆城市化
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
相适应
不相适应
发展结果
①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②出现城市群;③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②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4.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即时巩固 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1)~(2)题。
(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快
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
解析 第(1)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2010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年和1990~1995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2010~2012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更慢。2020~2030年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速度较慢。因此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因此A项正确。
答案 (1)D (2)A
探究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案例探究 材料一 城市化影响自然环境,图甲为“某城市从市中心到郊区的气温变化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图甲
图乙
 材料二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抱怨:碧水蓝天少见了,垃圾占据了小区空间,白天夜间噪声不断,睡个安稳觉都难了。大量外来人员在城市中成为无业游民,影响了社会治安。
结合材料探究:
(1)图甲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结合图甲分析,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
(2)结合图乙,分析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下图漫画《不堪重负》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提示 (1)热岛效应。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大量排放废热,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由于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气流上升,加之城市空气中尘埃较多,水汽易于凝结,所以云量较多。
(2)地表硬化导致蒸发减少,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面径流增加,从而使汛期洪峰量加大,会加剧城市洪水,使地下水补给减少。
(3)城市交通拥挤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
(4)①加强城市的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区;②加强城市管理,防治城市污染;③建设垃圾场,集中处理,如填埋、焚烧、堆肥,最好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④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净化处理;⑤加强城市建设绿化,扩大绿地面积;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⑦大城市建设卫星城和城市新区等。
反思归纳
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自然
环境
对自然地理
环境的影响
评价
地形
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
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水文
破坏河网系统,减少下渗
引发城市内涝、水质恶化
生态
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
影响
解决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
圾污染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拓展延伸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和人口的急剧增大,会出现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如下图所示:
即时巩固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第(2)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
答案 (1)D (2)B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城市化的含义。
2.说出城市化的动力。
3.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 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四个特点是什么?
5.说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6.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7.如何解决城市化问题?      
                   
对点练一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且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
答案 1.B 2.D
对点练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当地市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如下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
A.中心区域早高峰 B.中心区域晚高峰
C.外围区域早高峰 D.外围区域晚高峰
4.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宽城市道路
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 D.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
解析 第3题,速度慢的两只表针应表示中心区,快的两只表示外围区,越慢说明交通拥堵越严重,所以中心区域晚高峰最拥堵。第4题,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不能靠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拓宽道路,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会占用大量土地,建设成本很高,最合理的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答案 3.B 4.A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读“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1950~1960年,城市化进程变慢
B.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较高
C.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降低
D.1980~2010年,城市化进程较快
2.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  )
①总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增加 ③农村人口减少 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1950~1960年,城市化进程是较快的;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不足20%,城市化水平较低;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缓慢提升;1980~2010年,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第2题,根据城市化的内涵,可判定②、④正确。
答案 1.D 2.C
读我国1978年、2009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年间,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B.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C.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无关
D.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大,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4.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因素是(  )
A.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变大
B.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C.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D.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解析 第3题,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加了约4.45倍,增幅最大,A错,B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有很大关系,C错;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D错。第4题,30年来,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 3.B 4.D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以及人口“钟摆式”的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一百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据此回答5~6题。
5.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经济发展不稳定,失业人口增多
C.城市犯罪率高,居住不安全
D.乡村有大量闲置土地,需要人经营管理
6.逆城市化的表现有几个方面,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逆城市化表现的是(  )
A.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C.中小城镇发展速度增快
D.卫星城不断出现,城市群逐渐形成
解析 由题干分析逆城市化现象是由于大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大量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答案 5.A 6.D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8.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 B.城市居民住房紧张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解析 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北京城区面积在不断地扩大。第8题,北京是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车辆日益增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答案 7.B 8.D
9.读某区域三个发展阶段略图,回答问题。
(1)阶段Ⅰ,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Ⅲ,在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间开挖了人工运河,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阶段Ⅱ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地区为发达国家的某地区,阶段Ⅲ可能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该地区在阶段Ⅲ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 读图可知,阶段Ⅰ城市主要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开挖运河是为了连接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因为这两地都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利用运河运输原料或燃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阶段Ⅱ该地区人口迁移是从乡村到城市,到阶段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所以人口迁移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问题,二是该地区大规模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答案 (1)位于河流交汇处 随着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钢铁工业的发展,运输量增大,为降低运输成本开挖了人工运河。
(2)由农村到城市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增多
(3)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能力达标练
读我国城镇年增长百分点和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回答1~2题。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素质还不高 B.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
C.城市建设经验还不足 D.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2.改变我国城市的工业布局和城市的人口分布,从根本上要(  )
A.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B.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C.合理建设小城市 D.建设新型乡镇
解析 第1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目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所以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应该继续采取有计划地逐步发展的战略,使之与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绝对不可操之过急。第2题,小城市在我国分布很广,它们是大中城市与乡镇联系的纽带。合理建设小城市,把工业向县城扩散,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分布的重要措施。
答案 1.D 2.C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完成3~4题。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3.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4.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解析 由图和题干可知,东京这个特大城市目前仍在进一步发展,处于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该图体现的是中心城区、近郊、乡村和卫星城的统一规划,有利于城市化的优化发展。大城市较优的道路网是环行—放射状交通网;中心城区也需要绿化带;卫星城建设可促进乡村转变为城市,但不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答案 3.C 4.C
读“济南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5~7题。
降水量
(mm)
径流总
量(mm)
地表径流
量(mm)
地下径流
量(mm)
蒸发量
(mm)
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区平
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5.济南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小
C.蒸发量减小 D.降水量减小
6.济南市中心区地表径流量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小 D.城市热岛效应
7.为减少城市中心区雨季地表径流(  )
A.将城市中心区的水调到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小绿地的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解析 第5题,阅读表格可发现,中心区径流总量、降水量在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故地下水位下降,蒸发量减小。第6题,比较表中数据可发现,济南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降水量差别不大,但地表径流量比郊区平原区大很多,可推断地面硬化导致降水下渗量减小。第7题,减少地表径流量的关键是提高降水下渗量,故使用渗水砖较好。
答案 5.C 6.C 7.D
8.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1800年
1850年
1890年
1920年
英国
21
39
62
65
美国
4
12
35
51
材料二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9.68%。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根据材料一,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两国城市化各自的突出特征体现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解析 第(1)题,对比英、美两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回答。第(2)题,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地区城市化起步、速度及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回答。城市化产生的环境问题可从环境、社会等方面回答。
答案 (1)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
(2)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绿地面积小;社会不太安定等。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2.结合实例来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阅读教材P41~P42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文化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
2.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3.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材梳理2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阅读教材P42~P43,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影响
(1)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①表现
②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3-5、 图2-3-6、图2-3-7,据图分析阿拉伯国家、美国和欧洲城市建筑的特点及原因。
提示 (1)阿拉伯国家的城镇:图中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其“阿拉伯式样”的图案,色彩尤为醒目。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故其城镇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2)美国的摩天大楼:阅读该图需观察美国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并明确其形成原因。美国大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多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慢地向郊区递减。造成上述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3)欧洲宗教建筑: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在市中心多一些教堂等宗教建筑。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
(2)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  )
(3)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4)在同一个国家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基本相似。(  )
(5)我国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
(6)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  )
提示 (1)× 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
(2)×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的大小没有关系。
(3)√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4)× 同一个国家的城市也会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产生文化分异现象。
(5)× 我国北方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追求荣华富贵;南方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显示了追求宁静、闲适的心理需要。
(6)√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2~3题。
2.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寒冷 B.干旱
C.地势高 D.雾多
解析 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如丁图所示。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
答案 2.D 3.B
读下图,回答4~5题。
4.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
5.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解析 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 4.B 5.D
探究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案例探究 材料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为多,少数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在语言、服装、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70年代以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少数老人会说满话。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类似口袋,俗称“口袋房”。房址多选在靠山近河的平缓之地,坐北朝南、背风面阳、冬暖夏凉。古代,满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
“旗袍”。入关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马褂,女人也爱穿袍服,但有长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成为我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装。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现此礼节已被握手礼代替。
 结合材料探究:
(1)满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2)满族礼节的变化反映了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提示 (1)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为偏北风,故房屋朝向南,背风向阳,冬暖夏凉。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族群间交流增多,外来文化的传入,更方便、更礼貌的礼仪在人群中传播。
反思归纳
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
农耕区
人口众多,
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化养殖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
牧区
人口分散,
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3.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北方
南方
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农作物
小麦、玉米、
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
甘蔗等
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
注意防寒
以砖瓦为原料,
注意通风散热
主食
面食
大米
运动项目
冬季溜冰
游泳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即时巩固 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幅景观图中,A图位于我国的________方,B图则位于________方。
(2)A、B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
C.生产活动 D.地表形态
(3)简析A景观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
解析 从题干中可获取以下信息:①A图为竹楼景观,应位于我国南方湿热区域,竹楼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侵袭等。②B图为我国北方的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区,该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利于适应当地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
答案 (1)南 北
(2)B
(3)其建筑特点适应了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高脚”形式适应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且凉爽、通风;建筑材料多以竹木为主,便于就地取材。
探究点二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案例探究 材料 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是与西方城市有明显区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亘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
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清朝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场院十分宽阔,但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
结合材料探究:
(1)古希腊广场建筑风格反映了西方文化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而古代中国的广场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
(2)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不允许有围墙。这体现出中西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
(3)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为拉萨火车站,其整体建筑风格突出了藏族特色,你能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吗?
提示 (1)外向 开放 内向 封闭
(2)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
(3)拉萨市在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藏族文化的烙印。拉萨火车站是拉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设必须要体现藏族的地域文化,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到拉萨市的整体风格之中。
反思归纳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国城市
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同
欧洲城市
市中心有广场、大教堂等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
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建筑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
建筑
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统治权力不同
即时巩固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读材料回答(1)~(2)题。
(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在城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答案 (1)B (2)D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有哪些。 
  对点练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解析 第1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货较多,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第2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答案 1.D 2.B
对点练二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完成3~4题。
3.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
4.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解析 第3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第4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复杂,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
答案 3.C 4.D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1.荷兰因为地势低洼,留传下了一种独特的习俗:穿“木鞋”。荷兰人穿“木鞋”是为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
解析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 A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
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
3.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吊脚楼 ②—蒙古包 ③—窑洞 ④—四合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2题,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第3题,②对应的民居是蒙古包,③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四合院是北京地区民居的特色,而①在河北,没有吊脚楼分布。
答案 2.B 3.C
下图为“某城市中最常见的女性装扮”。据此完成4~5题。
4.该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宗教建筑景观是(  )
A.清真寺 B.教堂
C.寺庙 D.泰姬陵
5.该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
A.红墙黄瓦飞檐斗拱 B.白墙尖塔穹顶水池
C.绿篱草地花园洋房 D.高基斜顶围墙庭院
解析 图中展示的是阿拉伯女性的基本装束。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代表的宗教建筑是清真寺(佛教建筑是塔、寺庙,基督教是教堂,印度教的代表建筑是泰姬陵)。
答案 4.A 5.B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6~7题。
6.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7.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 第6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7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答案 6.D 7.B
8.读“山西省一些老四合院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填写下列知识。
我国山西省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向单面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
C.山西人以自私自利出名
D.山西人对水有特殊的“风俗习惯”
(2)请说出这种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________式样,这样可以与当地________的自然条件相适应。
(4)美国的城市,除摩天大楼外,私人住宅多是有草坪的单门独户的单层或两层套房;欧洲城市,住宅多是左右相连的多层楼房。欧美民居与四合院相比,从外部看上去,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它反映了欧美怎样的社会文化特点?
解析 根据山西气候条件及图示,“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山西水资源较少,当地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屋脊由外面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为保证排水,屋脊多为尖顶。受内向、封闭文化及皇权的影响,中国民居多“四合院”式建筑,多建有围墙。而西方国家受外向、自由、开放文化的影响,房屋建筑绝少围墙,多为独立性很强的独幢建筑。
答案 (1)B
(2)山西省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屋脊由外面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使降水得到较充分的利用。
(3)尖顶(或由屋顶的中间向内外两边倾斜) 降水较多
(4)没有围墙。外向、开放、独立性强、自由度高。
能力达标练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1~2题。
1.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
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
2.下列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盛产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解析 第1题,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首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其次还受当地文化的影响。第2题,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生产春小麦,而生产冬小麦。
答案 1.A 2.B
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4.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解析 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答案 3.A 4.C
着力挖掘,营造城市特色,追求特色之美,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特色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均高于一般城市。塑造城市特色是对城市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7.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5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是(  )
A.苏黎世、香港 B.布鲁塞尔、火奴鲁鲁
C.威尼斯、戛纳 D.威尼斯、日内瓦
解析 第5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第6题,西安的风格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风格神秘。第7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士的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桂林、北戴河等。
答案 5.C 6.A 7.C
8.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
(3)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解析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栊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大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案 (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兼容性;商业文化。
(3)多代同堂(或多子多福),以显家族之兴旺(人丁兴旺)。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程标准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归纳,并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 2.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出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全球气候变暖
 阅读教材P80~P82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表现
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0.3~0.6_℃。
2.主要原因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影响
(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间接后果
①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
②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
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4-1-2玻璃温室效应示意,据图分析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提示 这是一幅说明温室效应原理的示意图。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透过玻璃加热地面,地面放射出长波辐射。玻璃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阻拦能力较强,使地面热量不易散失,大多保留在温室内,使温室温度升高。大气的保温作用与玻璃温室的原理相同。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而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归还给地面一部分,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因为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
2.读教材图4-1-3全球气温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图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有何关联性?为什么?
提示 (1)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发展,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增加,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增加;二是森林破坏,导致对CO2的消耗减少。
(2)呈波动上升趋势。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因为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教材梳理2 臭氧层的破坏
 阅读教材P82~P83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臭氧层的主要作用: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
3.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4-1-7臭氧层对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据图分析:
(1)臭氧层有什么作用?
(2)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会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 (1)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防止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
(2)臭氧层空洞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紫外线辐射增强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教材梳理3 大气污染与酸雨
 阅读教材P83~P85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大气污染

2.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即为酸雨。
(3)危害
(4)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
(2)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  )
(3)全球气候变暖,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
(4)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  )
(5)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  )
(6)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
(7)大气污染可能演化成酸雨。(  )
(8)随意丢弃废旧电池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有机物污染。(  )
(9)我国的酸雨主要属于硝酸型酸雨。(  )
提示 (1)√ 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使CO2浓度升高,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 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3)√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4)×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氟氯烃化合物所致。
(5)× 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
(6)√ 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7)√ 酸雨是人们燃烧矿物燃料排放SO2和NOX形成的,属于大气污染。
(8)× 旧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易导致土壤污染。
(9)×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图1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2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图1
图2
2.图1中的景观反映了图2中的环境问题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3.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
A.①② B.①④
C.④⑤ D.②⑤
解析 第2题,图1景观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图2中①表示全球气候变暖,②表示酸雨,③表示南北两极冰川融化,④表示土地荒漠化,⑤表示臭氧层破坏。第3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以有效减缓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
答案 2.B 3.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回答4~5题。
4.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解析 第4题,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人们去郊区居住,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往返市区、郊区车辆增多,加重道路交通压力;降低道路通行能力;与城市连片发展关系不大。第5题,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排放尾气增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城市大气质量下降;形成臭氧空洞与汽车尾气无关;尾气不会产生大范围的水体污染;大规模的酸雨危害既要有酸性气体,也要有充足降水条件。
答案 4.D 5.D
探究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
案例探究 材料一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二中,造成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冰川快速融化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3)为此,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发生?
提示 (1)全球气候变暖。
(2)一方面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
(3)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反思归纳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
即时巩固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 第(1)题,图中的CO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C、D选项。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排除A项,确定B项正确。第(2)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CO2浓度。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1)B (2)A
探究点二 臭氧层的破坏
案例探究 近年来,科学家根据卫星资料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臭氧洞”。
结合材料探究:
(1)南极臭氧空洞是怎么回事?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2)臭氧层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危害?
(3)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
提示 (1)“南极臭氧空洞”指的是在南极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最低值。它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0月)最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氟氯烃化合物是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
(2)其危害主要是大量紫外线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3)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开展全球协作,共同保护臭氧层。在生活中,使用无氟冰箱,空调采用环保制冷剂,不用发胶、摩丝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并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等。
反思归纳
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
2.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的措施
(1)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2)参与国际合作。
即时巩固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2)题。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解析 第(1)题,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第(2)题,臭氧层的空洞主要出现在南北两极附近和青藏高原上空,南极上空最为严重。
答案 (1)B (2)C
探究点三 大气污染与酸雨
案例探究
 
结合材料探究:
(1)从图中可看出,酸雨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上述地区为什么酸雨严重?
(3)20世纪50年代初,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渔业减产,经查明渔业减产的元凶正是酸雨,并要求西欧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赔偿,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将大气污染和酸雨列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提示 (1)欧洲西部、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硫氧化物等与大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亚硫酸、硫酸并随雨雪降落到地表便形成酸雨。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要有大量酸性气体,二要有充足的降水。上述三个地区可从这两个条件入手分析。
(3)欧洲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远距离移动到欧洲北部,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4)大气污染和酸雨可以借助风行云移,远距离输送,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并常常引起国家之间的纠纷,因此被列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反思归纳
1.酸雨的成因和危害
2.酸雨的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根本途径;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如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等是有效途径。
3.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
(1)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2)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4)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即时巩固 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A.贵阳、河南 B.山东、河南
C.上海、重庆 D.上海、山东
(2)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水pH值小于4.5的地区为酸雨区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硝酸型酸雨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
(3)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硫氧化物所致。我国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消耗的化石燃料多,排放的酸性气体多,当地多谷地,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且降水多,酸雨影响比较严重。
答案 (1)C (2)C (3)A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全球变暖的原因。
2.说出全球变暖的危害。
3.说出全球变暖的解决措施。
4.说出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5.说出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6.说出臭氧层破坏的解决措施。
7.说出酸雨的原因。
8.说出酸雨的危害。
9.说出酸雨的解决措施。 
                   
对点练一 全球气候变暖
读图,完成1~3题。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国家柱状图
1.据图分析,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2.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会使全球气温显著增高。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两极冰雪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气压梯度力减小,大气环流减弱
3.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最多的是美国,且北美洲人口较少,故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是北美洲。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第3题,我国处于发展阶段,不应限制工业的发展,应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还可以植树造林,加大碳的固定。
答案 1.B 2.C 3.D
对点练二 臭氧层的破坏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5.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
解析 第4题,臭氧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表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第5题,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等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
答案 4.B 5.C
对点练三 大气污染与酸雨
2016年12月12日,湖北省多地空气质量急剧变差,遭遇雾霾锁城(如下表所示)。从8日开始,襄阳、随州、荆门、荆州、武汉、孝感等地区陆续出现中、重度污染天气。11日,湖北省环保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完成6~7题。
2016年12月12日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7时和14时排名
排名
城市
AQI
空气质量等级
1
武汉
369
严重污染
2
孝感
332
严重污染
3
荆州
313
严重污染
4
荆门
308
严重污染
5
鄂州
304
严重污染
6
随州
300
重度污染
7
襄阳
279
重度污染
8
长沙
263
重度污染
9
南昌
262
重度污染
10
石家庄
261
重度污染
排名
城市
AQI
空气质量等级
1
鞍山
327
严重污染
2
荆州
318
严重污染
3
武汉
311
严重污染
4
鄂州
295
重度污染
5
黄冈
264
重度污染
6
孝感
259
重度污染
7
哈尔滨
253
重度污染
8
长治
252
重度污染
9
忻州
242
重度污染
10
辽阳
232
重度污染
AIQ:空气质量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越大。
6.湖北此时所示天气状况可能是(  )
7.造成湖北省众多城市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是(  )
①焚烧秸秆,区域传输 ②毁林开荒,植被锐减 ③机动车数量增长、尾气污染严重 ④冬季取暖,燃煤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6题,图示A图反映逆温天气,而逆温天气不利于近地面空气对流扩散,易出现雾霾现象,故此时天气状况是A图所示。B图为大风天气,利于空气流动而不易出现雾霾现象;C图为强降水天气,利于空气中灰尘降落而不易出现雾霾;D图为高压系统,湖北冬季一般不会出现此类强高压系统。第7题,雾霾主因是人为排放尘埃过多。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一般不会因毁林开荒而出现雾霾天气,故②错误;湖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冬季取暖燃煤量不大,故④错误;则①③正确。
答案 6.A 7.C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解析 从题图中“粮食增产”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可知,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0~40%或40%以上,南半球则会出现减产。从题图中看出,西亚粮食增产大于40%,说明这里的雨水增加得最多。
答案 1.B 2.B
“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发出“保护臭氧层,从小事做起”的倡议。下图为南极上空臭氧总量变化的示意图,回答3~5题。
3.世界上离南极空洞最近的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洲大陆 D.欧亚大陆
4.下列有关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硫、氮氧化物,造成臭氧层空洞出现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易被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将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办法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5.当南极臭氧含量最低值出现时(  )
A.黄河可能出现凌汛
B.华北平原的冬小麦返青
C.冰岛昼长逐步变长
D.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开始由逆时针转为顺时针
解析 第3题,从南半球各大洲的最南端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南美洲大陆与南极只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第4题,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主要由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形成空洞。温室效应将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第5题,南极臭氧含量最低值出现时间为9~11月。
答案 3.C 4.D 5.A
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在中国已开始成为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在中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所谓“排污权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权。这种做法可以使(  )
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②环境质量好转 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贵阳曾是全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最主要的是
(  )
A.地势低洼,气流不畅
B.全年雨日较多
C.红壤广布,酸性较强
D.以重工业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解析 实施“排污权交易机制”一方面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了控制,使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另一方面让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权,可以使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得到一笔额外的收入,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酸雨的出现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即降雨天气和空气中较多的酸性气体。贵阳多酸雨与其全年多雨的天气密切相关,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多雨,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也出现多雨天气,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故主要自然原因是雨天多。
答案 6.D 7.B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两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的酸雨污染向东北方向扩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中的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自然因素分析,加速该地区这种环境恶化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我国南方C地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为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中A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B地位于西欧,两地经济发达,耗费的矿物燃料较多,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西欧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酸雨向东北方向扩展。D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因素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我国酸雨污染南方比北方严重主要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考虑。
答案 (1)北美和西欧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遇水汽凝结形成酸雨
(2)受西南风的吹送
(3)土地沙漠化更加严重 过度放牧、滥垦草原 炎热干燥的东北信风使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4)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湿度大,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且土壤呈酸性,无法中和酸雨
能力达标练
国际极地年秘书处执行秘书奥利夫·奥尔海姆博士表示,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盖融化速度加快。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正在规划新航线。奥尔海姆说:“这种情况使我们深感忧虑”。读图回答1~2题。
1.西北航线兴起,下列航运要道受冲击最明显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2.奥尔海姆忧虑的原因是(  )
A.航线开通,危及北极生态
B.一些国家海运地位下降
C.冲突增加,引发区域动荡
D.新航线的成本太高
解析 第1题,西北航线兴起,沟通了北美洲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大大缩短了北美洲北部与北欧和西欧的海上航程,受冲击最明显的是现在沟通北美洲东西两岸的唯一海上通道巴拿马运河。第2题,奥尔海姆忧虑的原因是随着西北航线开通兴起,北冰洋也将成为人类繁忙的海上通道,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北冰洋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北极的生态环境濒临破坏。
答案 1.B 2.A
据《中国环境报》2017年4月22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得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3~4题。
3.数据表明(  )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4.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解析 第3题,新西兰在南半球,靠近南极大陆,在新西兰测得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得的数据要大12%,说明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仍在扩大。第4题,紫外线增多会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答案 3.B 4.C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此现象的成因与下列哪一现象的成因相同(  )
A.瑞典的无鱼湖
B.夏季购买防晒霜的人越来越多
C.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D.城市正午空气质量好于清晨时的空气质量
6.为保证城市拥有良好的大气环境,河北省某城市市长调整了下列工业部门,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将化工厂迁至城市的东北远郊
B.将钢铁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远郊
C.将酿造厂迁至城市的东南近郊
D.将火电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近郊
解析 第5题,云南某地大理石雕像“面目残破”是酸雨造成的。瑞典的湖泊,鱼类死亡的原因也是由于酸雨造成的。第6题,河北省某城市夏季多吹东南风,把酿造厂迁到城市的东南近郊不合适。
答案 5.A 6.C
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7~8题。
7.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解析 本题组趣味性浓厚,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
答案 7.D 8.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期两天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2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国和印度代表指出,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应尽早在国际公约框架下确定适合的转让机制,并反映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成果中。
材料二 下图为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
(1)危及材料二中群岛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建立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启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好处有哪些?
(4)目前我国能源构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不同点有哪些?
解析 第(1)题,世界上所有岛屿面临的环境问题都是全球变暖。第(2)题,长三角地区能源的供需存在矛盾。第(3)题,要从减少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去回答。第(4)题,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结构不合理,水电和核电所占比重太小;美国等发达国家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答案 (1)全球变暖
(2)核电具有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的特点;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该地区缺少常规能源。(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3)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4)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而大多数发达国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水电和核电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美国等发达国家水电和核电发展很快,在其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也很大;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还比较单一,正在向多样化迈进,许多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构成已比较多样化。(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课程标准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理解其演变的根源。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阅读教材P88~P90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2)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很强,人类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2)环境问题:过度放牧、过度毁林开荒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3)人地关系:不协调,但产生了科学的萌芽。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2)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等,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
(3)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材梳理2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阅读教材P90~P93,填写下列知识。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背景
①全球环境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变,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
②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出了偏差,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主要内容
①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
②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不能危及后代人发展,即代际公平。
④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平,即代内公平。
(3)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责任公平。
(2)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3)共同性原则: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4-2-4人类与环境相处的演变,据图分析该地不同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提示 该图表达的是某一地区在四个不同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图①时期,人们依赖自然,活动范围有限,只在有水源的地区定居,人地矛盾不突出;图②是农业文明时期,进入了改造自然的阶段,人们凿井修坝;图③所示时期,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污染严重,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图④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
(2)农业文明时期出现的局部环境问题大多源于环境污染。(  )
(3)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
(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
(5)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属于公平性原则中的代内公平。(  )
(6)“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
提示 (1)×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 农业文明时期出现的局部环境问题大多源于生态破坏。
(3)× 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具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4)√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如此定义。
(5)× 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属于公平性原则中的代际公平。
(6)√ “竭泽而渔”就会使鱼无法持续利用,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2~3题。
2.在图甲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产生于图乙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
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2题,图甲阶段为农业社会时期,由于大规模开垦土地,会导致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3题,图乙所示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早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企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 2.A 3.B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也不例外。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4~5题。
4.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三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解析 第4题,①说明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②破坏森林,③导致人口增长过快,④封山育林,定期开发,维护了资源的更新,避免了资源的过度使用。第5题,公平性既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平。
答案 4.D 5.A
探究点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案例探究 材料 人类与环境相处的演变图。
①某一地区气候十分干燥,除了紧靠河岸的地方和泉水涌出的绿洲有人类定居外,其他地方大多人迹罕至,十分荒凉。
②后来人们学会了开凿深井,加上开发自然资源,荒凉的土地有了生机。为了发展生产,人们又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坝,农业由此发达了,原来没有人烟的地方也兴旺起来了。
③继续发展下去,这个地区却因为人口膨胀,河水出现污染,水源严重不足,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居民纷纷外迁。人类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
④这里的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环境整治,家园又变得美丽了!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哪个阶段?
(2)图中四个时期的人地关系是怎样的?
(3)②与③的环境问题有何不同?
(4)有位哲学家说道:“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时,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时,文明结束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 (1)①——史前文明,②——农业文明,③——工业文明,④——后工业文明。
(2)①——适应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谋求可持续发展。
(3)②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出现在局部地区;③时期的环境问题既有生态破坏,又有环境污染,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4)当人类开始砍倒第一棵树时,说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开发自然,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得自然资源的数量急剧下降,可再生资源失去了再生能力,但是人类仍然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就消失了,失去了生存环境,人类文明也就消失了。
反思归纳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人地关系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史前
文明
低下且发展缓慢
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
文明
耕作、灌溉技术得到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
人类试图改造自然,对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加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张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
工业
文明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环境问题日趋尖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现代
文明
空前发展
重新认识人地关系,提出人地协调的新型伙伴关系
在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探求人地和谐统一,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逐步趋向协调,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控制
即时巩固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地球面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现代文明时期
(2)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
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
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
C.东北三江平原排干湿地、开垦荒地
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
解析 第(1)题,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扰动最大。第(2)题,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会对全球的气候、生物多样性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 (1)C (2)A
探究点二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探究 材料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结合材料探究:
(1)说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在共同性原则要求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一样的吗?
(3)“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句话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 (1)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
(2)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3)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4)体现了共同性原则。
反思归纳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具体做法
公平性
原则
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享有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人类要为后代留有发展的条件;发达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
持续性
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积极、务实地参与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3.“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环境保护,一旦出现了环境问题,又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2)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大,至今依然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源。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更大的责任。
即时巩固 《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2)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依据不包括(  )
A.当地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C.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条件优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是其天然责任
解析 第(1)题,“共同”说明了抑制全球变暖是全球的共同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区别”则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和自身的能力来赋予其相对应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第(2)题,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高消费水平使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把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目前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所以发达国家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但这不是其天然的责任。
答案 (1)A (2)D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三个阶段。
2.说出人地关系思想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
3.说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
4.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对点练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意思为:深谷大川里,制度总会与外界不同,生长在那里的人民的风俗总与外界不同。“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意思为:富庶地区的人没有才能志向,是因为他们贪于享乐;贫苦地区的人都重视信义,是因为他们自力更生,乐于劳动。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天命决定一切
B.人类主宰自然
C.人定胜天
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2.该思想形成于(  )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解析 此思想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答案 1.A 2.C
对点练二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人把发展中国家为了扩大出口,不计环境成本,低价出售资源产品的行为称为“环境倾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下列措施中最适当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B.发达国家不需要对此承担责任
C.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
D.国际贸易中要大幅度提高资源价格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建在了发展中国家,这种行为直接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可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地域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解析 第3题,要解决这种“为了扩大出口,不计环境成本,低价出售资源产品”的行为,需要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出口资源。第4题,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相当于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答案 3.A 4.B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据新华网报道,海南省正酝酿建立国际坡鹿狩猎基地,仅让其产于海南岛,和大熊猫一起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动物——海南坡鹿作为将来可以猎杀的对象。据此回答1~2题。
1.将海南坡鹿作为可以猎杀的对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采猎文明时期狩猎的目的是(  )
A.获取食物 B.消遣娱乐
C.改造自然 D.征服自然
解析 第1题,公平性原则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猎杀海南坡鹿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同时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第2题,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水平低,故狩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食物。
答案 1.A 2.A
读“某地捕渔业的产值、利润与成本关系曲线图”,完成3~4题。
3.造成渔业利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渔业生产技术发展缓慢
B.渔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C.厄尔尼诺现象对鱼群繁殖的干扰
D.过度捕捞
4.近年来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我国逐步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
A.此时正是鱼群繁殖季节,“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恢复
B.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不利于海上捕捞作业和水产品保鲜
C.此时市场需求量不大,水产品价格偏低
D.此时我国沿海多台风,出海捕捞有风险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看出,渔业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渔业成本的大量增加,成本增加主要是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减少,需要加大投入,因此根本原因是过度捕捞。第4题,我国实施“伏季休渔”政策,主要是为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3.D 4.A
“21世纪中国新农村建设论坛”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尽快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此回答5~7题。
5.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
A.农药化肥的使用 B.暴雨洪涝
C.土地沙化 D.矿物燃料的使用
6.下列关于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扩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种植面积
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③增加农产品的进口
④增进国际间的环境合作与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三江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和鄂尔多斯高原
解析 第5题,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陡坡开荒、乱砍滥伐山地林木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会导致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生态问题的出现。第6题,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提高维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效力;要调整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国家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科研、技术开发与环境教育,扶持基础性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要增进国际间的环境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间环境保护工作的合作。第7题,三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等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应“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答案 5.A 6.C 7.D
8.读“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区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机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贫困山区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机制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左环是贫困→F→D→生态环境恶化→A 右环是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增加→G→B→C→E→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增加
(2)C
(3)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否则,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下降
能力达标练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2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
答案 1.D 2.B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在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①放虎归山,与狼共舞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开荒开到山顶上,围湖围到湖中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3题,根据曲线图可看出,丁曲线环境污染程度最低,总体来说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故D项正确。第4题,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发展道路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民众的环保意识及现实的环境压力等影响下制定出的,尽可能地将污染消除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先污染,后治理”与自然资源贫乏无关。故B项正确。第5题,“放虎归山,与狼共舞”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答案 3.D 4.B 5.A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6~7题。
6.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
C.2 500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
7.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 第6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人地关系越不紧张。结合图中2000年和2008年数据,可看出在1 300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7题,图中显示,在1 900米以上地带,2008年较2000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
答案 6.A 7.B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加剧,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节能、减排”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2)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公平性原则,推行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试分析原因。
解析 材料一图实际上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图形化了,其横轴表示四个发展阶段,纵轴表示各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史前文明时代,人类利用简单工具在自然界狩猎、采集野果获取食物;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则主要通过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来获得物质产品;在工业文明时代,资本的影响力在下降,而科技的影响力在上升,这一时代,因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地矛盾也最为尖锐,因此人类必须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当然就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大气中的碳主要来自能源燃烧排放的废气。推行低碳经济是指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度消费,减少能源消耗;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利用含碳的能源。
答案 (1)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2)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提高能源利用率 适度消费、节约能源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4)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源,排放废弃物量占世界排放量的绝大部分,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程标准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目标
1.了解可持续发展应具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认识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联系当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人地关系协调的途径。(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转变观念
阅读教材P94~P96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发展观
(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观
2.资源观
(1)传统资源观
(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3.环境观
(1)传统环境观:忽略自然环境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4.伦理道德观
(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2)可持续发展观
5.消费观
(1)传统消费观
(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4-3-2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据图分析人类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提示 本图展示了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人类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使用手机、电脑等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工矿企业、汽车等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乱砍滥伐森林,造成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教材梳理2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
阅读教材P96~P100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调整行为
(1)政府行为
①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②对环境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
①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②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3)公众行为
①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
②对环境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③倡议
2.加强国际合作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2)《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资源的价格应为资源开发的劳动力价格加上本身的价值。(  )
(2)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口的零增长。(  )
(3)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发展中国家不需要。(  )
(4)公众认识和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5)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
(6)清洁生产没有废弃物的产生。(  )
提示 (1)√ 传统的资源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价格只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认为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应为资源开发的劳动力价格加上资源本身的价值。
(2)×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3)× 停止过度消费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做到的。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6)× 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出,其基本思想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产生环境污染。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2~3题。
2.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杂物、菌渣 D.菌渣、沼渣、塘泥
3.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解析 第2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3题,我国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秸秆、煤等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
答案 2.B 3.A
2016年4月22日是世界第47个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据此回答4~5题。
4.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第4题,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①是生产行为,故C项正确。第5题,绿色生活方式应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答案 4.C 5.D
探究点一 转变观念
案例探究 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的紧张,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上的原因:一个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一个是社会行为层面上的。人类必须首先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结合材料探究:
(1)有的同学认为“赠送贺卡、使用一次性木筷或纸巾等不是什么大事,我不用别人照样用,厂家照样生产,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所以该用还要用。”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想法?
(2)为了满足个别人的消费需求,各种野生动植物成为各大商家和消费者的新宠,你认为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3)看下面漫画“五代人的营生”,该图说明了什么?
太祖卖野菜 太爷卖木材 爷爷卖菜墩 爸爸卖根雕
提示 (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保护环境是地球上的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应从我做起,免赠、少赠贺卡,免用一次性餐具。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合适。因为人类的不合理消费,市场的不恰当行为,很有可能破坏人与自然生物界的和谐与平衡的关系。若过度消费其他生物,则会带来更多的生态破坏,产生更多环境失衡问题,最终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3)上图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反思归纳
传统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区别
观念
传统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
发展观
发展就是经济增长,GDP是唯一衡量标志
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追求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技进步
资源观
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其价格只反映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忽视资源本身的价值
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环境观
只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忽视自然环境的价值
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伦理道
德观
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是使万物臣服的精灵
人类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消费观
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生产时尽量少投入、多产出,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即时巩固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求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1)~(2)题。
(1)片面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种观点(  )
A.资源观 B.环境观
C.发展观 D.消费观
(2)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观 B.环境观
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
解析 第(1)题,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第(2)题,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观认为,人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答案 (1)C (2)C
探究点二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
案例探究 材料 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下图是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清洁生产属于哪种社会行为的调整?其主体是什么?
(2)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3)该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
(4)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什么意义?
提示 (1)市场行为。主体是一般企业。
(2)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传统生产通常不考虑生产的每个环节所造成的污染,或者仅仅关注某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如生产环节或产品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3)该酒精厂在生产全过程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到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最终排放的消化液作为农肥回归大地,得到永续利用。该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反思归纳
1.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三种行为
社会行为
政府行为
市场行为
公众行为
含义
概念
国家的管理行为
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行为
主体
国家及其各级的各种组织机构
市场主体,如企业、个人等
公众
行为
举例
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消费、居家休闲、旅游
环境效应
其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往往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会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公众造成的环境问题比重增大,加剧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调整行为
目标
依靠政策、法规、机制保障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调整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举例
落实环保法律;建立环境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境税费征收;计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预防为主,严控污染发生;加强对产品的环境监督管理;发展环保产业
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清洁生产;科学管理;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统一策划企业发展战略;减少流通领域的浪费;环境行为标准融入员工的考评、奖惩机制
选用环保产品;垃圾分装;减少过度包装;倡导俭朴生活;参与环保活动;普及环保知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项目
含义
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即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以生态经济效益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即时巩固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2)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 第(1)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第(2)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进农业产业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1)C (2)B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的区别。
2.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点练一 转变观念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  )
A.发展观 B.环境观
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
2.可持续发展要靠公众行为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下列属于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  )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
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等
解析 第1题,在工业化初期和起飞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第2题,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使用一次性物品都是传统的消费观,注射器必须使用一次性的。
答案 1.B 2.C
对点练二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
下图是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是 (  )
A.沼气池、市场、农田、农户
B.市场、农田、沼气池、农户
C.农户、沼气池、市场、农田
D.市场、沼气池、农户、农田
4.当地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河流污染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 第3题,产品指向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农户,二是市场,结合②为③提供燃料,可判断出②是沼气池,③是农户,则①是市场,④是农田。第4题,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3.D 4.A
5.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体现了(  )
A.政府行为调整 B.国际合作
C.市场行为调整 D.公众行为调整
解析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体现了国际合作。
答案 B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
???

???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乙图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甲图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乙图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2.下列哪种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2题,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C项。
答案 1.D 2.C
读下列材料,回答3~5题。
材料一 据报道,有一位法国的老太太到中国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广场,当她把使用完了的照相机废电池用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口袋里时,旁边的导游小姐奇怪地看着她。这位法国老太太平静地说:“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而你们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回收废电池的机构和措施,这颗电池来自法国我将带回法国,以便回收。”
材料二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段时间,武汉的街头树起了一个个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箱子,但好长时间过去了,箱子里的废电池寥寥无几,并且箱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回收废电池的计划不了了之。
3.下列对垃圾的描述,你认为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无用废物
B.将垃圾填埋是处理垃圾的最好方法
C.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D.为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需将垃圾深埋
4.上述两则材料中不同人群对垃圾的不同认识和处理,反映了(  )
A.生活习惯的不同 B.科学文化素质的不同
C.社会伦理观的不同 D.身体素质的不同
5.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  )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C.尽快提升国民经济实力
D.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制度
解析 垃圾能变废为宝,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不同人群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其行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 3.C 4.B 5.A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6~7题。
6.维持这一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7.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 第6题,由于该地区降水较多且地形崎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森林在该区域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森林在维护生态循环中的地位与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第7题,由于该地区的村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加大了该地区人民的劳动强度;由于该地区的地势较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较小;发展农业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因此把村落建在梯田上方,主要是为了获取清洁的水源。故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6.B 7.C
8.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
解析 解答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低温榨油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豆油;运用循环利用方法进行加工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豆油、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2)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属于绿色产品。(3)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1)1 8
(2)其产品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
(3)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②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利于保护环境;③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④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市场;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收入。
能力达标练
猪肉涨价格是老百姓一直关心的话题。读下图,回答1~2题。
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国猪肉进口数量与价格图
1.下列关于上图所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猪肉平均价格与猪肉进口数量呈正相关
B.猪肉平均价格与猪肉进口数量呈负相关
C.猪肉平均价格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D.猪肉进口数量在短期内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2.下列养猪场的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为了满足人们爱吃瘦肉的习惯,在饲料中加入瘦肉精
B.缩短猪的出栏上市时间,给猪吃催生素
C.利用农村的菜叶、剩饭、粗粮养猪,并在猪圈旁建沼气池
D.加大猪的养殖规模,把部分耕地让出来种草养猪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推测,猪肉进口数量在短期内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第2题,饲料添加剂的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猪圈边建沼气,可有效处理猪粪,并把沼气作为能源,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耕地减少会带来粮食危机,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
答案 1.D 2.C
陕西榆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曾“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发展高耗能工业。近年来,该地区在经历了“黑三角”的教训之后,正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据此回答3~4题。
3.经济发展初期,当地大力发展的工业与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搭配正确的是(  )
A.洗煤工业——温室效应
B.高耗能工业——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C.能源工业——臭氧层空洞
D.建材工业——酸雨
4.下列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产业链延长模式,增大了环境治理成本,无经济效益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3题,材料中显示:陕西榆林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质。第4题,该发展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治理成本,但使“废弃物”得到回收再利用,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答案 3.B 4.C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4亿元建设30HW秸秆发电项目在武鸣落户。实现了中央企业在该县投资的零突破。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2007年安徽首座“秸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5~6题。
5.该电厂的主要燃料是(  )
A.大豆、高粱秸秆
B.水稻、小麦秸秆
C.林木的枯枝落叶
D.甜菜、棉花秸秆
6.利用秸秆发电的好处,正确的是(  )
①改善能源结构
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状况
③增加农业有机肥
④减少大气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5题,秸秆发电的原料是由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安徽省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而缺少大豆、高粱、林木、甜菜等。第6题,秸秆发电不同于沼气,因此秸秆发电不能缓解燃料、肥料与饲料的矛盾。而秸秆发电作为可再生的新能源,能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长期用煤等造成的大气污染。
答案 5.B 6.C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地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四川盆地
8.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B.棉花和纺织工业
C.水稻和米皮加工
D.油菜和油料加工
解析 第7题,图中P对耕地具有固氮作用,说明是大豆,同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与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符,故选C。黄土高原大豆种植较少,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夏季主要作物是水稻。第8题,依上题分析,P为大豆,而Q以大豆为原料进行加工,自然属于豆制品加工,故选A。
答案 7.C 8.A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芦苇型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湿地之一。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某纸业有限公司利用沿海滩涂,种植了大量芦苇,用造纸废水灌溉,昔日的荒碱地变成了如今的芦苇荡,吸引了天鹅等大量鸟类前来栖息。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的同时造就了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和旅游景点,造就了一个工业原料基地。下图为该地的“生产模式图”。
(1)该纸业有限公司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传统模式相比,该企业的生产模式有哪些优点?(从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解析 该企业种植芦苇并利用芦苇作原料发展造纸工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减少了污染。
答案 (1)原料
(2)资源方面:人工湿地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水资源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为当地提供旅游资源。
环境方面: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水污染),美化环境。
经济效益方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