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7 15: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建立(怎样建立?)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如何强化?)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为什么?)分裂割据时期温故知新一.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宋太祖赵匡胤1.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
事件:陈桥兵变
定都:开封(东京)(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是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为什么?
没有完成统一。
原因:
北宋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但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
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原因: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牢记这个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方面: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9页)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削弱宰相权力;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 (30页)(2)中央(行政权):
(3)地方(财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0页)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
2.重文轻武的影响1.重文轻武的政策内容:
(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压抑武将,武将地位降低,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相关史事 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书中自有黄金屋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的作用:
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2.重文轻武的影响影响(课本31页)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苻坚 C.李世民 D.赵匡胤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D课后习题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C4、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小 结一、北宋建立:时间、人物、首都
二、宋太祖的统治措施及影响
在中央:
在地方:
重文轻武政策:
三、北宋政治的特点960 赵匡胤 开封(东京) 局部统一 削弱相权 收行政权、财权、兵权 重用文臣,改革科举制 重文轻武北宋政治的特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