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的风向仪1(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的风向仪1(青岛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11-13 20: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的风向仪
教学分析
本课与《我的雨量筒》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是使学生在学会观察天气方法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并用自己制作观察工具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并享受积极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制作过程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学生在利用自制的风向仪测风向时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3、认识几种常见的风向议,并了解它们的构造;善于创造性地制作风向仪,井会利用风向仪观测风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学生制作不同风格的风向仪。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课件、不同类型的风向仪等。
每组制作材料: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二段突出“风占”的天气预报,提忱 谁听明白了,今天的风向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问题:谁知道气象局是利用什么仪器测定风向的
教师播放录像展示气象员用风向仪测定风向的情景:“噢,原末气象局的叔叔是利用这种仪器测定风向的。知道这种仪器叫什么吗 ”
学生回答。
讲述:对,这种仪器叫风向仪。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有关风向仪的问题。(板书课题:我的风向仪)
(教师播放气象员观测风向的情景,学生有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风向仪。
1.谈语 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发了一个风向仪,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风向仪。也可以拆开看一看,然后一起讨论:你们认为可以把风向仪分为几部分 备部分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需要学生
用规范的语言末描述备部分的名称。
3.教师小给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咐可以把风向仪大体分为五部分(教师边讲解边贴佳图或用课件展示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风向杆、箭头、箭尾,支架、旋转配件等。
4.学生复述风向仪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拆开风向仪呀究,便七学生进一步理解风向仪的构造,为后面制作风向仪作好铺垫。)
活动二:做个风向仪。
1.教师用课件(或投影)屈示各种各样的风向仪。
提问:这些风向仪好看吗 看了达些漂亮的风向仪,你有什么想法呢
2.学生回答。
谈话:噢,看来同学们都想有一个风向仪,并想亲自动
手制作一个。你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风向仪呢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谈话: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种比较简单的制作方法。
5.-教师展示教科书中的制作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6.谈话: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其他几种不同的制作风向仪的材料。你喜欢哪一神,可以到前面桌上取哪种材料,注意别忘记取制作说明书。当然,如果你有好的好的创意,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
可以随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7.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仪。
(教师将制作风向仪的方法、步骤详细地用课件展示,有利于学生制作活动的开展;另外,老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已的设想自主选择材料,学生的思维不已受到限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自由活动:
1.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测风向。
2.谈话:每个小纽的风向仪都做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亲自测一测今天的风向
3.谈话:你认为在使用风向仪的过程申应该注意什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补充。
5.谈话:好,下面老师就带领每个小组的同学,到教室外面亲自动手观测今天的风向,在测量的过程申,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制作的风向仪最好、最灵活,为什么 并拿自己的风向仪跟其他小组的比一比,你制作的风向仪优点是什么 还存在哪些缺点 今后应怎样改进
6.学生分组观测今天的风向。
7.学生汇报观测结果及所得。
8.学生填写评价记录表。
(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亲自观测风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们的成就感。)
拓展活动:
课后请同学们成立气象研究小组,利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进行风的观测,了解本她在这个季节刮风的特点,找到本地的气象特点。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汇报会,好不好
板书设计:
我的风向仪
风向
风向仪
课后札记:
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大显手,制作了不同的风向仪。制作的风向仪各有各的风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热情高涨。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并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