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有趣的不倒翁
教材分析: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本课顺应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特点,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次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方法,自主经历探究过程,自行获得问题结论,揭开不倒翁不倒的秘密。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对物体内部的观察,认识物体,意识到“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特征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有些物品不容仪倒这种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方法来解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不倒翁。
教师准备:制作不倒翁的各种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难点:研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不倒翁。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玩过吗?
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这里面有一定的秘密?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不倒翁好吗?
二、学习新课:
1.玩不倒翁。
学生玩不倒翁,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可以交换着玩不倒翁,这样可以以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合作.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
2.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外部构造:
(1)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2)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来解决发现的问题。
(3)分小组进行讨论。
(4)交流汇报。
(5)教师小结:在外观上观察底部是半球形的不倒翁扳不倒的一个原因。
内部构造: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不倒翁,继续观察研究。
(1)学生观察.探究。
(2)小组讨论.研究。
(3)交流汇报。
(4)教师进行实物演示:不倒翁不倒的另一个原因是上轻下重。
(5)学生记录。
继续研究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3.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科学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提出问题: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不倒翁扳不倒的原理?
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或通过阅读课本上的图片展
开讨论,找它们的共同点。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利用投影进行补充介绍。
注意两点:①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容易倒的物品(如电话.台灯)与不倒翁有何相像之处,有何不同之处,以强化对不倒翁之所以不倒的科学道理的认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去。②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生活中不容易倒的物品,以培养学生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4.自由活动。
(1)制作不倒翁。
提问:不倒翁好玩吗?你能自己制作一个喜欢的不倒翁吗?
给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个人制作完成。
教师展示一些有个性的作品,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评价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本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在教科书中写出自己的探究水平的级别。
(3)教学生儿歌:
我是一个不倒翁,
底下重,上边轻。
推一推,摇一摇。
脚重头轻不倒翁。
5.拓展活动。
在课堂制作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制作一个“偏心不倒翁”,简单讲解制作方法。教师要鼓励学舌创造性地制作,并对此进行认真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潜力,激发开拓意识。
板书设计:
有趣的不倒翁
底面是半球形的
扳不倒的原因
上轻下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