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课件(打包5套)湘教版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课件(打包5套)湘教版选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27 14:10:55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考点突破区针对训练区内容索引考点突破区1一、洪水与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练习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南网2016年5月12日消息:5月6日以来,福建省南平和三明两市出现暴雨及强对流天气,部分县(市)受灾严重。来自福建省民政厅消息,截至今日10时,此轮洪涝风雹灾害已致41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7.86亿元。
材料二 洪水应急图 (1)根据图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突发洪水时,如何获得逃生机会。
(2)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因此具有_______性。
(3)同地震的救助相比,洪水中的救助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进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______。答案 尽量逃向高处,如不能逃脱,则要借助漂浮物脱身。可预报洪水发生过程中互救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图上信息,能够发现当洪水来临时,要逃向房顶、树上、山丘和高坡等高处地带,如不能逃脱,则要依靠水中漂浮的木制家具或树木脱身。洪水水位上涨与降雨量多有关,气象灾害具有可预报性。洪水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救助,以互救为主。二、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1.龙卷风
在接到龙卷风警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蔽起来。在家里,可适当将窗户留一些空隙,并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2.台风
不要启程远足或到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靠岸;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呆在室内,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台风眼在上空掠过时,会平静一段时间,但切勿以为风暴已经结束。3.滑坡、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4.大雾和沙暴
二者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练习2 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那一种灾害的逃生措施?
(2)解释导致该灾害暴发的自然条件。
(3)在野外遇到这种灾害时,应该如何应对? 解析答案 泥石流。答案 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利于水流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重等。答案 在野外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答案解析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切勿惊慌,更不能盲目地顺着泥石流方向跑,泥石流前进的速度很快,顺着滚石方向跑大多会出意外。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中,且一般不会很宽,所以我们可以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尤其是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针对训练区212345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据此完成1~2题。
1.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的主要技术是
A.RS和GIS
B.雷达和网络技术
C.GPS和RS
D.GPS和GIS67答案2.地方救灾办公室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通信技术解析 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RS),在营救地震被困人员的过程中,要确定被埋人员的位置需要用到全球定位系统(GPS),分析相关情况及作出决策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灾后救援主要用到了GPS和RS技术。答案解析1234567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是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解析 完善法律法规、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答案解析12345674.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1234567解析 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答案解析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右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5.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答案1234567解析 答案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解析解析 临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差,不适合避险。D项中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台风系统中的旋涡风雨区在台风中心(台风眼)的外围,其危害和破坏性最大。6.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答案解析12345677.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解析1234567D答案坡陡;水充足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考点如地形图的判读、城市等级发展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控及3S技术的应用等。等高线反映该区域高低落差大;植被图例反映该区域一些坡地种植了农作物,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在山高坡陡、落差较大、植被覆盖较差、流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处恰好如前面所述。1234567(2)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等级提升,与城市所在的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A城镇所在地,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这些条件有利于促进其规模扩大。解析1234567A答案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3)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地附近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解析1234567林业答案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解析 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1234567课件18张PPT。章末整合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网络构建区教材详解区内容索引网络构建区1教材详解区2教材P76 活动探究
1.我国的防灾法律、法规、规章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了较完整的防灾行政法规体系,使防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力推动了防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2.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收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
3.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收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节选)
颁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日期:1997年12月29日 实施日期:1998年3月1日
内容分类:一般行政法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四号)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七条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应当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教材P77 图4-2 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
图中显示我国主要减灾工程有地震防御、沉陷与地裂治理、滑坡泥石流治理、水利工程、防护林体系等。具体如下图所示:教材P80 活动思考
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对防治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具有显著作用。因为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涉及的省级行政单位有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 教材P81 活动实践
1.“三北”防护林工程从东北边陲的黑龙江一直通向新疆的最西端。跨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涉及l3个省、市、自治区。
2.对,沙尘暴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西北季风影响,以及植被的破坏,“三北”防护林已经初具规模,绵延在祖国的北部边境,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有效抵御了冬季风,起到保护农田、防风固沙的作用。教材P84 活动实践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教材P86~87 活动探究
1.气象卫星是一种探测和监视全球大气、地面和海洋气象状况的卫星,能够获得气象和地表覆盖动态信息,包括气象云图、海洋风暴、大气锋面、海洋湍流、陆地植被覆盖等信息,为气象预报服务。气象卫星的轨道通常有两种:(1)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高度在600~1 400千米范围。这种卫星轨道低,观测效果好,可获取全球范围的气象资料。(2)地球同步轨道。这种卫星轨道高,能拍摄到近半个地球的范围。便于连续监视某一地区的气象状况。由于气象卫星的任务是监视气象这个瞬息万变的现象,所以气象卫星和图像都具有覆盖范围大、重复周期短的特点,可以一日数次地提供同一地区的图像。由于气象卫星图像的时间分辨率高,每30分钟就可实时发送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各一幅,因此在遥感宏观监测中有很大的用途,如对台风、洪灾、旱灾、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它对植被长势的监测信息可用来进行农作物估产。当然它对“自己的本行”——气象数据的获取,在天气预报中的用途就更多了。我国目前已经发射的气象卫星系列——风云1号、风云2号,在生产、科研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重旱、中旱主要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辽宁和山东等省区的大部分或局部。这些地区干旱发生的原因有降雨量偏少、植被破坏以及工农业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和用水浪费。
教材P88~89 活动思考
1.8月27日较7月30日水体面积明显增大,说明水位增高,从齐齐哈尔至吉林江段出现险情:9月1日较8月27日水体面积有所扩大,灾害加重,但是齐齐哈尔附近水体面积缩小,吉林境内、哈尔滨附近、齐齐哈尔东北部和大庆周围水体面积增大。
2.遥感技术能清晰地区分洪灾地区的居民点与水体,而且通过黑白度对比,能区分正常水体和淹没范围,通过计算机处理,淹没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并能按要求进行快捷且较为准确的统计。 教材P94 活动思考
①错误,中小学生一般以避灾为主,不宜参加抢险活动。
②正确。
③不正确,在室外,则要避开大树、电杆、变电器等比较容易引雷的地方,保持比较低的姿势,并不要手持带有锐利的金属物品。
④正确。
⑤正确。
⑥不正确,在洪水汹涌时,切不可下水,这时除水流中的涡旋、暗流等对人的伤害外,上游中下来的水中漂浮物有可能将人撞昏,导致溺水身亡。⑦不正确,在山区旅游中,一旦遭遇暴雨,应向山脊方向避洪,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万不可在山谷中逗留(经常是人们的旅游路线),因为山谷是山洪暴发的路径。
⑧不正确,如遇泥石流,在可能行动的时候,迅速向泥石流运动的垂直方向(左、右)躲避,尽快跑出泥石流范围,切不可顺(或逆)泥石流方向(上、下)躲避。教材P95 活动思考
1.②错误。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
2.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教材P96 活动思考
(a)错误。雷雨天气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和游泳、玩耍,应赶紧撤离水域。
(b)错误。在室外,不宜靠近电线杆,不停留在山顶、山脊的凉亭等地,不要在树下避雨。
(c)错误。人在房内,就要注意关好门窗,不应靠近门窗看书,避免因室内湿度大引起导电效应而发生雷击灾害。
(d)正确。断开各类电源和天线插头,不看电视、不打电话或用电话上网。 课件41张PPT。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一些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及重大减灾项目,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
2.知道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
3.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内容索引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一、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1.指导方针:① 。
2.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② 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③ ”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防灾减灾国际减灾十年1.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想一想,该主题的重要意义有哪些?【思考】答案 学生是脆弱的群体,连续两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减灾始于学校“,说明对学校尤其是学生的重视,加强在灾害中学生的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同时在学校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高效性,传播速度快,这样也有利于社会上人们防减灾意识的增强。答案二、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退湖还田人争水地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乔、灌、草乔、灌、草荒漠化水土流失病险防洪标准水库航运条件2.你了解我国有哪些防灾减灾工程?
3.我国有哪五大防护林体系? 【思考】答案 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淮河治理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答案答案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含京津周围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等为我国五大防护林建设工程。互动探究区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探究点一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答案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围湖造田、不合理的建筑,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答案(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答案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答案(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答案 修建水库;建立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答案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如下表所示: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请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答案 图甲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图乙中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水增多;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答案(2)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对策。答案 退田还湖;植树造林,加强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答案解析 两图反映了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湖泊面积缩小,必然导致洪水增多;因此,要加强水土保持,退田还湖。解析读下图,回答问题。探究点二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图中“三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农业垦殖、战争、统治者大兴土木。答案东北西北华北答案 “三北”防护林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区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答案(4)有人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对吗,理由是什么?答案 对。“三北”防护林所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容易形成沙尘暴或受沙尘暴影响;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三北”防护林对风沙来说,就好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沙尘暴的危害。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答案“三北”防护林体系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解析 图中防护林的作用:①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要减轻上述自然灾害。(2)①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①霜冻  ②干旱 
③土地荒漠化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答案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探究点三 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答案 (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答案答案 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答案淮河流域多水灾的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问题。考查地图的识记能力。读“淮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湖),B.___________(河),C._____ (海)。 答案洪泽湖京杭大运河黄海解析解析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等。(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淮河的水系特点。解析答案答案 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支流众多,水流缓;淮河没有天然入海口。解析 由于季风的强弱不均,引起锋面雨带移动快慢不同,从而导致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整治淮河洪涝的措施因地段不同而不同。答案 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3)受________的影响,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简述其洪涝的整治措施。解析答案夏季风我









就“三北”防护
林体系工程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我国的防灾
减灾工作主要成就有关法律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重大减灾项目举例整治江湖、兴修水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建设情况原有状况工程效益工程目标淮河多水灾的原因工程效益自我检测区3123451.我国减灾防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 ②成功防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③建立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④自然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对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成就的描述。答案解析2.下列关于“三北”防护林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
B.“三北”防护林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C.“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没有影响
D.“三北”防护林的目的是保护草原不被破坏解析 “三北”防护林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减少沙尘暴、保护草原和农田、保护城市等,主要是生态效益突出。答案解析123453.三峡工程的最主要作用是
A.防洪 B.航运
C.发电 D.养殖答案解析解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但长期受到洪水的威胁。因此,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洪。12345答案4.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12345解析解析 淮河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123455.下面图甲是我国网友绘制的强降水引发的城市灾害的漫画,图乙为这种灾害的解决方法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漫画中反映了城市出现的是哪种灾害?此灾害多发生在什么季节?解析答案答案 城市内涝。夏季。解析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看到是城市内涝灾害,一般发生在夏季。12345(2)结合图乙分析引起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答案答案 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老化;城市路面硬化,雨水下渗量减小,导致地面径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小,湿地遭破坏导致蓄滞洪水的能力降低。解析解析 城市内涝的原因是: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老化;城市路面硬化,雨水下渗量减小,导致地面径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小,湿地遭破坏导致蓄滞洪水的能力降低。课件29张PPT。自然灾害与我们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习目标定位
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内容索引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1.① :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注意收听发布的② 。
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能准备。
4.③ :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④ 报告。
6.⑤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⑥ 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⑦ :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⑧ 。学自然灾害信息察抗有关部门灾害救防灾保险二、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有序食物大树山洪危岩水源地人工呼吸1.汛期在山区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应该如何逃生?【思考】答案 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在山区旅游中,一旦遭遇暴雨,应向山脊方向避洪,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万不可在山谷中逗留(经常是人们的旅游路线),因为山谷是山洪暴发的路径。如遇泥石流,在可能行动的时候,迅速向泥石流运动的垂直方向(左、右)躲避,尽快跑出泥石流范围,切不可顺(或逆)泥石流方向(上、下)躲避。答案三、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1.保障安全的关键
(1)切断电源、气源,防止? 。
(2)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保持? 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方躲避。当大地震停止后,要利用余震之间的间隙,? 。火灾发生清醒冷静迅速撤离(2)在室外,车辆要停留在? ,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
(3)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躲藏在办公桌下,一待地震停止即从? 迅速撤离。在工厂上班,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撤到安全处。
(4)在影剧院、体育馆,应迅速躲到 、舞台脚下或乐池中,等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空旷安全处,防止慌乱、拥挤。开阔地方楼梯排椅下2.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思考】答案 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答案互动探究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如何抢救溺水人员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2)A属于救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另外常见的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C均属于救助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其中B属于主要方法中的_________,C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向落水者抛救生圈向落水者抛救生衣或划船、游泳去救人如何抢救溺水人员科学控水拉直喉管做人工呼吸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做好防洪准备,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教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下列应对洪水灾害的办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地避水时,可将家中物品放在楼上,并贮备一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
用品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C.洪水冲刷了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和病原体,洪水过后可放心饮用地下水
D.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鲜艳的衣服发出求救信号解析 洪水袭来时,由于厕所粪便、垃圾等被水冲散,再加上动物尸体在高温下腐烂和其本身携带的病菌极易污染水源引发流行病。因而要注意保护水源地,地下水抽取后要用漂白粉严格消毒,并一定要烧开。解析答案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截至4月23日6时统计,7.0级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 211人受伤。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地震发生后的未来
一周,地震灾区将有三次雷雨或阵雨天气过程,
对救灾不利。探究点二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答案 地震造成土质岩石结构疏松,一旦遇有降雨天气,容易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需在抗震救灾同时加强防范地质灾害。答案(1)根据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抗震救灾中应加强防范哪些次生灾害?答案 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教室: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暂避;楼房内:选择开间小、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公共场所: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2)当地震发生时,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什么?在教室、楼房内、公共场所应怎样正确避震?答案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如下:解析 上图中展示了在室内外不同场合(家中、剧院、教室、行驶的汽车内、百货商场里、室外)的避震图,但在室内和室外的避震方法有所不同:在室内避震的方法是“伏而待定”;在室外主要是尽量到宽阔的空地。答案 室内避震的共性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室外避震的共性是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阅读下列各图中反映的正确的避震方法,分别总结在室内或室外避震的共性。解析答案自然灾害与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应对洪水的正确方法自我检测区312341.下列洪水应急方法错误的是
A.登上大树
B.爬到电线杆上
C.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尽量跑到高坡上解析 爬到电线杆上容易触电,不是洪水应急的正确方法。答案解析52.下列洪水互救方式不正确的是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解析 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不符合洪水中的互救原则。答案解析123453.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
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
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答案解析解析 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既适用于城市,又适用于农村;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空间小的房间躲避,因此厕所是避震比较安全的场所。123454.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
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123答案解析解析 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下,要保持镇静,以减少体力消耗。455.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___________等处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伤害。
(4)洪水过后,要服用_________________,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答案解析1234山坡、高地山体滑坡、泥石流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预防流行病的药物5解析 本题考查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结合上面的探究内容不难作答。12345课件30张PPT。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坚信发展高新科学技术进行防灾减灾是一条必由之路。
3.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内容索引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与减灾: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有:第一是①_____
;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帮助救灾;第四是② 。
我国遥感技术应用:a.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b.对③______________发生的预测;c.对农作物和④ 预报;d.对洪水灾害的预报。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⑤ 和三维速度及⑥ 。在⑦ 、预报台风、抗震、⑧ 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灾害前兆监测建立灾害模型森林和草原火灾森林病虫害三维位置时间数据扑灭林火防洪1.遥感在防灾减灾方面有哪些优点?【思考】答案 遥感的主要优点有:①探索空间范围大;
②获取资料速度快;
③受地面限制较少;
④获取信息量较大。答案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应用变化: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⑨ 、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
(2)意义:使灾害监测实现⑩ 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 ,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其他技术:? 、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________
,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的作用。评估综合监测网络化生物工程技术保护资源与环境2.在防灾减灾中还有哪些现代化技术?【思考】答案 现代高科技不断地应用于防灾救灾中,其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在防灾救灾中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答案互动探究区2008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属北京国遥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14日接收到四川汶川地区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5米雷达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答案 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答案(2)人们通过对该遥感图片的分析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答案答案 ①地震的准确位置;
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哪个哪个城市、县、哪个镇的破坏程度大,使人们救援有目的性;
③公路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哪条路是通的,不通的路段有多长,使人们对救援物资的运输、公路的疏通有方向性;
④大型建筑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水库大坝、大桥、高楼、大型工厂的破坏程度,使人们能预测它有没有潜在的威胁,需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⑤震区内地形状况,哪里是高山、深谷、陡坡;
⑥植被的破坏情况。答案 获得汶川地震灾区的遥感影像资料,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灾区的遥感图片进行整理、查询和分析,从而确定灾害影响范围、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以及为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提出抗灾、救灾方案。(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此次地震后灾情进行监测设计方案。答案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雷达技术解析 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解析答案高









灾其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新科学技术在防
灾减灾中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在防
灾减灾中的前景遥感技术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作用应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作用应用自我检测区3123451.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①获取资料快,能及时进行动态分析 ②受地面的限制小,可避免人员伤亡 ③获取的信息量大 ④探测的范围广,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 基于遥感技术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可知其优点:观察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答案解析2.利用GPS可以
A.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
B.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
C.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
D.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解析 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主要用遥感技术。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主要用全球定位系统。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主要是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解析12345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3~4题。12345123453.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答案解析解析 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答案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12345解析解析 图中乙处位于堰塞体滑坡的源头处,其海拔应最高;丙在堰塞体上,海拔高于湖面上的甲,丁在堰塞湖下游河道上,海拔最低。12345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所出现的特征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在遥感图像上判读的,通过遥感监测可以预报其发生,报告危害严重程度与危害面积及发展趋势,世界上有60个国家受蝗虫危害,世界粮农组织利用气象图像监测蝗虫繁殖区,并结合现场抽样调查验证,作出灾情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蝗虫灾情。12345材料二 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进行监控。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林火蔓延速度、范围和火场内各点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预报灾后苗木的恢复状况。 12345(1)材料一中提到利用遥感技术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其原因是不同地物_______不同,同一地物的不同部位_________不同;遥感技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动态性强等特点。
(2)材料二中提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的范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射率反射波长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实时性好获取速度快着火林木和未着火林木的辐射波长不同12345(3)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防御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遥感技术可以发现森林火灾的成因
B.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分析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C.可以显示地震灾情的大小
D.可以监测洪水的水位变化答案12345(4)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我国利用最广泛的是
A.预测地震灾害
B.监测洪水灾害
C.天气预报
D.分析沙尘暴的成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