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目标:
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2.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
3.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4.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5.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6.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7.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准备: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谈话: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学生自由交流。3.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4.学生思考、推测。二、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1.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 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生命世界?4.学生汇报、交流。5.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6.学生汇报。7.教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三、指导学生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1.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 说说吧!2.学生交流。3.教师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4.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5.学生回答。6.教师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7.学生认识不同形状、大小和功能的细胞。(如红血球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等)四、拓展活动: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3.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给全班同学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板书设计: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细胞: 大小
形状
功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