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R·七年级下册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大家心中的鲁迅是什么形象呢?沉着?严厉?倔强?果敢?说说你心中的鲁迅形象。作者名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牛车上》等。背景链接 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字词学习咳嗽( ) 调羹( )
校对( ) 揩( )
悠然( ) 阖( )ké sòutiáo ɡēnɡkāihéjiàoyōu调羹: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
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眼睛不济:眼睛不顶用、不发挥作用。
揩:擦,抹。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1.(1)写鲁迅先生的笑声。2.(2)写鲁迅先生轻捷的步伐。3.(3-13)写鲁迅先生和朋友夜谈、吃饺子和韭菜合子。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会见青年朋友。1.(14-23)写“我”对先生的两次访问。2.(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批评及他细致展读每位青年的来信。3.(27-30)写校样纸挪作它用,但先生却“不以为稀奇”。4.(31-34)写先生在百忙中陪伴客人、及时回复各位朋友的来信。第三部分(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1.(35-54)写鲁迅先生一天中繁忙的生活。2.(55-59)写鲁迅先生在小事件中都能做到求真务实。3.(60-62)写先生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4.(63-66)写先生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夸张豁达爽朗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敏捷、果断 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热情、和蔼、有耐心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幽默、风趣 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深切关爱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严谨、一丝不苟 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慈父、求真、务实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奉献、牺牲精神在作者眼中,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作者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开朗、热诚,关心青年,关爱家人,矢志创作,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博爱苍生的伟大而又平凡的人。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1.动作描写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拿不住咳嗽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2.语言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幽默风趣的形象。3.神态描写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笑着笑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4.侧面描写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许先生说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了鲁迅的求真、务实。5.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令人亲近。主旨归纳 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结构梳理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形象:
可亲、可敬
平凡、伟大1.笑声明朗真诚,开朗2.走路轻捷干练,敏捷3.陪伴客人热情,温和4.读、复来信关心扶持青年真人5.看电影、吃鱼丸父子情深凡人6.翻书休息惜时,勤奋7.翻译《死》文殚精竭虑伟人作者感情:
爱戴、崇敬
赞美、怀念拓展延伸鲁迅的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