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采莲曲》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8 19: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专 题 荷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走进作者: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采莲曲"是诗歌的题目吗?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府旧题呢?诵读要领:节奏
语气
语调
语速
重音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罗裙:丝织的裙子。
2.芙蓉:荷花。
3.乱:混杂。
译文: 采莲姑娘的罗裙像荷叶一样,荷花向着姑娘们红润的脸庞开放,脸庞夹在荷花中间难以分辨。她们划船进入荷塘后,分不清哪里是荷花哪里是姑娘,只有听见姑娘们的歌声后才知道她们来了。
这首是描写了一群采莲姑娘,写的有神有色,生动逼真。合作交流: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事物?以谁为主?(从诗句中找出来)
2、诗中哪句是发挥想象虚写?那句是实写?
3、鉴赏诗歌要领悟其意境,体会前两句的美妙意境,要抓住哪两个词?分析探究其中的妙处。
4、由此想到了哪句诗?
5、“乱入”是什么意思?揣摩其表达效果。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赏析;这首诗主要写采莲姑娘的美丽容貌。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图画。这里写采莲少女的衣着容貌,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后两句写动景,由于荷叶和罗裙、荷花和人面融为一体,所以采莲姑娘稍微一动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在荷塘中采莲。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露出庐山真面目”,而是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