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动与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其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荡秋千
1.问题引入:我们坐在行驶的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兴趣。
2.“荡秋千”活动:
让秋千上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秋千下面的同学说说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分析为什么秋千上的同学和秋千下的同学看到的情况不同。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3.分析戴帽子的同学在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的运动情况。
4.结合实际,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特别要说明什么为参照物。
二、分析电扇工作时个部分的运动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选择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中某一部分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