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难点有三: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
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学指导】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本单元教材中设计的数方块、数数接力、猜数游戏等各种活动,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开发其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单元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
(1)在现实素材中感受万以内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2)体会万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进行估计。
(4)会用万以内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4.突出教学的重点,切实解决难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除重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求知欲、好奇心,重视锻炼学生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2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3.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4.10000以内数的近似数…………………………………………………2课时
5.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74~75页内容,教材第79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大致估出1000以内物品的数量,发展学生的数感。
2.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正确数千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关系。
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举行重大体育比赛的体育馆吗?体育馆有多大?能坐多少人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
课件展示教材第74页在体育馆举行运动会的主题图,播放运动员进行曲,主要体现人数多。
师:这是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体育馆的开幕式。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生1:体育馆真大啊!
师:那你能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
生1:有1000人。
生2:有几万几千人吧!
生3:有5000人。生4:8000人。生5:有10000人吧!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这些大数有1000、10000等。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认识计数单位“千”。
(1)数100根小棒。
师:各小组桌子上有一堆小棒,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根?
生1:50根。
生2:100根。
生3:150根。
生4:……
师:到底有多少根呢,下面我们来数一数好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桌子上有多少根小棒?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数的。
生1:我是1根1根地数的,共有100根。
生2:我们是10根10根地数的,共数出10个10根,共有100根。
生3:我们是把10根捆1捆,一共有10捆,10个10是100,所以一共有100根。
师:你觉得谁的方法最好?
生:第3组。
师:对!第3组的同学,一齐动手,迅速地把桌上的小棒10根一捆儿捆好,再一捆儿一捆儿地数。10捆儿小棒有100根。这样做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做非常好数。
师:请其他组的同学也把桌上的小棒10根一捆儿捆好,数一数是不是100根。
师:捆好并数完啦?多少根?
生齐:是100根。(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2)数1000个小正方体。
出示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师: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小正方体组成的。其中像这样的一竖排(出示由1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有10个小正方体,这样的一层(出示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层长方体)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
师:怎么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
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数一数。
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1000个一是1000,一共1000个小正方体。
生2:我是一十一十地数,100个十是1000,所以有1000个小正方体。
生3:我是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一共有1000个小正方体。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谁的方法数得最快?
生:第3组。
师:对!我也观察到,实际数的时候,第3组最先数完。
(3)小结。
师:通过刚才数小正方体的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数小正方体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小正方体太多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这样比较快。
生2:对!一百一百地数比较快。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指黑板)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4)及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数数。
②全班集中数。
(学生数到一百九十九、九百九十九后可能接下去会数一百或其他数,这是数数的一个难点,学生容易出错,教师须注意指导。)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集中订正。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一百一百地数较大的数。
小结:生活中常用到一些较大的数。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大数,你会有很多新发现。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百是一千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学生有10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数的组成的基础,这里教师完全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由认识100以内的数到认识1000以内的数。本节课的实际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教学内容】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76~77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会读,会写1000以内的数。
【重点难点】
1.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每个数的组成。
2.正确说出各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情景导入】
师:你知道987是由哪些数组成的吗?各有什么意义?该怎么读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1000以内的数吧。
【新课讲授】
1.读、写1000以内的数。
师:大家都会数100以内的数字,你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吗?下面请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来帮忙好吗?
出示计数器。
师:请仔细观察,计数器上有哪些数位?
生:个,十,百,千。
师:现在老师在上面拨珠子,看你能不能说出这个数是多少?(百位上拨2个珠子,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
生:这个数是235。
师:怎么写?
生:百位上写2,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5。
师:下面两个数,没有珠子,只有读法,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珠子,写出这个数。
出示:四百零三、六百八十。
(生拨403、680,并说出怎样写数。)
师:403的十位上的0和680的个位上0不写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写0不行,因为0起到占位的作用,不写0数就变小了。
师:请同学们观察403和680这两个数的读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位中间有零要读零,数位末尾的“零”不读。
师:说得非常正确。读数时,数位中间有零要读出零,数位末尾的“零”不读,写数时,数位中间的,末尾的零都要写。
2.1000以内数的组成。
师:148、403、680都是比100大的数。想一想,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先和同桌议一议。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1:148是由1个百、4个十、8个一组成的。
生2:403是由4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
生3:680是由6个百、8个十组成的。
师:他们说得对吗?
生齐:对!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读数、写数、说数的组成,再集中订正。
答案:
第1题:4 6 8 468
第2题:187 400 605
320 290 846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读、写1000以内的数。
生2:我知道了数的组成。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
1.数的组成:1个百4个十和8个一组成148。
2.数位中间有零要读出零,数位末尾的“零”不读。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学生的数感不是一时半会就建立的,而是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以理解1000以内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数感。
第3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教学内容】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77页例3、78页例4及“做一做”,第80~81页练习十六的第9~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掌握数的组成。
2.在算盘上表示数。
【复习导入】
复习读、写数和数的组成。
出示计数器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下面请同学们看计数器,谁来写出这几个数?(请2名学生到前面去写数。)
师:他们都写对了吗?
生齐:对了!
师:请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学生相互说数的组成)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读、写三位数啦,还掌握了这些数的组成。今天这节课接着研究数的认识。(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介绍算盘。
师:用来计算的工具有哪些,列举其他工具,引出算盘。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算盘的知识。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教案说明:课前可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算盘的知识,这样让学生主动、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让学生自主介绍,更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学习。
2.认识算盘。
(1)出示算盘,请你说说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框”、“梁”、“档”。
算盘的四边叫“框”,中间的一条边叫“梁”,串珠子的竿子叫“档”。
师生对口令,摸出框、梁、档。
(3)认识算盘“上珠”和“下珠”
学生看多媒体回答。算盘上,梁上面的两个珠子叫“上珠”,梁下的五个珠子叫“下珠”。
师生对口令,摸“上珠”,摸“下珠”。
3.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
(1)认识“定位点”。
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与数位相似,它可以表示一定的数位,表示一定的数值。
(2)学习“上珠”“下珠”表示的数值
一个下珠表示“1”,五个下珠合起来就是“5”,一个上珠就是一个“5”,两个上珠就是十,空挡表示0。
注意:“5”一般用一个上珠表示,而不用5个下珠表示。“10”不用两个上珠,也不能用5个下珠与一个上珠表示,而要与数位上的数一样满10向前一位进一。
(3)学习拨珠的动作,身体的坐姿
师: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师:(身体坐正腰挺直,双脚平放肘架起,胸离桌沿一拳地,眼离算盘一尺远。集中精力心专一,看谁做的数第一。)
师:示范演示
学生进行1至10的拨珠练习
教案说明:算盘上表示的数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里的注意点是确实需要学生掌握的,拨珠练习,手指的动作,身体的坐姿这些习惯问题,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的内容之一。因为正确的方法,对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4.练习巩固。
(1)在算盘上呈现17;指导学生读数。
(2)在算盘上呈现36;指导学生读数。
(3)在算盘上呈现180、309、400;指导学生读数。
(4)认识算盘上表示的10、100。
师:拨出这些数,学生读。
(5)认识算盘上表示的5、50、500。
(6)在算盘上练习拨珠,组内交流:497、505、800、630、555。
(7)在算盘上任意拨出一个三位数,并读出来。
(8)反馈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评讲。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学生演示,教师评讲。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六第8题。
(1)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各表示什么意思。
(2)同桌交流,教师评讲。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六第9题。
(1)让学生说一说本题的意思。
(2)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并汇报。
4.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六的第10题。
5.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六的第11题。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数的认识和算盘以及在算盘上表示数。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算盘上各部分的名称,这是认识算盘的最基本的知识点,教学时可让学生看着多媒体上的介绍自主学习,边学边在实际的算盘上的实际位置练习起来,边学边巩固。
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认数从1到9开始,5和10的认识,这两个关键点学会后,学生对其他数的学习就容易多了,所以练习是突出了这两个知识点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