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学生可以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21cnjy.com
2.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提高,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混合运算,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复习“数据收集和整理”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对于统计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小组中得出一个结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21·cn·jy·com
2.开始复习“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教材复习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算式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既要进行全面的、基本的练习,也要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3.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www.21-cn-jy.com
4.复习“混合运算”与“有余数的除法”时,结合教材第116页的第2、3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于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2·1·c·n·j·y
5.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习。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互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习的效率。近似数的复习,要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复习“克和千克”与“数学广角”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教材第117页的第7题,在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做的,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除了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确,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21·世纪*教育网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5课时
1.数的认识及运算 3课时
2.克和千克、数据收集整理及图形的运动 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复习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使学生更加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回顾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已学知识。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概括分为八部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学广角——推理。21教育网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复习讲授】
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1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图中有24个娃娃。
师:24个娃娃装在4个盒子里,要怎么列式?
生:24÷4=6(个)
老师依次提问,学生回答。汇报交流: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1)指出各部分名称,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116页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课堂作业】
1.闯计算关。
(1)读口诀,写算式。
六八四十八 五六三十
□×□=□ □×□=□
□÷□=□ □÷□=□
□÷□=□ □÷□=□
四七二十八 八九七十二
□×□=□ □×□=□
□÷□=□ □÷□=□
□÷□=□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36 □×3=72÷8
48÷□=6 □÷6=27÷□
35÷□=7 □÷4=□÷□
21÷5=□…□
30÷7=□…□
2.闯问题关。
(1)部分商品优惠活动。
①优惠前,足球的价钱比钢笔的贵多少元?
②优惠后,36元最多可以买几支钢笔,还剩几元?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试看!
(2)下面是二年级2班同学最喜欢季节的统计表。
①这个班喜欢什么季节的人最多?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答案:
1.(1)6×8=48 48÷6=8 48÷8=6
5×6=30 30÷5=6 30÷6=5
4×7=28 28÷4=7 28÷7=4
8×9=72 72÷8=9 72÷9=8
(2)9 3 8 18和9(有多种填法)
5 24÷4=36÷6(有多种填法)
4……1
4……2
2.(1)①45-9=36(元) ②36÷7=5(支)…1(元) ③略
(2)①夏季 ②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和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大家要多加强练习,熟练地计算和解决相应的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1.除法的意义。
2.除法的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既要进行全面的、基本的练习,也要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2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及万以内数的读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重点难点】
1.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情景导入】
师:当今世界是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电视、电话、电脑、爸爸妈妈用的银行卡等等,在应用的时候都离不开数。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数?21cnjy.com
生:万以内的数。
师:对!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出示课题)
【复习讲授】
1.回顾整理。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分组讨论,回顾整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完成教材第116页第4题。复习数的读法、写法。
①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②读一读,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
③写一写,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④小结:无论读、写,都要从高位读起,中间有几个0时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写时哪一位没有必须用0补齐。21·cn·jy·com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5题,复习数的组成。
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根据什么来填数。
生:数的组成。
师:对!你能说说9612的组成吗?
生:9612是由9个千、6个百、1个十和2个一组成。
师:很正确!请大家用数的组成知识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复习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师:数与数之间还存在着大小、数序的关系。请你比较下列几组数,并把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740○4056 3000○7003
5928○5978 347○743
介绍一下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好方法吗?
②:470 4700 4007 407 4070 7400 740
介绍一下按顺序排数的好方法。
小结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复习近似数。
①出示教材第117页第6题。
学生看教材第117页第6题。
③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④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把这个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或者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8~119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1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对学生进行帮助。
(3)全班汇报、订正。
2.用两个0和一个1,一个2按要求组数:(1)一个0都不读的四位数;(2)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3.有4个数A、B、C、D,知道A>C,B>C,C>D,A<B。你能推出A、B、C、D分别是4695、4965、4659、4596中的哪一个吗?www.21-cn-jy.com
4.寻找密码。一个四位数的密码,它的大小在6000与7000之间,百位数字是9;十位与个位数字相同,它们两个的和是6。这个密码是多少?
答案:
1.略
2.(1)2100、1200
(2)2001、2010、1002、1020
3.A=4695 B=4965 C=4659 D=4596
4.6933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结: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认识这些数,要会运用所学习的有关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进行复习。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互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习的效率。21教育网
第3课时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复习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情景导入】
师:我们今天来复习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复习讲授】
1.回顾整理。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我们学了混合运算的哪些知识?
学生分组讨论,回顾整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复习混合运算。
(1)完成教材第116页第3题,复习混合运算。
①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检查。
②教师讲解。
③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8题,复习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最后再列出算式计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6页第3题。
①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②教师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提高效率。
2.完成教材第118页第12题。
老师指导学生口算得出答案,锻炼学生口算能力。
答案:
1.74、56、65、56、80、6
2.24、35、4、36、8、8、7、9、7、6、64、36、8、1、5、9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复习了什么?
小结:数的混合运算。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复习数的混合运算,首先要使学生熟悉乘法法则,混合运算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工具,在本章中该运算步骤必须反复练习,使学生充分熟悉了解。
第4课时 克和千克、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复习克和千克、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2.复习“图形的认识”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重点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的认识”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情景导入】
出示台秤。
师:同学们快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秤。
师:对,这是称物体质量用的秤。我想,看到这些,你一定记起来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种质量单位。还记得是什么吗?21教育网
生:克和千克。
师:这节课我们就对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进行复习;同时还要复习图形的认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能更好地掌握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出示课题)21cnjy.com
【复习讲授】
1.复习克和千克。
(1)引导回顾。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回忆一下,克与千克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生:克是表示比较轻的物体质量时用的单位。
师:对,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1: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2:一个足球重约500克。
生3:一枚回形针重约1克。
师:再说说千克一般是用来表示什么样的物体的质量的,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生:千克则是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时用的单位。例如,一袋白糖有1千克,我的体重有30千克。
师:分别掂1个2分硬币和1大袋精盐,分别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学生动手掂一掂)
师:掂过了2分硬币和1大袋精盐的质量,你还能想起1克和1千克有怎样的关系吗?
生1:1千克=1000克。
生2: 1000克=1千克。
(2)指导应用。
出示图片:西瓜、鹅、香蕉、大米、粉条
师:看,星期天小红和妈妈到超市购物了,看一看,她们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我们要用克和千克两种质量单位表示以上商品的质量,你会如何选择,说一说你的理由!
你能把这几样商品按从轻到重排列吗?再估一估它们大约有多重?
2.复习图形的运动。
(1)说一说生活中有什么平移、旋转现象。
(2)说出你知道的轴对称图形。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题。
2.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10题。
3.填空。
(1)称较轻的物体的质量,用( )作单位。
(2)一袋糖重500克,4袋糖重( )千克。
(3)小芳的体重是26( )。
(4)一个乒乓球重8( ),一个铅球重4( )。
(5)1000克=1( ) 8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3千克50克=( )克
(6)26千克比41千克轻( )千克。
(7)一只鸡重3千克,8只鸡重( )千克。
(8)一个苹果重300克,买( )个苹果重3千克。
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一个梨重1000克。 ( )
(2)500克水比500克铁轻。 ( )
(3)6000克和6千克一样重。 ( )
(4)一根跳绳长2厘米。 ( )
(5)一只鸭重3克。 ( )
答案:
1.黄瓜——500克 奶油——30克 小狗——4千克
2.略
3.(1)克 (2)2 (3)千克 (4)克 千克
(5)千克 8 6000 3050
(6)15 (7)24 (8)10
4.(1)? (2)? (3)√ (4)? (5)?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好收获?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不小。希望下课后能多估计、多观察一些物品的质量以及形状图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教师在设计复习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同时,教师除了有目的地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要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证明自己估计得是否正确,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5课时 统计和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
数据的整理收集。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的复习,学生能更加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及分析过程,从而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21·cn·jy·com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
【情景导入】
师: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那么我会用到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内容?
生:统计!
师:我们今天便来复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复习讲授】
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
(1)出示教材第118页第11题。
(2)讨论怎样收集数据。
(3)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用举手的统计方法来试试。
(4)组织收集数据,清点人数。
(5)大家已经收集好了数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小组讨论,得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展示。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8页第11题。
2.完成教材第119页第15题。
答案:
1.(1)跳绳人数20人,舞蹈人数14人,乒乓球人数15人、踢毽人数25人、其他9人,则本校应多准备点毽子。21教育网
(2)略。
2.第1名小虎 第2名小月 第3名小雪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学会了整理统计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信息。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5课时 统计和数学广角——推理
收集——整理——统计表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表,从中锻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之后,老师指导学生从得出统计表中推断出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