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6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背景:中共八大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积极性。中共八大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时间、地点: 1956年,在北京召开.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第二对主
要矛盾落后的农业国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第一对主
要矛盾我国的实际情况人民的要求(或需要) 但是,由于全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明确认识、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实际探索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偏离了八大路线,出现重大失误。结果:中共八大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但是,它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忽视了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对总路线的评价:农业“大跃进”表现:对农作物产量的严重浮夸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社社放高产卫星工业“大跃进”表现:大炼钢铁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通称“北戴河会议”。会议确定当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的535万吨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为了在余下的四个月时间里完成钢产量翻番的任务,全国城乡掀起大炼钢的群众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各部门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大跃进”的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7月,《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人民公社实行的一系列做法,特别是公社化初期的共产风,严重脱离了我国国情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对策和结果: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