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球上的水(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球上的水(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11-20 19: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球上的水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根据需要,从更多的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海水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淡水只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及土壤中,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3.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能够向大家表达从图示中获得的发现和感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水创造了美丽的大自然奇观,懂得爱护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4.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能够向大家表达从图示中获得的发现和感受。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不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层次2:学生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
层次3:学生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探究能力
层次1:学生不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层次2:学生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层次3:学生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能够向大家表达从图示中获得的发现和感受。。
教学材料:
多媒体课件、杯子、汤匙、滴管、水、洋葱头实验装置(洋葱头、烧杯、洗发水、清水)、
净化水的装置(旧的空饮料瓶、剪刀、滤纸、泥水、木炭粉、湿沙、水槽或小盆、碗、石块、咸水、淡水、保鲜膜)。净化水的装置、洋葱头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 通过研究水,你有什么收获或启发?2.播放VCD,观看地球的美景。3.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儿有美丽的水景?讲给大家听一听,好吗?板书揭题。 1.通过回忆、反思,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水,知道水的相关知识,以及自己的研究体会和研究方法的获得,并通过观察地球上美丽的水体,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并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出要研究的话题。
探索和调查 一、了解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江河湖海、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1.提问:地球上哪里有水?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3.教师出示光盘或课件简要小结。 1.积极引导学生描绘美丽的水环境,增强学生对水的亲近之情,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了解地球是个水球,但可用淡水资源却极少。1.讲述:把书上地图中的空白处涂上淡蓝色,它表示的是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比一比,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2.提问:关于地球上的水,你已经了解了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提问。4.学生分组汇报已经知道的水资源情况,相机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5.你从大家的汇报中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谁还有不同的发现?6.播放课件,`讲解:地球表面虽然70%是被水覆盖,但是它们97.5%是海水,2.5%是淡水。全世界的淡水主要分布在地球南北极的冰山上,其次是地下水。由于开发困难和技术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很少被直接利用。因此,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个比方……请自学课本34页。7.学生自学、用仪器实验,感知淡水资源的匮乏,进行讨论。8.汇报:你有什么感想?为什么? 1.学生在地图上涂色后,教师可告诉学生:水覆盖了地球上3/ 4的面积,所以,地球又被人们称作是一个水球。这样做,可以为后面的一系列数据表达奠定基础。2.为便于学生领会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教师可引导学生比对数据,如:地球表面的3/ 4;淡水占总水量的3%;地表水占淡水的0.34%。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计算或自己计算一下地表淡水所占水的多少,即3% × 0.34%。3.讨论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原有的对地球上的水的认识,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原有基础的一个契机。4.学生可能对于“地球上所有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淡水”之间的比差感到惊讶,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亲身感受水资源的匮乏,在“仅有的这滴淡水还受到哪些污染”时,学生可能从生活、农业、工业、环境等领域对水的污染展开讨论,并举出自己见到的周围的情况进行补充,联系生活,联系上一节课中对水资源调查的情况,进一步感受人类的污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而产生“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5.用文字或图画展示各组的观点、感受,张贴在黑板上,由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培养学生敢于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会交流。
9.淡水的用途有哪些?看谁说得多。小组讨论,准备汇报。10.你发现了什么矛盾?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你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 6.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如此少,而用途却很广大,二者十分矛盾,通过想象,感知人类离不开水,进一步体验缺水的痛苦,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增强“我们要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认识水污染现象,了解污染原因和危害。1.提问:你知道哪些水被污染的事情?2.介绍洋葱头的实验。3.提问:刚才谈了那么多,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1.尽量让学生例举水污染的现象和被污染的后果,越多越能说明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注重引导学生把视线聚焦到家乡,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状况,说污染现状、找污染原因,提保护办法。如有必要,也可鼓励学生写信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反映。3.该实验可以提前几天当着学生面做,然后放在全班学生都能看到的地方,上课时再来进行集体观察,从而真实、形象地说明受污染的水对生物的危害。
四、了解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1.讲述: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我们也来试试这些办法。现场做一个过滤器,直接展示净化装置。还可以用这个装置净化一点儿水,以说明此装置的有效性。2.说明“咸水变淡水”装置的工作原理。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其它的办法。
五、增加节约用水、反对浪费的意识。1. 讲述:这么珍贵的水,可是生活中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你能举例说说吗?2. 分组讨论、寻找。然后汇报:你平时看到了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我们又能做哪些节水的事情?3. 交流、汇报。4.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节水是全社会的大事情,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人人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让我们从今天起做节水的小标兵。5. 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制定节水方案。6. 分组汇报、交流节水方案。7.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有什么感受?8. 补充农业、工业高科技节水技术和以色列的节水措施。如:滴灌、水的多次利用、污水回用…… 1.让学生多举一些浪费水的现象,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浪费水的种种现象,激发“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情感。老师补充一些学生不知道的事情。如: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1~6立方米水,刷牙不间断放水一分钟,浪费6升水……2.教师补充一些节水新措施。如:家庭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用科学改变生活的意识。3. 补充有关水法、世界水日的信息。
回顾和解释 1. 展示:一个大号雪碧瓶装水大约2升,比较自己生活中的用水量,统计自己家每天的用水量和节水后的用水量。2. 广告语:“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你的眼泪。”你也能写自编一个广告语吗?做成宣传单或告示牌,贴在适当的位置。 1.通过实践活动,调查生活中的用水量和节水量,比较、评选节水标兵,激活“节水意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身体力行地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每一个水资源,达到教育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