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3.愿意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3.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4.“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
层次2: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不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层次3: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探究能力:能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层次1:不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层次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层次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教学材料: 供学生寻找的某环境(校园、田野、花园或苗圃);记录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规定寻找时间为1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 通过寻找,积累大量感性认识,为生物概念的形成提供依据。
探索和调查 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 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
回顾和解释 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