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空一日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太空一日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9 07: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22、太空一日杨利伟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3.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写作背景: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作者简介: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 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杨利伟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生词检测:炽热 轮廓
俯瞰 遨游
严谨 稠密
烧灼 五脏六腑
千钧一发
chì kuò
kàn áo
jǐn chóu
zhuó fǔ
jūn
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释然:疑虑消除 幅度:①振动过程中振动的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值。②两个可能极限之间的距离或长度。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俯瞰: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倒悬:意思是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常用在民意、军事、政治等方面重大变化上。 解词遨游:远游,漫游。 鉴于:①关于;考虑到②由于,按照,根据。 严谨:①严肃谨慎。②(结构)严密。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屏息凝神:聚精会神,屏住呼吸。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 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寂静无声:安静的没有声音。容非常安静。一般用来形容夜晚。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我看到了什么——
(3)神秘的敲击声——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行阶段起飞 阶段返回阶段飞行中所见飞行中所闻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探究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 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3.“神舟五号”升空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心情: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作用:这些心理变化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飞船中的感受,说明航天员工作的危险,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读杨利伟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6、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 ,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探究: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2.“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 )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并结合“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中都没有看到长城的事实说明这个说法并不真实,从而表现出作者重视实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探究: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给“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讲会产生怎样的错觉和怎样克服这种错觉。
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阅读课文第四部分,然后探究:
1.“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误认为舷窗的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
2.“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这段过程”指的是什么?
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
3.“外面来人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以之结尾,嘎然而止,令人回味;写出了“神五”飞天取得成功,写出了作者放松的心情。
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
(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5.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叙述航天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表现了杨利伟沉着果断、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说明了航天员工作的危险性、艰巨性,抒发了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国的感情以及胜利返航的自豪之情。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意义?“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