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师说》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扫描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师说》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扫描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04 12: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第七单元
24.师说
自主习
、.主干知识←提前预习前开多等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孰能无惑()(
句读()
或不焉()
六艺经传()
官盛则近谀()郯子()
苌弘(
老聘()
李蟠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
(4)作《师说》以贻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韩愈,字
世称作品集有《》。他是唐代“”的倡
导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
5本文论述了
的重要意义,抨击了当时
的不良风气,
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点击恩维←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读”“不”“传”是多音、多义字,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尤其是文言文中的特殊意
义来确定读音。
2.平时要积累一些文言字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解释时,可以调动积累,结合具体的语
言环境来分析。如“学者”“无”是古今异义词,“耻”在这里用了意动用法。
3.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做到心中有数。在翻译时,遇到疑难字词,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翻译完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4.要掌握重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并且进行拓展性阅读,阅读相关作家的代表作品。
5.阅读议论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及写作意图
8名师导学
理清结构
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
师之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指“六艺经
古之学者必有师从师必要:人非…解矣
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
择师标准:无贵…存也
他把“土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

众人耻学于师
工之人”看成反常,也暴露了当时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

说批士大夫不从师于已耻学于师
阶级的偏见。
土之娱/化
怎样从师:例证、引证
4攻克难点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师说》是一篇说理透彻、结构严谨的典范的议论文。
文章开始就托古立论,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中
2语言特色:
心论点,然后又从三个方面层层推进。第二段联系现实,运
1.整句、散句结合。
用了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第三段,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
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说明写作缘起,也论证了中心论点。
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师说》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如对比论证、例证法、引证法等
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
(1)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
长散句中,“圣益圣,愚益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氵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第
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已耻学于师的对比;第三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组对比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于学习与士大夫耻于从师的对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氵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
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个对比后,氵从师的重要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用的
(2)例证法和引证法。除了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
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后,“吾未见其明也。”用的是否氵事例外,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通过典型的事
定、责备语气;第三个对比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氵例和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用慨叹语气表示
对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讽刺和鄙视。
5质询疑点:
3.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氵羞,官盛则近谀。
第二句句首的“师”字和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紧接着。其这一句话有哪几种断句方法
他的句子还有:“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有以下三种断句方法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
①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官盛则近谀。(“曰”字后没有引号。)
这种句法,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急转直下,不可
②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贝
抑止。
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字后有引号,下引号在“道相似
也”之后。此种断法则将“位卑”句作为作者的分析,也
3把握重点
叮通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③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字后有引号,下引号在“官盛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则近谀”之后。课本选用这种断句。)
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