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内容
课题
对外开放
第 9 课时
总第 9 课时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说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和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
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学习
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
难点
从区域角度来展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乐探
(5分钟)
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熟悉课本内容用双色笔标出会的和不会的
经济特区的建立
建立:1980年在广东的 、珠海、 和福建的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代表: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影响:对引进 、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过程:(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 。
(2)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
(3)1988年, 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 开发区建立。
深化(1992年以后):
开放 、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 、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陆续开放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 沿海经济开放区--------- ”的全方位、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贸组织
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 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 的迅速发展 2、时间: 年12月
3、意义:为我国参与 开辟了新途径,为 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乐研
(5分钟)
根据预习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
乐拨
(2分钟)
教师点拨下列问题
试分析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乐展
(2分钟)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创设的经济特区分布于( )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上海、广东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设立深证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经批准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D.开发区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4、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我国( )A.城市改革走向深入B.实现现代化C.农村改革全面实施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5、《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国有企业开始改革
6、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有( )
1980 1984 1985 1988 1990 1992
①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开始②逐步开放到东部沿海地带③进一步开放到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④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乐测
(5分钟)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十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
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绩为例加以说明。
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知识网络构(10分钟)
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