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9 09:3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大唐无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16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篇 契丹的兴起
第二篇 澶渊之盟
第三篇 宋夏议和第一篇 契丹的兴起李天佑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他在网络上经常浏览一些历史网站。他在查找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史料时,看到了一段关于契丹族的传说:契丹族传说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发源辽河流域一、契丹族的兴起契丹的兴起(辽)时间:
建立者:
都城: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上京兴起原因:汉人北迁,契丹人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10世纪初契丹族人的发型契丹族的兴起契丹族还猎图猴盖马蹬壶 马蹬壶为典型的契丹族器物,为方便于马上携带的皮囊而制成的。(北京顺义木林乡辽墓出土。)契丹族的兴起李天佑同学发现了一段史料: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 《续资治通鉴长编》问题: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
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渤海幽云十六州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宋朝为夺取幽云等州,与辽作战数十年。称中国位号,
仿中国官属,
行中国法令,
任中国贤才,
读中国书籍,
用中国车服,仿效中原王朝
建立政治制度任用汉族贤人为官翻译中原书籍仿制汉族的服饰、模仿汉族的生活习俗采用中原王朝的法令契丹族的兴起契丹货币第二篇 澶渊之盟李天佑同学在网上看到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但是还是有一些细节没有搞清楚,让我们一起帮助他。辽代武士宋真宗辽与北宋的和战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材料: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
(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
(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有人骂《澶渊之盟》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这第二条“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但是,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每年收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军费是五千万两。关键在于第二条的后一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这“岁币+自由贸易”可厉害了。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 ——王吉舟《大宋擅长货币战争》
依据材料,概括说说作者对宋辽签订的《澶渊之盟》条约持怎样的态度?肯定的态度辽与北宋的和战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以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而且彼此还进行贸易。辽与北宋的和战1.对于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党项族的兴起(西夏)时间:
建立者:
都城: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西夏壁画人物党项族的西夏第三篇 宋夏议和 西夏铜牌西夏
货币西夏文字党项族的西夏西夏王陵西夏瓷器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在学习中,李天佑同学看到以下史实:
战: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
和: 1044年,西夏与宋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思考: 宋夏议和后有何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双方维持和平局面。辽西 夏北 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战 → 和本课小结一次战役: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宋辽议和)
两次议和
宋夏议和
两个民族:契丹族、党项族
三个政权:辽、北宋、西夏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
A.阿保机 B.耶律大石 C.耶律楚材 D.阿骨打
2、为了写一篇论文,李天佑阅读了《契丹的兴起》和《辽、宋、夏和战》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民族政权的繁荣 B.国家的统一
C. 民族政权的并立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AC3、宋辽澶渊之盟在客观上起的重要作用是
A、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B、延缓了北宋的灭亡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维持了长期和平
D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