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4-6节)
亲爱的同学: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体会和收获。今天,请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呈现出来,与父母、老师和你的同学共享。祝你成功!
考生注意: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4大题,36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仔细答题,注意掌握好时间。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徒手登山运动员,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2.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及其营养价值的说法,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增加、提高 B.减少、提高 C.减少、降低 D.增加、降低
3.如果一定质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 ( )
A.多、多 B.少、多 C.多、少 D.少、少
4.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
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人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0 未见增加 显著增加
根据以L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5.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
化 (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7.两个大小差别较大的容器里,分别盛等量的含有乳酸菌的鲜奶,然后封口贮存,结果是
( )
A.大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B.小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C.同时变酸 D.都不变酸
8.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下列食物的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
是 ( )
A.蛋白质 B.水 C. 无机盐 D.维生素
9.某人患了某种疾病后,身体逐渐消瘦,则他 ( )
A.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B.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C.获得的能量一消耗的能量 D.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10.患了肠胃炎的病人,医生往往要给他注射生理盐水,是为了 ( )
A.维持体内水分的代谢平衡 B.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平衡
C.维持体内无机盐的代谢平衡 D.调节体内血糖的浓度
11.血液经下列器官流出后,代谢废物减少的一组器官是 ( )
A.肾、肝 B.肝、肠 C.肾、肺 D.胰、肝
12.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C.新陈代谢是先合成身体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分解身体的部分物质
D.每一个活着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13.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
A.肾小囊或肝脏 B.肾小管或胰岛
C.肾小球或胰腺 D.肾小球或垂体
14.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适宜的运动有利于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B.细胞内的异化作用可以释放能量
C.神经、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新陈代谢 D.运动和生殖系统与新陈代谢无关
15.人体血液中尿素等含氮废物主要来源于 ( )
A.糖元的分解产物 B.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C.糖类的消化产物 D.脂肪的分解产物
16.人在童年进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 )
A.同化作用占优势 B.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相当
C..异化作用占优势 D.同化与异化作用没有一定的量比关系
17.尿液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形成尿液
B.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
D.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盂→形成尿液
18. -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或没有
19.医学上用氧气驱赶蛔虫的原理是 ( )
A.促进有氧呼吸 B.抑制有氧呼吸
C.促进无氧呼吸 D.抑制无氧呼吸
20.在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段,高等生物全部死亡,河水发黑发臭,但仍有一些细菌生存着。
这些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1.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A、B、C、D、四只相同的玻璃瓶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
菌),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A、B、C三只瓶塞紧瓶塞,D瓶开口,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
A.加入葡萄糖和水 B.加入葡萄糖
C.加入水 D.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地搅拌
22.表中列出的四种外界条件中,适宜于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生存的依次是(“+”
表示这样的环境条件) ( )
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
序号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矿物质 光能
甲 + + + +
乙 + + + +
丙 + +
丁 + + + + +
23.在适宜的温度下,在如图所示装置中都加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
的装置是 ( )
24.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草履虫、乳酸菌、酵母的呼吸作用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草履虫、酵母菌、乳酸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5.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一部分直接被 , 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还有一部分用来构成 。
26.人体泌尿系统的构成包括 、 、 、 四个器官、其中最主要的是 。
27.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每个肾大约有 这样的结构构成。
28.每一个生物体都会不断地从外界 营养物质, 身体新的组成成分,
能量;同时又不断地 身体内原有的部分物质, 能量,
废物,以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这就是 的过程。
29.植物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植物能通过 作用,自己制造 并
能量,而动物只能通过 来获得营养。
30.从已死的、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的生物称为 生物,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
表获得营养的生物称为 生物,例如 ,上述两种生物的营养方式都是
31.有些微生物能进行无氧呼吸,即呼吸过程中不需要 ,这种呼吸又称为 。
三、分析探究题(第32题4分,第33题3分,第34、35题各8分,共23分)
32.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样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比较表,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蛋白质 葡萄糖 尿酸 尿素 无机盐
样品A O.O O.O O.05 2.0 1.6
样品B 微量 0.1 0.003 0. 03 0. 75
样品C 6.5 0.1 0.003 0. 03 0.9
(1)样品A是 B是 ,C是 ;
(2)样品A和样品C比较,主要区别是 。
33.结合如图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与[2]和[3]相比,[1]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如果[2]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3]中的血液是 ;如果[2]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则[3]中的血液是 。
34.请分析如图的示意图并回答问题:(1)B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 (器官)中被吸收的。
(2)F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食物
两个生理过程。若发现F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
(3)与Cl相比,C2中的 气体增多。请自选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35.如图所示是肾单位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单位是由[ ] 、[ ] 和[ ] 构成。
(2)图中A、B两处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和 。
(3)①②中流的血液分别是 血和 血。从⑥中流出的液体是 。
四、分析计算题(共3分)
36.有人希望通过锻炼来减肥,他坚持将质量为15千克的物体反复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
(假设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米),问他要坚持举多少次才能消耗0.5千克脂肪?(假设 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若1克脂肪完全氧化放出的热量为37.5千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4-6节)
一、1.A 2.B 3.B 4.C 5.D 6.C 7.B 8.A 9.B 10.A 11.C 12.C 13.B 14.D
15.B 16.A 17.C 18.D 19.D 20.D 21.A 22.C 23.A 24.A
二、25.氧化身体26.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27.肾单位 100万以上个28.吸收合成
贮存氧化分解释放排出 新陈代谢29.光合有机物贮存摄取现成食物30.腐生 寄生
蛔虫异养31.氧气发酵
三、32.(1)尿液原尿血浆 (2)样品A中不含蛋白质、葡萄糖33.(1)管壁厚,弹性大 (2)动脉血
静脉血34.(1)葡萄糖(或糖类) 小肠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3)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注入甲、乙两个试管内,将玻璃管插入甲(或乙)试管的石灰水
中吹气;实验现象:甲(或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
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35.(1)③ 肾小球⑦ 肾小囊⑤ 肾小管(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或滤
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或重吸收) (3)动脉动脉尿液
四、36. 15.7×103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