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的组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水的组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11-26 08:13:00

文档简介

1.2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
2.水的组成。
3.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及实验得出的结论。
工具:电解水的装置、火柴,多媒体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这是因为水是 生命有机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 生命活动 也离不开水。
2.在人体中水分占人体总重的 2/3 以上。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液态 存在,另外一部分则是以 固态 和 气态 存在。
4.水循环的动力是 太阳光的照射 。能给陆地上水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循环 。
植物通过 根 ,吸收 土壤 中的水分,主要由 叶 通过 蒸腾 作用将水散发到大气 中成为 气态 水。
[科学探究]
一、水的电解
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气泡 ,两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 ;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 ,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氢 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这是 氧 气;
(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 负 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 正 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 。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3.实验结论:氢气中的 氢 和氧气中的 氧 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 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讨论] 同学们在生活实际中知道水的哪些性质?
分组讨论后,汇总填写下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一定质量4℃时体积最小
[课内练习]
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填写下表。
气体体积
体积比
检验气体
是什么气体
正极

=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

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氢气
2.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 没有颜 色、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的 液 体。常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凝固点是 0℃ 。
3.实验证明水是由 氢 和 氧 组成的。
[课时小结]
1、电解水的实验及实验得出的结论。
(1)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3)怎样检验。
2.水的组成。水是有氢和氧组成
3.水的重要性质。
小结
文字表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而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电解水时生成了 氢气 和 氧气 ,说明水是由 氢和氧 组成的。电解水的变化的 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2.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 100℃ ,凝固点是 0℃ 。
3.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清澈透明,喝起来有一种甘甜的滋味,因此矿泉水是纯净水。这句话对吗?
[答] 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物质是否纯净,要从是否只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含有多种物质去分析。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因此它含有多种物质,应该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4.下列对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B )
A.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
B.纯净的水略带甜味
C.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通常情况下,-10℃时水是固态
5.一只烧杯中盛有100克水,测得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如图1—1所示,从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水4℃时体积最小 。
6.任何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而水在这方面却有一种异常现象,这就是 当温度低于4℃时,水的体积是膨胀的(即反膨胀现象),结成冰体积更大 。
[深化提高]
7.你曾把饮料放到冰箱(或冰柜)中冷冻过吗?请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回答将一瓶可口可
乐(玻璃瓶盛放)放入冰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1)提出问题: 将可口可乐瓶放入冰柜中冷冻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
(2)建立假设: 可口可乐瓶可能在冷冻过程中破裂 。
(3)实验设计: 将一盛满可口可乐的玻璃瓶(密封)放入冰柜,过一段时间取出观察 。
(4)观察到的现象: 瓶子在可乐结冰后破裂 。
(5)得出结论: 可乐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最后使瓶子破裂 。
(6)合作交流。
课后反思
从上课来看,学生掌握得不错。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做作业。要从实验中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很容易(错误),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却太难(正确)。这样的教材设计是否存在问题。从认知的角度来讲,根本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需要学生的死记硬背。
第二节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教学过程
备注
1.复习检测: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学生回答:略
3.提问: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4.演示实验:
1)注意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实验现象:
3)可以得出什么结果?
5.讲述板书:一、水的电解:
1.观察内容及步骤:正氧负氢直流电,体积之比2:1,质量之比8:1。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2.实验结论: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6.提问: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7.简答:化学变化。
8.讨论:运用现在知识,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水有哪些重要性质。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9.讲述板书:二、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
沸点
?
气味
?
凝固点
?
状态
?
水的异常现象
?
1.各种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液体
水的异常现象
4℃以下:热胀冷缩
4℃以上:热缩冷胀
2.重要性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补充:一杯清水是无色透明的,而有的池水、湖水、海水等为什么却是浅蓝色的呢?
这是因为水的颜色与水层的厚薄有关的,无色透明只是对薄的水层而言。另外,水的颜色还跟光有关,射向水的光,一部分在水的表面就被反射,另一部分深入到水中,经过较长的一段光路,再反射出来,在这一段路上,水吸收了一部分光,水吸收光的能力是从红到紫逐渐减弱的,因此人们看水时,觉得是蓝色的。
10.讨论: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的原因。
11.讲解:略
12.讨论:如果水不存在反热胀冷缩现象,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请猜想出。
13.列举情景:
学生一:湖泊中水的冻结就会从底部开始,从而容易导致湖泊中的水全部冻结。
学生二: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水管壁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使水管爆裂。如果没有反热胀冷缩现象,就不会爆裂。
学生三:可以制成水温度计。
14.课堂练习:
1)水分子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成不同的状态呢?
2)下列水的性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A.水能分解  B.水能结冰  C.水的升华  D.水是液体
15.音乐欣赏: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16.课后作业:
17.课后小节反思:
课件25张PPT。水的组成(固)(液) (气)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变化? 新设想若把水通直流电,会怎样?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水电解器 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璃管 电极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分别与电源的
正、负极相连璃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电解水实验中请注意:认识气体氧气氢气支持燃烧,能
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可燃烧而且产生
淡蓝色火焰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有无色气体生成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液面下降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电源负极和正极出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直接点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淡蓝色火焰 带火星木条复燃 观察内容及步骤 (氢气)(氧气)氢气(电源阴极):氧气(电源阳极):可燃,淡蓝色火焰带火星木条复燃
[或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有助燃性)]水的电解阴极氢气多,阳极氧气少。体积2:1结论: 变化的过程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思考问题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水的重要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 液体100℃
(标准大气压)0℃100g的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反膨胀现象:0~4℃热缩冷胀。
一定质量的水,4 ℃时体积最小水的重要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 液体100℃
(标准大气压)0℃反膨胀现象:0~4℃以下时热缩冷胀,
4℃以上时热胀冷缩。一定质量的水,
4 ℃时体积最小冰山是如何形成的吗?冰山是大陆上的冰雪反复积累,在海岸边缘的冰崩解后入海而成的巨大浮冰,而且还有9/10在海面下。(1)降下来的雪 (2)晴天也不会融化 (3)上面又再积雪 你知道冰山是如何形成的吗?(4)由于积雪的重量,把下层的雪压成冰。 (5)如此形成的冰会往低处移 (6)到海岸时前端的冰破裂被推挤出海,形成冰山。 海上漂浮的冰山其实是南极大陆冰盖破裂后,进入海洋的巨大冰块。南极大陆中间高,四周低像一个盾。数万年不化的积雪在它上面覆盖了数千米厚的冰盖。冰盖自身的巨大压力使它们不断地向四周的大陆边缘运动。在海边,这些冰渐渐伸入水中,叫作陆缘冰。当它们伸入水中过多时,由于水的浮力,它们会折断,成为一块漂浮在海上的巨冰。这就形成了冰山。冰山对于航海是十分危险的,过去人们只能凭眼睛观察它们,现在可以用雷达来监测。分裂的冰块有时可达100多公里范围,是一种宝贵的淡水资源,但目前尚没有利用的方法。 思考题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和空气?
某广告语“本饮料是纯天然产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你对此广告语有何看法?
为什么湖底不结冰?
在观察了老师演示的“水的电解”实验后,小刚若有所悟地说:“水电解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难怪鱼能长期生活在水里,那是因为水里有大量的氧气啊!”你对小刚的想法有何看法?练 习1、根据右图所示电解水装置中的现象,
判断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图中A点表示
极,B点表示 极。阴阳2.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的表现  (D)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氢气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C)空气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BB4.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产生水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 )
(A)水中含有氢气    (B)水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C)水中含有氧气    (D)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5.在1.01 X 105 Pa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凝固点是__。通常情况下,水是以___状态存在的。B100℃0℃液体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 )
(2)水可以蒸发成为氢气和氧气。 ( )
(3)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 ( )
(4)水在电解前后,氢和氧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 ( )
7.怎样鉴别电解水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
8.试描述鉴别时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9、在电解水实验中,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和插入负极的
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是 ,体积小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其化学式是 ;体积大的
气体能 ,发出 色火焰,其化学式是 。
由于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 和 ,证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1:2复燃O2燃烧淡蓝H2H2O2氢元素氧元素思考题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的过程框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说出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环节的名称并说明人类目前在哪些环节中可以施加人为影响?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有无变成其他物质?发生的是______变化(“物理”或“化学”)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时,湖里靠近水面的湖水总是先结冰,因此,水中的鱼虾能够生存。你知道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吗?
这个现象跟水的密度有关。在4℃1千克纯水所占的体积最小,即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当气温下降时,湖里靠近水面的湖水温度首先降低,水的密度变大而下沉,湖底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的水上升形成对流,直到整个湖水温度降到4℃时,水的密度最大,对流不再进行。当气温继续下降到0℃以下后,靠近水面的水首先结冰,只要湖水不是很浅,在湖底部
的水温仍保持在4℃左右而没有结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