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教案(打包4套)(新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教案(打包4套)(新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3-29 17:26:45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通过米勒的实验,了解模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过程方法
1.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情感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仅限于假说和推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关于生命的起源同学们可能听说过许多不同的传说,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2·1·c·n·j·y
(二)学习新课
科学有别于其它认知方式和其它知识体系,就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实证标准、逻辑论证。所以,科学的推测必须和观察或实验所获得的证据一致,还应该合乎逻辑。科学并不排除想象和联想,但是这些想象和联想应该是基于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的,并最终还需要过程和实验的证实。〔科学研究思路:事实-------推测---------事实验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阅读课文第51页,生命起源的假说有哪些理论?
一、神创论:无据可查
二、自然发生说
指导阅读课文,交流讨论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说?
三、宇生论:
分组交流展示
1.证据: 表明::
2.地球外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
四、化学进化论:
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
1.地球什么时候形成 ?
看P51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描述原始地球环境
2.原始大气是怎样形成的?
3.米勒模拟实验
提出问题:原始地球能不能产生原始生命呢?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 等气体模拟 。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 现象。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 生成,此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21教育网
实验表明:
4.化学进化过程
进程1: ,在 、 、 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21·cn·jy·com
进程2:简单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 1981年,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 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是一种RNA。www-2-1-cnjy-com
进程3: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阅读课本最后一段):说明 。
进程4: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这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发生,是一个飞跃,一个质变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演变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关键,但目前仅仅是推测,如果能得到证实并能进行模拟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能人工合成生命,这将是生命科学上一个重大的突破。
进程1在 发生,进程2、3、4在 发生。
五、分析讨论
1、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初产生的有机物的汇总场所,有机高分子的形成,多分子体系的组成,以及原始生命的诞生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而海水能阻止强烈的紫外线对原始生命的破坏杀伤作用。所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1cnjy.com
2、 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
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作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已不存在了。随着地球上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藻类(如蓝藻)和以后绿色植物的出现,现代大气已成为含氧丰富的氧化性大气,而不再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还原性大气。现今地球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阻挡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没有了强烈的太阳辐射,也没有频繁的闪电,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作用已不复存在。
(三)课堂小结
1.生命产生的过程
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观察到“腐肉能生蛆”“腐草能化萤”,因此他们认为生命来自于非生命,这是生命的自然发生论。 www.21-cn-jy.com
2.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科学成就
1.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结晶蛋 白质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 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21·世纪*教育网
2.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一、神创论
二、宇宙胚种论
三、物质化学进化论
(一)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
(二)米勒模拟实验
(三)科学推理:化学进化过程
1、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
2、简单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3、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4、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 预习第3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
七、教学反思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之谜,它涉及到天文、地质、理化、生物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站在我们今天的地球上来追溯距现在46亿年以前的历史,难度很大。直到今天,人们对生命起源这一古老而崭新的问题仍然在继续研究和探索之中,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着原始大气成分、生命起源于何处等问题又有了新的看法和争论,实事求是的科学争论对于深化认识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3.描述生物进化的原因。通过分析拉马克与达尔文关于进化的学说,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4.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过程方法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和分析,初步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
1.关注生物进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教学难点
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原始生命的诞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进化的开始。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引导学生跟随老师思路回答下列问题:21教育网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呢?
(二)学习新课
(第1课时)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化石研究视频、图片,阅读课本P55,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寻的化石方面资料,加深对化石的理解。 www.21-cn-jy.com
观看视频及课件,结合自己搜集的化石相关资料,形成对化石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P55及P56相关始祖鸟内容,播放始祖鸟研究视频,展示始祖鸟图片,据图6-3-8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征像爬行动物,哪些特征像鸟类?
2.始祖鸟的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了解始祖鸟化石的特征,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回答老师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引导学生阅读P55及P56相关化石分布规律及其他生物进化证据内容,播放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作出总结:21·世纪*教育网
1.化石在地层分布有何规律?
2.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3.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除了化石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还找到了很多能说明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如形态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等。 阅读课本观看课件,根据自己的思路总结生物进化证据的归路,并根据老师总结完整自己的思路。2-1-c-n-j-y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P57生物进化树的内容,播放相关生物进化树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填写图6-3-10植物和动物进化大致历程中方框的内容。 21*cnjy*com
阅读课本,根据课本内容填写图中方框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P58动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内容,播放相关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并作出评价总结。【来源:21cnj*y.co*m】
1.植物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单细胞
藻类植物→多细胞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单细胞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规律:由简单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通过阅读课本观察课件,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总结,根据老师的总结完善自己总结的内容。
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www-2-1-cnjy-com
2.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规律:由简单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总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
一、引言:
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成千上万种生物,目前已经命名的有150多万种。我们现在看到的生物与远方时期的生物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一下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1(搜集和整理有关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1、教师:简介达尔文不怕困难,跋山涉水、采集标本、挖掘化石的故事。
(板书:自然选择)
2、学生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有关达尔文的其它资料相互交流、讨论。
3、说一说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应该向达尔文学习些什么?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怕困难、敢于开拓的精神)
4、教师结合学生讨论,进行小结。
(二)活动2
1、以长颈鹿进化过程为例,认识“自然选择”物种的含义;
2、学生讨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3、选择一类其他的动物,试着解释他们先怎样进化的。
(要求学生大胆想象,热烈讨论)
4、小结
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证据:化石—------直接证据
1.生物进化 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规律: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21cnjy.com
2.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的藻类 原始蕨类 原始种子植物
3.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哺乳类21·cn·jy·com
原始鸟类
五、板书设计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分析始祖鸟的化石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单细胞藻类植物→多细胞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单细胞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规律:由简单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人工选择:
(二)自然选择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过度繁殖 b.生存竞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3.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 预习第3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体悟”学习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实现了有效教学。通过调查研究、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教学环节设计新颖,通过三大板块的设计,有机组合穿插各项教学事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教学的整体性、灵活性、流畅性。但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在学生“体悟”活动后,如何科学、灵活地引导学生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感悟上升到理论,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随机应变,进一步加以引导。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过程方法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难点: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21教育网
(二)学习新课
模仿科学家的研究
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
2、小组讨论
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21cnjy.com
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
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
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
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21·cn·jy·com
假设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
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6、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www.21-cn-jy.com
7、组织学生的交流
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
8、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
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在继续研究中。
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1.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森林消失→古猿转到地上生活,学会使用树枝、石块等物体→两足直立行走→学会制造工具,大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形成人类社会(即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37、人与类人猿(如猩猩、长臂猿等)本质区别:?①人能劳动,能在劳动中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人有语言,有思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人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如北京人)→智人。?
五、板书设计
1.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
2.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
3.人类的进化(1)直立行走(2)使用和制造工具(3)脑量增加(4)产生语言和意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 预习第4章《现代生物技术》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确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的思想。
第3章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3.能概述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讨论,知道科学研究及假设要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化石进行比较,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地位。2-1-c-n-j-y
4.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知道生物适应环境,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培养环保意识。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通过学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知道生物适应环境,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
2.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有机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21cnjy.com
3.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在一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氨基酸,请回
答:
(1)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2)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3)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4)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
(5)米勒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是;产生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6)A内为模拟原始大气中发生闪电现象。
(7)B、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8)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证据:化石—直接证据
4.生物进化 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古代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自然选择学说: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
(二)题型、方法归纳
类型一 生命起源的学说
1.米勒的实验证明:关于生命起源的从原始大气演变成有机小分子的过程是可能的。
2.原始地球具有生命发生的条件:
(1)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氮气、氢气、甲烷等各种能够转变成有机小分子的成分。
(2)原始地球的高温、紫外线、闪电、热能等环境,原始大气的各种成分在这种环境的激发下才能形成有机小分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经过长期的演变,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2·1·c·n·j·y
类型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研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这不仅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发展规律。
2.科学家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纵向比较,对现存生物种类进行横向比较,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类型三 生物进化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它科学地解释了不同环境中形态各异的生物具有共同祖先及生物进化的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过度繁殖是产生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和种间的斗争;有斗争就有选择,因此,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素材,而遗传则实现了变异的不断积累。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最终结果。www-2-1-cnjy-com
(三)典例精讲
类型一 生命起源的学说
【例1】(玉林)在生命起源过程的研究中,米勒实验可以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
B [解析]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21·世纪*教育网
【例2】(内江)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  )21*cnjy*com
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B.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原始生命
C.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D.有机大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A【解析】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21·cn·jy·com
【方法归纳】
类型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例3】(百色)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简单到复杂
B【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类型三 生物进化学说
【例4】(娄底)现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 ()
A.抗生素质量越来越差 B.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
C.人类的体质越来越差 D.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解析】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来越差;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人类的体质越来越差;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www.21-cn-jy.com
【例5】(益阳)下列各项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B.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非常相似
C.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白色 D.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白和黄色
D【解析】小猫的体色由遗传物质的决定的,与自然选择无关。
类型四 人类的起源
【例6】 “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就可以直接说明(  )【来源:21cnj*y.co*m】
A.生物是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B【解析】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就可以直接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出处:21教育名师】
【例7】(龙东)人类起源于( )
A.大猩猩 B.黑猩猩 C.类人猿 D.森林古猿
D【解析】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大猩猩、黑猩猩都属于类人猿,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森林古猿一部分走向森林进化为现代的类人猿,一部分下到地面学会了直立行走进化为现代人类。
(四)归纳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生命起源的学说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三、生物进化学说
四、人类的起源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章单元测试
七、教学反思
课堂引入可尝试其他方式,如由达尔文的所见所闻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保护色的动物举例如能借助多媒体效果应该更好。在回答生物是怎样进化这一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时,学生会很自然地说是环境在改变着生物,以至于会认为环境如何变化生物就朝着个这方向变化。学生看似符合逻辑的推论印证着环境是生物进化的决定因素,这种温和的自然观否定了自然竞争的残酷。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