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1.列举生命起源的一些观点。
2.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出现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电影《宇宙与人》提供了下列资料:
地球诞生在大约46亿年前,那时的地球天空赤日炎炎,地面上火山喷发、容颜横溢。水蒸气、氨、甲烷等非生命物质构成了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这些气体在紫外线、雷电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以后,随看温度的降低、雨水的形成,这些简单的有机物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这些有机物又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神创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圣经的故事
中国的传说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一切生命都来自神的创造。17世纪意大利医生F.Redi 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微生物只能证明宇宙空间存在有机物,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天外。化学进化说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 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年前形成的,你能描述一下那时地球的状况吗? 地质学46亿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
甲烷
氮
氨
氢
水蒸气
等等这样的早期环境条件中,有没有可能有氧气呢?原始地球假象图资料分析 思考:
1.原始地球的环境是怎样的?
2.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差别?
3.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推测,原始地球有生命吗?为什么生命的起源(1) 场所:(2) 物质:(3) 能量: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水、氢气、甲烷、氨、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碳等等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2、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资料分析 思考:
1.米勒的实验装置个部分各模仿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气模拟降雨加热米勒实验装置水有机物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反应物条件产物原始大气宇宙射线
紫外线
闪电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甲烷
氨
水
氢
硫化氢
氰化氢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利用氨基酸合成了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核苷酸人工合成了核酸。说明:生物小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有机物大分子。化学进化说 在河北兴隆县发现世界上完整的古海底“黑烟囱”。(14.3亿年前) 太平洋东部洋嵴上的“硫化物烟囱”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这个环境接近于于地球早期化学进化和生命起源的条件。) 化学进化说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目前尚无定论。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争论,对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课件28张PPT。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1.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3.描述生物进化的原因。通过分析拉马克与达尔文关于进化的学说,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4.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合川马门溪龙 合川马门溪龙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体长22米,肩高3.5米,头小,颈长达9米,颈几乎占了体长的一半。体重20吨。合川马门
溪龙是中国恐龙群中最闪亮耀眼的明星。它利用长颈采食树稍顶端的枝叶,就像长颈鹿一般。梁龙(Diplodocus)恐龙体长:27米
恐龙体重:10吨
恐龙食物:草食
生存年代: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晚侏罗纪辨认要决:尾巴特别长
恐龙种类:蜥臀目·蜥脚类生存地点: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明州现在还有恐龙吗?我们怎么知道以前有恐龙存在?一、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二、化石的形成不同地层化石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图表
尝试说出地层中生物化
石分布的特点。资料分析一 越是古老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是新近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简单,越低等越复杂,越高等 1861年,在德国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始祖鸟化石。这种生物的大小跟乌鸦差不多,满身被有羽毛,与鸟相似,但它的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嘴里长有牙齿,尾长并有尾椎骨。这些特征又与爬行动物很相似。 资料分析二始祖鸟是__ ________和________ 的中间过渡类型。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解剖学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请利用已有知识补充其中的空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尝试总结动物和植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哺乳类两栖类被子植物(1)植物进化的历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原始
藻类植物种子
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动物进化的历程单细胞生物原始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原始
脊椎动物节肢动物 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1809年他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拉马克(1744-1829)拉马克的观点用进废退: 法国博物学家,1809年他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1.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2.变化了的性状能够遗传下去。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自然选择长颈鹿的个体有差异缺乏青草得不到
足够的食物
被淘汰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体间的差异生存斗争长颈、长前肢个体(遗传积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现代长颈鹿(变异)现代长颈鹿个体差异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生存斗争 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 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
对生物个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产生生存斗争的结果适者生存 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应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为什么同一个祖先的狗会出现如此多得种类?人工选择原始生命↗↘原始藻类植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各类植物各类动物1.生物进化的历程 由___ _到 ___
由_ ___到_ __ _
由__ __到__ __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简单 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形态结构上)(生活环境上)(进化水平上)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人类满足人类自然条件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较快较慢课件17张PPT。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1.通过资料分析环境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提高逻辑分析的能力。
2.描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女娲造人 、亚当夏娃这些都是神话,那么人到底是怎么来的?人与猿的相异处 最大的不同是人可变足行走,这种走路方式使身体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这些不同处可为灵长类化石在分类上的主要依据。 足部—(人) 脚后跟踵骨向后展,走路时,身体重量先落在脚跟上。脚底穹隆(足拱)范围增大,走路时弹性加大。大脚趾已失去像猿类可与其它四趾对合的现象,故失去拿握的能力,只能用於支持并利于走路 手臂和手— 猿的前肢及其大拇指较小,也较不常用;人的拇指大,且更可以弯曲。
下肢— 人的腿部与身体的比例,较所有猿类为长,股骨的末端偏向个体中轴,故脚显得向内弯。
骨盘— 人的骨盘更为扁平,更宽阔,更强而有力。这个黑猩猩和人像吗?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相信人类的进化大约分为:
南方古猿阶段
能人阶段
直立人阶段
智人阶段南方古猿已具有人的一些特征(如短脸、牙齿结构等)。
南方古猿地面生活,能直立行走。
生活在距今大约700万年南方古猿化石能 人脑容量比南方古猿大,脑的沟回与人的相似.
生活在距今大约200万~150万年间于196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能人”这一名称是达特向路易斯建议的,意思是“手巧的人”,因为推测发现于这个时代的工具就是他们制造的。 直立人——人类进化史关键的一个阶段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
能像现代人一样奔跑
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制造石器
具有语言能力
人类的起源: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达尔文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森林古猿3、原因_______________环境变化4、证据_______化石课件19张PPT。第3章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3.能概述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化石进行比较,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4.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知道生物适应环境,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培养环保意识。知识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 1.生命起源的条件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条件。
(2)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当时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原始大气成分有 、氨、甲烷、氢等,没有氧气。因此是还原型的,正是这些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在一定的能量作用下,形成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为生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由于火山喷发的频繁发生,地壳发生变动,形成高原和山峰、低地和山谷,大气层中的水蒸气逐渐增多达到饱和,后冷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聚集于低洼地带,形成原始海洋。知识梳理水蒸气2.起源的化学过程
(1)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许多学者认为,从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的出现这一漫长的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在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逐步演变而成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2)_______ _____物质→_______ ___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_______ _____物质(蛋白质、核酸) →原始生命 有机大分子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知识梳理3.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设置了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装置。实验中,米勒采用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向装置中输入早期地球上可能具有的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氮、氨、氢和甲烷等。结果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知识梳理【例1】(玉林)在生命起源过程的研究中,米勒实验可以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难点突破 [解析]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例2】(内江)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 )
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B.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原始生命
C.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D.有机大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解析】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难点突破知识点2 生物进化的历程1.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知识梳理植物进化历程:
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多细胞的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知识梳理(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________、由________等到高等、由水生到________(如图)。 复杂 低等 陆生 知识梳理【例3】(百色)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简单到复杂难点突破【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B【方法归纳】
1.研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这不仅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发展规律
2.科学家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纵向比较,对现存生物种类进行横向比较,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知识梳理知识点3 生物进化的原因1.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知识梳理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有四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过度繁殖: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2)生存斗争:达尔文认为过度繁殖是引起生存斗争的主要原因。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
(3)遗传和变异: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可以遗传。
(4)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知识梳理4.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可以遗传,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自然选择使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生存下来,不断地进化发展。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知识梳理【例4】(娄底)现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 ( )
A.抗生素质量越来越差 B.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
C.人类的体质越来越差 D.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难点突破【解析】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来越差;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人类的体质越来越差;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是细菌逐渐形成了抗药性,而不是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B森林古猿 1.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2.据推测,生活在茂密森林中的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减少,造成食物短缺,有一部分下地到地面上生活,逐渐学会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寻取食物,就这样经过漫长的年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进化为人类 。类型四 人类的起源知识梳理【例6】(龙东)人类起源于( )
A.大猩猩 B.黑猩猩
C.类人猿 D.森林古猿难点突破【解析】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大猩猩、黑猩猩都属于类人猿,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森林古猿一部分走向森林进化为现代的类人猿,一部分下到地面学会了直立行走进化为现代人类。 D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