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C )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B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3.对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最有价值的文物是 (C )
4.下图是某人画的一幅明朝书生张富贵进京赶考的漫画,漫画中的张富贵背的书籍应该有(C )
A.《论语》
B.《齐民要术》
C.《四书集注》
D.《唐诗三百首》
5.“他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到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我们应该记得,在这一时期,葡萄牙人只是刚刚开始沿非洲海岸探寻航路。”“他们”是指谁率领的船队(D )
A.蔡伦 B.司马迁
C.辛弃疾 D.郑和
6.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B )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患。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7.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一经播出就引起轰动。根据史实,请你指出下列哪一道具不应该出现在剧中 (C )
A.酒壶、茶壶
B.猪肉、羊肉
C.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刀、剑
8.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C )
9.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首个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国的医学源远流长,中医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下列医药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D )
A.制成“麻沸散” B.著有《伤寒杂病论》
C.写成《千金方》 D.著有《本草纲目》
10.据史书记载,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内纵情享乐,四处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整天沉迷木作,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打理;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从材料中你得出的信息是 (B )
A.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
C.皇室内部钩心斗角
D.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位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将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那么黄雀应该是(D )
A.辽 B.西夏
C.元 D.清
1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怠之物,悉听取而归。”材料中的“贵国”是指(B )
A.中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13.(2017·江苏连云港)如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A )
A.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B.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C.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D.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14.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B )
A.西方殖民者对台湾虎视眈眈
B.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C.康熙帝决定武力征讨郑成功子孙等抗清力量
D.郑成功的子孙在台湾争权夺利
15.乾隆时出现的在全国各地开设的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便于货币流通的机构是(A )
A.“票号” B.银号
C.银行 D.钱庄
16.明清两朝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根本目的是(A )
A.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B.抵抗外族入侵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17.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D )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设立军机处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锦衣卫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18.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存在内在联系的是(C )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明成祖——成立东厂
C.清顺治帝——改国号为“清”
D.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19.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C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20.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大一统”局面的首次出现
B.封建社会繁荣和开放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20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共60分)
21.从某种意义上说,—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历代君王的集权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官制中,除皇帝外权力最大的是哪一官职?(2分)
参考答案丞相。
(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除此之外,朱元璋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自己的权力?(8分)
参考答案“重大改组”是指废丞相,提升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其他措施: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设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设立锦衣卫等。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职责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军机处。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4)请给以上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参考答案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2.对外交往往往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中国历史上有过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时期,也有过与世隔绝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一支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经福建五虎门出海,到达占城(今越南南部)。经南海入西洋,途经爪哇、暹罗、苏门答剌、阿鲁、旧港、满剌加,经锡兰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古里(今印度卡里卡特)回航。永乐九年九月返回南京。
材料二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明成祖对外交往的壮举:“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反映的明朝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外交政策?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参考答案郑和下西洋。对外开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成祖时期对外交往壮举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和平交往。
(3)根据材料三所反映出的乾隆皇帝的思想,为此清朝采用什么对外政策?实行这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对今天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对外开放能促进发展与繁荣。而闭关锁国造成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23.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请与他们共同探究。
步骤一 收集资料
(1)以上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其中图片A 、C (填序号)与本次探究活动不相符合,并说出原因。(4分)?
参考答案原因:A、C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
步骤二 整理资料
(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5分)
朝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唐朝
唐太宗把①文成公主 嫁给松赞干布?
②元 朝?
设置宣政院,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清朝
西藏:确立册封制度,册封③达赖、班禅?
西北地区:④乾隆 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⑤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步骤三 归纳整理
(3)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辖主要采取哪几种方式。(3分)
参考答案册封、和亲、战争、设立管辖机构。
步骤四 学史感悟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2分)
参考答案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言之有理即可)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东汉末年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3分)
参考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2)你知道图2反映的经典故事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2分)
参考答案《水浒传》。北宋。
(3)图3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3分)
参考答案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民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西游天竺。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2分)
参考答案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