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30 10: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2.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中国现代史(1949—今)
“站”
1949年 1978年
“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八年级历史
自主预习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目的、实施、意义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文件、内容、中心环节、影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意义。
改革,本质上讲就是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用指令性计划对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消费进行指导。
1978年以前,严金昌所在的安徽凤阳小岗村是有名的贫困村。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对内改革——农村篇
材料一:
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
——摘自《小岗村,严金昌家的年关》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结合材料及P39《相关史事》,想一想:
人民公社为什么约束了农民?
缺少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不高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不高
分田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
对内改革——农村篇
1979年秋收盘点后……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严金昌
对内改革——农村篇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中央对全国各地分田单干、包产包干等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统一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
农村改革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结合表格,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对内改革——农村篇
1950-1952 土改
1953-1956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 人民公社
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的调整
保护农民利益,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如今,美的集团拥有总资产90亿元,累计纳税30亿元,美的商标品牌价值达378.29亿元,闯进《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农村改革(发展乡镇企业)
清枫谷
现在,严金昌经营自家农家乐,每年有20多万元进账。
农村改革
老严的金昌食府
将来,村里打算抓住每年80多万人次的游客量,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游,争创国家5A级景区,让更多村民能在家门致富。
2018年3月5日《人民日报》:《追寻改革开放的地标》
芝麻开花节节高,多亏咱一直跟着改革走!
农村改革
创新奔小康!
对内改革——城市篇
1.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城市改革我知道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1984
城市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为什么要进行城市改革?
4.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增强企业活力
5. 城市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采取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结合教材及以下材料,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政企不分,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
如何改革呢
城市改革: 1985年
国有企业改革 1985年
分三个方面
公有制——
政企不分——
按劳分配——
牛刀小试:完成课后第一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结合课后知识拓展总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结合40页材料研读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巡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通俗说法就是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等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合起来的叫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关链接
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明显增强。
创新奔小康
农村改革
目的
政策
作用
城市改革
中心环节
主要内容
作用
转型增活力
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
注意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决策是在(  )
A.“文革”结束之初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建立后
课堂练习
C
B
D
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城市 D.沿海地区
3.“它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A.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课堂练习
C
5.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7.右图安徽凤阳农业生产为什么能三年三大步?
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