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30 10: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 )
A.臣妾(qì)  昳丽(yǐ)  朝服衣冠(zhāo)
B.孰与(shú) 弗如(fú) 皆朝(cháo)于齐
C.窥镜(kuì) 期年(qī) 四境(jìng)之内
D.旦日(dàn) 暮寝(qīn) 时时而间(jiān)进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
A.徐公来,孰视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4.下面句子中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暮寝而思之
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 )
A.朝服衣冠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闻寡人之耳者
D.吾妻之美我者
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www.21-cn-jy.com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1·c·n·j·y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对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
(2)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
皆朝于齐(朝贺,拜见 )
(3)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
必以情(凭借,按照 )
(4)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
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之妻私臣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辍耕之垄上
D.能谤讥于市朝 朝服衣冠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参考答案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参考答案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10.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说(或:口头劝说、隐喻、婉谏) 的方式。?
11.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1)更欣赏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
(2)更欣赏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12. (2017·山东济宁模拟)下列有关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21·cn·jy·com
13.(2016·广东阳江阳西单元检测)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2017·湖南娄底中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孰视之(仔细)
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为)
15.(2017·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
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这样)
16. (2016·浙江宁波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1·世纪*教育网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www-2-1-cnjy-com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2-1-c-n-j-y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21*cnjy*com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来源:21cnj*y.co*m】
(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参考答案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考答案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②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参考答案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 
(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用原文语句回答)?
(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曰:“善。”乃下令……
大悦,即诏……
参考答案“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17. (2017·甘肃白银中考)综合性学习。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21cnjy.com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参考答案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提示所选课文要能证明关键词,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21教育网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答案示例(1)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出处:21教育名师】
(2)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