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30 22: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伶官传序欧阳修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jué]力而后臣之③,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③臣之:使群雄俯首称臣。守成为什么难?《资治通鉴》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翻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常常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第一句话 身死国灭926年(41岁)大事年表盛衰得失兴亡忧劳逸豫“忧劳”“逸豫”在文中如何呈现? 忧劳可以兴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讨论:这段文字如何体现庄宗兴国时的“忧劳”? 忧劳可以兴国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矢志复仇 忧劳可以兴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晋王赐矢对比:王禹偁《五代史阙文》“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
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想象:作者选取的这几幅画面如何突显庄宗意气之“衰”?逸豫可以亡身 思考:庄宗故事中,“逸豫”具体指什么?逸豫可以亡身李天下得天下失天下可以知之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中心论点结论推论论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史论文·论证结构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第二句话历史现实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借古讽今
以史为鉴 写作背景 当时北宋王朝表面上虽称繁荣盛世,但统治集团日益腐化。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B.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C.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
D. 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忽然发生的事)
文言知识检测2.下列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名词作动词,推究根源)
B.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C.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东:名词作动词,向东逃跑)
D. 忧劳可以兴国(兴:使动,使……兴盛)
文言知识检测3.下列文言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B.盛以锦囊(省略句)
C.系燕父子以组(定语后置)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文言知识检测4.下列文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文: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失去天下的方法,就可以明白这道理了。)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遗愿!)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或者说探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迹象,都是出自人为呢?)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译文: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文言知识检测 从下面四句格言警句中选取一句,写一则读后感: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读后感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