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题(原卷+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题(原卷+参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01 12:04:4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原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惶急huáng 自矜jīn 愧怍zuò 涎水yián
B.郝懿yì 诘问jié 塌败tā 攥着zuàn
C.眼翳yì 惧惮dàn 震悚sǒng 晌午xiǎng
D.尴尬gān gà 睨之nì 门槛kǎn 骇破胆hé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滞笨 镶嵌 绷紧 低眉顺眼
B.倔强 荒避 孤孀 深不可测
C.滞笨 颔首 叮嘱 微不足到
D.肿胀 珠玑 霹雳 情有可源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第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小说《台阶》的作者李森祥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八里营房》等。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根据要求填写句子。(3分)
(1) 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
(2) 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3)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8、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各题。(4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答: 。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答: 。
9.综合性学习。(5分)
某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答:

(2)【探究信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探究出主要信息。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由文艺书写。
答: 。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0.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粗衣 衣:穿
B.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去:离弃
C.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恶:厌恶
D.愿闻余教 余:我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臣受吏民之垢 不使学
B.有一老父衣粗衣 传一乡秀才观之
C.位已高意益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官益大而心益小 自以为大有所益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谨记之 仲永之通悟
B.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孙叔敖为楚令尹 并自为其名
D.足以治楚矣 蒙辞以军中多务
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后,都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贺。
B.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C.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
D.文章的主旨是:为官应该谦逊谨慎,廉洁自律,善于纳谏。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8题。(13分)
①4年前,我喜欢上了户外徒步旅行。
②那年的国庆前夕,与友相约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为避开“十一黄金周”,我们提前几天就进入了宁蒗到木里的无人区。经过3天的徒步穿越,当我们到达川西亚丁雪山下一个叫呷洛的小村子时,正好是“十一”国庆节,农历八月十六。
③向导提前联系了一个叫扎西罗布的藏家。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时,热情的扎西大叔把我们领进一间典型的藏式房屋,非常大的正屋,中间是大大的火炉,原木地板。
④放下重装包,大家开始动手做晚餐。扎西大叔的女儿白玛拉珠有些害羞,我们做饭时她笑呵呵地围着我们,看我们做汉族菜,还用不太流畅的汉语问这问那。经过一番忙碌,各种炒菜、凉拌菜、汤菜,还有饼干之类的食品,堆了满满一大桌子。
⑤我们热情邀请扎西大叔一家和我们一起吃饭。席间,我把从千里之外带的月饼分给大家,说昨天是中秋节,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一同共庆佳节。
⑥扎西大叔咬了口月饼说:“这辈子还没吃过月饼呢。”我问月饼好吃不?他说:“好吃,很好吃。”他边吃边说,“每当国庆时,我们就会在屋前升挂国旗。你看,那红旗在夜里也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⑦他起身从一个超级大的木柜子里搬出一个大壶,笑着说,一起喝青稞酒,庆祝国庆节。
⑧那是我们第一次喝地道的自酿青稞酒。那青稞酒虽说有40多度,但入口好,感觉不到有那样高的度数。大家说笑着,互相敬酒,在雪山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国庆夜晚。
⑨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扎西大叔一家是藏族,向导是普米族,马夫是纳西族,湖南驴友是土家族,四川驴友是彝族。大家一起说着,笑着,喝着一杯杯清甜可口的青稞酒,藏家房屋里充满着别样的喜庆。
⑩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此时,月光从藏家房屋的窗户透了进来,形成道道明亮的线条,把藏式房屋映照得格外美丽,似乎正散发着远古的幽香。透过窗户,还可以清晰地看见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下的夜空里随风飘扬。
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拢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或许,在极度亮丽的月色下,悠长的情愫会悄悄地生长成对静美雪山夜空的无限依恋。
其实,一年里有很多美好的月夜。只不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恰恰又是国庆,这一天就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寄托与思念。在那雪山下的高原上,有种情怀飘然而至:伟大的祖国,60多年来,走过风雨,遇见彩虹,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深情与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时,同行的驴友都出来了,仰望着湛蓝的星空,不知谁大声说,我们唱首歌吧,唱《我爱你,中国》!大家立马附和。顷刻,雪山下响起高亢的歌声:“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月夜里,秋风起,天高云淡。抬眼望去,雪域高原下的祖国山河美丽妖娆。
年年有国庆,但在雪山下不同民族的同胞一起过国庆,却不是年年有。高原雪山下的国庆月夜,令我终生难忘。
那年以后,每年的国庆节假期,我都是背起背包,行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或许,只有繁荣富强、稳定和谐的社会,才可以让人们以这种自由美好的心,来欣赏祖国的奇峻雄伟与壮丽美好。
14.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说说“我们”是如何共庆国庆佳节的。(4分)
答: 。
15.请简要概括文中“扎西大叔”的人物形象。(2分)
答: 。
16.为什么说“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2分)
答:

17.文章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有何妙处?(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不落别处
林清玄
①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三十八摄氏度的盛夏,他也穿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服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②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③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④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⑤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从他的相貌看,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炎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⑥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或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⑦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⑧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⑨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难。
⑩“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套子,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明净的善意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了。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9.仔细阅读第⑧-15段,概述“我”与老流浪汉之间发生的两件事。(2分)
答:

20.读第13段画线句子,说说句中的“心情”和“温暖”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

21.作者极力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3分)
答:

22.结合全文,说说老人和“我”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答:

23.文章结尾说“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好雪”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4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题目:谢谢你对我的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B 2. A 3. B 4. B 5、 D 6、A
7、根据要求填写句子。(3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夜泊秦淮近酒家。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各题。(4分)
(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轻柔洁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9.综合性学习。(5分)
(1)【示例】图片展览式。将同学们搜集到的爱国主题的图片资料、实物等进行展览,并让同学们写观后感。
(2)【示例】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10、D 11、A 12、B 13、C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7题。(13分)
14、做晚餐→吃晚饭→发月饼→喝青稞酒→看国旗,望星空→唱《我爱你,中国》
15、“扎西大叔”是一个热情好客、擅长酿酒、热爱祖国的藏民形象。
16、因为那个国庆节,在扎西大叔家,一起度过这个国庆节的有藏族、普米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和汉族的同胞,我们就像一个民族大家庭,所以说“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
17、【示例】“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拢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1分)作用:①烘托出“我们”心情的喜悦;②既表达了对雪山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又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2分)
18、深化文章主旨,启迪读者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稳定和谐而努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19、①老人坚持用红套子包住彩票,然后递给“我”(1分)。②老人看到“我”的扣子没有扣好,坚持为“我”扣好扣子(1分)。
20、“心情”指老人对买奖券人的感激和美好祝愿(1分),“温暖”指老人的善良朴素给人带来的感动之情(1分)。
21、欲扬先抑(1分),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1分),与后文老人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构成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1分)。
22、老人是一个生活贫困,但内心美好、善良的人(1分)。“我”是一个善良并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有着敏锐的感知力的人(1分)。
23、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2分);“好雪”是一种爱心的表现,具有传递爱心的意义(2分)。
三、作文(50分)
24.(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