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北宋西夏辽(契丹)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民族关系的发展:多元与交融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小试牛刀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族开封(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党项族兴庆府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 民族政权并立 西夏辽北宋读教材33—34页,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3.辽与北宋的和战冲突加剧辽太宗宋宋太祖晚期辽友好和平宋太宗辽战争宋真宗战争与和平辽幽州云州上京黄河河土河潢海渤契晋阴山(1)澶州之战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说,北宋打退辽军,每年给辽“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评价: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双方还进行频繁的贸易,加强了双方的经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材料一: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年。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送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关系如何?
(2)西夏为什么要与北宋和谈?
(3)宋夏和约的内容是什么?
(4)议和的影响是什么?战争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澶渊之盟与宋夏议和的异同探史明理北宋和辽北宋和西夏北宋战胜辽军撤回,北宋给辽岁币。北宋战败西夏向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都是北宋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议和;
?都是北宋给对方岁币;
?都形成了和平局面;
④都促进了经济交流与民族交融。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于民众生活而言,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另一方面,
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