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31 09: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虽有佳肴》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21cnjy.com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独立讨论翻译文言语句的情境,鼓励学生讨论交流释疑;启发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思考,在《虽有嘉肴》一课中自主探究为已经被打乱顺序的5个句子排出恰当的语序,并总结排序理由,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大道之行也》一课学习中,合作探究,比较《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无相似之处。21·cn·jy·com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篇文章,是古人对学习生活的看法和对理想社会的希望,体现了情趣、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判断重点文言词语的读音和意思,积累文言词语;
2.梳理文章的条理,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对文章语句的排序,从而把握文章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背诵文段;www-2-1-cnjy-com
3.比较阅读,在对比学习的基础上,加深课文含义的理解;
4.体会古人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教学重难点
梳理文章的条理,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对文章语句的排序,从而把握文章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背诵文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2-1-c-n-j-y
二、交流翻译
《虽有嘉肴》单句翻译,根据注释,梳理每个句子的基本意思。
在学生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对文段中学生理解有难度的词语进行强调和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语句,以及结合语境判断重点文言词语的读音和意思的习惯和能力。
三、合作排序
学习小组合作,为已经被打乱顺序的5个句子排出恰当的语序,并总结排序理由,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代表进行排序和理由阐释的过程中进行引导,最终确定正确的排序,总结排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对文章语句的排序,初步培养学生把握文章语句间逻辑关系的能力。21教育网
四、学生结合原文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检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组织口头语言的能力。《礼记·学记》中的许多关于学习的观点,也适用于今天。
五、熟读并背诵文章,体会文章的逻辑关系
六、拓展提升
《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www.21-cn-jy.com
【注释】
君:这里是动词,意思是统治。念终始: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礼记·学记》①
善学者,师逸②而功③倍,又从而庸④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⑤之。
【注释】
①选自《礼记·学记》。
②闲适安乐。③效果。④感激。⑤埋怨。
【译文】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2·1·c·n·j·y
七、作业
名句积累
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者有四失: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