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认识液体
教学内容 三下《认识固体》 执教日期 ()月()日,星期()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并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是液体。 2.知道不同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 差异。 3.知道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前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4.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混合的固体分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固体的性质。 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鸡蛋、石块、螺丝钉、牙膏、小锤子、放大镜、面糊、水油、酱油、木板、面粉、筷子、表格。 学生准备:各种固体,以及研究需要的工具。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反思
一、感受固体。 1.学生尝试,(打不出来)请学生来帮忙,学生发现是熟鸡蛋时,(学生会说是熟鸡蛋,追问为什么熟鸡蛋就流不出来?是因为蛋清变成固体了,所以流不出来。 2.学生思考固体和液体的不同。 3.学生举例。二、物体分类1.学生分组分类。 2.汇报分类结果。说说自己的想法。 3.观察试验现象,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面糊差不多。 1、学生试着从颜色有什么不同,看看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那个更硬一些等方面去 比较。 2、现在请组长拿出老师课前发的实验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固体名称 形状 颜色 软硬 透明 3.汇报试验结果。 三、研究固体的性质1.学生认识到因为不同的需要要把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 2.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混合与分离的例子。 学生讨论、交流经验。 1.学生预测并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猜测 2.学生预测并思考验证方法。 3.学生试验并做好记录。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4.先考如何将黄豆、绿豆和玉米粉分开,然后动手操作。 作业设计 完成《科学探究》部分题目。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鸡蛋)提问:这是什么?谁会打鸡蛋?(请两想上来试试自己打鸡蛋的本领个同学上来打鸡蛋),还有谁?。这时候就称赞说:你还真了不起,都知道液体和固体这个说法啦!) 2.那你觉得液体和固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3.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物体分类 1.谈话:你们能把这些物体按固体和液体分成两类吗? 2.小结:我看同学们的分法相同的是把石块、螺丝钉、海绵、玻璃、分为一类,水、酱油、油分为一类,不同的是有的组认为牙膏、面糊属于水一类,有的组认为是石块一类的,有的同学不知道面粉是哪一类,究竟它们属于那一类呢?你们想研究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 3.谈话:要知道面粉究竟属于哪一类,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示范):在玻璃片上倒一匙水,水就流淌下来,再倒一匙面粉,面粉没有淌下来,这说明了什么呢?(面粉还是有一定的形状的) 那它是什么物体呢?(固体)你还知道生活还有哪些物体和它差不多吗? 那么面糊就是是属于哪一类呢?我们一起来变做边看。 (里面既有固体也有液体,它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三、研究固体的性质。 1.今天我们先来好好研究一下固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么多的固体放在这儿了,如果让你研究和比较,你打算从哪个方面去比较? 2.(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实验记录表),研究的物体名称自己填,研究项目有颜色、形状、软硬、透明,除了现有的研究项目外,还可以添加自己的研究项目。 3.汇报实验结果。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结果。 4.小结:都有一定的形状。(师板书:有一定的形状)你们给这类物体起个名字吧。固体(教师板书:固体,并补充课题的第二部分)咱班同学真聪明!和科学家想的一样,科学家就是把有一定形状的物体叫做固体。
作业:《科学探究》智能联网部分题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