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一单元1 诗两首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3.辨字形 4.解词语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悲愤:悲痛愤怒。
嘶哑:声音沙哑。
腐烂: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腐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余光中,当代诗人和诗评家。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诗两首》是一组抒写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一首抒发恋土深情,一首抒写思乡愁绪。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诗人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我爱这土地》的抒彩浓烈,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这只“鸟”是怎样的形象?这种写法取得了怎样的抒情效果?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
思路点拨诗人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然后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来看,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满怀悲愤、奋力抗争的形象,这与诗人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突出诗人的爱国之情!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揭示《我爱这土地》一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一、二节之间在结构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是感情的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迸发与升华,诗意层层递进。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乡愁》一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1)意境美。
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乡愁》中诗人借助意象这样安排: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逐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诗人酝酿感情,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高潮,上升到国家民族情感,然后全诗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说这首《乡愁》意境深远,被公认为现代乡愁诗中的经典。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2)形式美。
从形式上说,《乡愁》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带上了古典诗词的形式美。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3)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节中在同一位置上运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一类的重叠词,在音乐上便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类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一、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参考答案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二、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2.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 1.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2.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三、《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参考答案 这四个物象,分别是“乡愁”在人生四个阶段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韵味无穷。四、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诗歌略)
参考答案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主题并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内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